§1 生物實驗中的因果推理(3)干預與偵測

更新於 2021/07/23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培根曾說,實驗是引導科學家認識自然並建立科學理論的「開拓者」(pioneers)(Bacon [1627] 2002: 486)。根據哈金,培根還說,實驗可以幫助我們「打開隱藏在自然表面皺褶底下的樣貌」(“shake out the folds of nature”)(Hacking 1983: 246)。對培根而言,實驗讓帶有奧秘表象的自然變得可被理解,因為,很多時候自然並非以直接了當的方式將本質攤在人類面前,除了某些學科是依賴科學家對自然現象進行純粹或被動的觀察(pure or passive observation)外,在生命科學的研究領域裡,比較常是需要主動的調查。所謂「主動」的調查,是指科學家需要一組「揭開」(即英文“dis-cover”/中文「發現」之本意)蓋子或面紗的工具,把混雜在自然表象內的「共同關聯」(correlational relationships)與「因果關係」(causal relationships)區分開來,以更積極的態度把奈在於歸納法的內在不完美性排除,或至少降到最低,把自然中真正存在的因果關係揭露給世人(Woodwarc 2003)。
基本上,新機制論延續這種實驗哲學精神,也把實驗視為發現新機制的重要工具。不過,在設計和打造工具前,科學家需要對發現機制有一套研究藍圖。也就是,生物學家一開始會對現象的起因提出一個機制框架(即機制假設),框架內有些內容已知,有些內容未知。關於未知的部分,生物學家會先假設它們可能的內容為何,也許是對某種已知的活動去猜測是由某種存有物造成,也有可能是已經知道存在某種存有物,科學家根據當時關於該存有物的既有知識,推測與其他存有物產生某種類型的活動。就以這些已知和推測而來的內容去設計各種干預實驗,去測試或檢驗框架所假設的內容是否正確。若檢驗為真,就納入新的機制框架或描述內,若檢驗為假,就從實驗結果來修正框架內容,總是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來回調整與再檢驗,科學家才能真的確定已完成機制發現(Machamer, Darden, and Craver 2000: 17)。
那麼,實作上要如何檢驗機制框架呢?用「干預」(intervention)。克瑞弗和達登在2013年出版的《尋找機制:橫跨生命科學的發現》(In Search of Mechanisms: Discoveries Across the Life Sciences)書中,單獨以完整的一章來介紹機制與實驗之間的關係。他們引用因果操控論的哲學家伍德沃的干預理論(interventionist theory)來延伸新機制論的干預實驗觀。簡言之,研究者必須從外部對某因果變項進行干預,使代表或推測「原因」的候選變項數值產生變化,然後用偵測儀器紀錄代表「結果」的變項是否也相對應地產生變化。生命現象的形成所涉及的因果關係相當複雜,有直接、間接、有點對點直線式、也有多點對多點網絡式、循環式等各種類型,而伍德沃的因果操控論就是在為確定某變項確實就是」造成某結果的「那個」原因,而克瑞福與達登將伍德沃的因果干預論放入其新機制論的框架與脈絡中,對生物學常見的干預實驗提出更簡潔、易懂的「干預與偵測」(intervene-detection)模式。
「干預與偵測」模型的示意圖(圖重製自Craver and Darden 2013: 122)
生物學家在假設的實驗系統中 ①,對其中某部分進行干預,例如用一些人為方法刺激或抑制某種存有物的活動使其產生變化,也許是使反應增強或變慢,然後在另一處用科技裝置偵測干預後的變化,最後看干預的變化與偵測的變化兩者是否具有因果關聯(causal relevance)。機制所包含的因果關聯有許多層面,包括:機制作為造成現象的整體原因、機制內部各成分間的因果關聯、機制內上游階段作為下游階段的原因、還有跨層次間的因果關聯(Craver and Darden 2013: 120-129)②。無論是哪個層面,生物學家都可能用干預與偵測模式設計干預實驗,調查機制的組成物。我們以機制作為造成現象的整體原因為例,生物學家可以從機制層次進行干預,然後在現象層次偵測干預結果,這就是「由底而上」(bottom-up)的干預實驗(下圖左邊)﹔反之,也可以從現象層次進行干預,然後在機制層次偵測變化,那就是「由上而下」(top-down)的干預實驗(下圖右邊)。
兩種干預方向的實驗示意圖。左圖是對底層機制進行干預,偵測現象反應,為「由底而上」的干預實驗,而右邊是對現象進行干預,偵測底層機制變化,是「由上而下」的實驗。(圖重製自Craver and Darden 2013: 126)
除了干預方向,還有干預效果(effect),例如「激活」(activation),就是使原本沒有出現或處於靜息的現象啟動或顯現(manifest)出來,這需要科學家先找到現象的觸發或起始條件(precipitation/set-up condiction)。第二個干預效果是「刺激」(stimulation),刺激是使底層機制的實體活動增強。第三種是「干擾」(interference),干擾是擾亂機制原有的運作狀態,使原本具抑制性質轉而開始活化或增強,或使原本具有活化性質趨於停止或減緩,這需要科學家找到現象的調整條件(modulating condiction)。最後一種是「抑制」(inhibition),抑制是使現象趨於停止運作,這需要知道現象的抑制條件(inhibiting condition)(Craver and Darden 2013: 56-58; 125-129)。
克瑞弗與達登結合干預的方向與效果,進一步區分了各種干預實驗。有些是尋找未知的實體,有些是尋找未知的活動或未知的某個機制特徵。當欲發現的機制組織本身很複雜,調查該機制的干預實驗也就會變得很複雜,變成是由多個實驗組成、含有多重干預(multiple intervention)的系列實驗(Craver and Darden 2013: 133-137)。他們以十九世紀流行病學家哥德伯格(Joseph Goldberger)發現糙皮病的致病機制為例,指出當時科學家發現該病原來是因為營養不良引起而非傳染病,就是透過干預病人飲食發現的;另外,也舉美國藥理學家羅維(Otto Loewi)用一系列干預實驗,發現動物心跳頻率與交感神經機制有何關係為例;還有,二十世紀美國分子生物學家艾弗里(Oswald Avery)以注射病毒到生物體內的干預手段發現生物遺傳物質是去氧核糖核酸(DNA)、美國生化學家艾克斯羅德(Julius Axelrod)用系列多重干預實驗發現去腎上腺素回收機制、以及法國巴斯德實驗室的雅克布(Francois Jacob)和莫諾(Jacque Monod)用預備實驗和干預實驗發現大腸桿菌乳糖操縱組等多個例子來證明多重干預實驗對發現機制的重要性(Craver and Darden 2013: 120-143)。然而,對於克瑞弗與達登所提出干預與偵測模式,除了能掌握機制內部組成物之間的組成關係,也能確定機制作為現象構成物的構成關係,有些哲學家稱這裡有「相互的操控性」(the mutual manipulability),這就很像我們請一位認知者做出某個認知行為,如記住某件事,然後我們去看他大腦的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反應如何,同理,我們也可以從對機制組織成份進行干預,然後觀察相應現象有何變化來研究現象,正是這種可雙向操控以調查、尋找機制的跨層次干預的實驗方法,被有些哲學家質疑,並不是所有的生物實驗都是用這種相互操控的方法進行研究(Leuridan 2012, Harinen 2018, Romero 2015)。事實上,有些實驗的方法設計反而是依循傳統的推理方法,如對機制存有物進行溯因或最佳說明推論(adductive inference or inference to the best explanation of inference),甚至是符合更古典的彌爾方法,也就是相對樸實與按部就班地使用協同法、差異法等推理方式(也許孟德爾的實驗是很接近彌爾方法的原型),而這些也都有實際案例支持(Baumgartner and Casini 2017, Harbecke 2015)。
①「實驗系統」(experimental systems)最早是任伯格(Hans-Jörg Rheinberger, 1997)所提出的概念,是「一種用來回答連實驗者都還沒弄清楚問題的操控系統」(Rheinberger, 1997, p.28)。在當代生物學實作裡,實驗系統包含各種元素:實驗執行前的預備程序、實驗室的守則或規章(lab protocols)、實驗儲存設備、實驗者的測量技術、撰寫分析報告(assay)的規定等都可列入實驗系統裡。克瑞弗和達登對「實驗系統」此語詞的使用則比較寬鬆,泛指科學家在操作一組實驗程序時,由各元素所形成的一系列實驗,稱之為實驗系統。
② 不過,關於機制組織內各成分之間以及機制與現象之間,是否全部都是屬於因果關係,克瑞弗與達登兩人的觀點似乎存有一些差異。克瑞弗在自己的著作中,曾區分機制內各成分間的關係是因果關係(causal relations),但機制與現象間的關係不是因果關係,他稱之為「組成關係」(constitutive relations),原因是,現象就是機制組成的,跟鈣離子流入細胞「造成」神經傳導物質釋放不同,機制組織內的成分間互動具有因果性,機制與現象則沒有,機制純粹式構成現象的組成物,不具有因果關係(Craver 2007)。但總體來說,無論是要確定機制組織內的成份或檢驗機制框架內容,實作上,生物學家還是得透過干預與偵測模型這點是確定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傳統實驗方法學主要關注的是:如何推論因果依賴(causal dependency)。比較近期的哲學發展其中有一支是從「新機制哲學」(the New Mechanical Philosophy)發展而來。什麼是「新機制哲學」?簡單講,就是一種用構成現象的成分(新機制論者稱「存有物」(entities)
    (1)實驗生物學中的彌爾方法 生物學家常要從實驗資料中「推導」出隱藏在現象底層的因果關係,而他們最常使用的推理方法可追溯到十九世紀的哲學家彌爾(John S. Mill)的方法論,後人直接稱為「彌爾方法」(Mill’s Methods)。 (照片來源:網路) 彌爾方法源自人類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推論方式
    跟傳統科學哲學一樣,生物學哲學最早是從關心理論開始的,那時最常被討論的生物理論就是演化論,甚至有一段時間,只要提起生物學哲學,就等同是在講演化論的哲學(the philosophy of evolutionary theory),也就是在討論「物種」概念為何、其本質為何等類的問題。 就生物學哲學而言
    葉筱凡,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科技與社會(STM)研究中心博後研究員 三年前,有一次去陽明大學開會,早到了,在步道上看到一位先生,仰著頭看著樹上的葉子,姿態很是悠閒,當我越走越靠近他,才發現原來是楊老師!由於當時我們還沒有那麼熟,正準備禮貌打過招呼後,準備我稍後的演講,沒想到楊老師便與我同行,我們一起走
    • Friday 上週五(11/6)颱風來臨前,參加由成大STM中心主辦的「船在海上:精神健康座談會」,邀請鏡文學採訪主任胡慕情、新竹馬偕醫院精神科吳易澄主治醫師、成大醫學系畢業目前在精神科診所服務謝佩君精神科醫師、以及成大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與高齡醫學部劉介修主治醫師共同座談,由成大醫學系謝世洲主任主
    傳統實驗方法學主要關注的是:如何推論因果依賴(causal dependency)。比較近期的哲學發展其中有一支是從「新機制哲學」(the New Mechanical Philosophy)發展而來。什麼是「新機制哲學」?簡單講,就是一種用構成現象的成分(新機制論者稱「存有物」(entities)
    (1)實驗生物學中的彌爾方法 生物學家常要從實驗資料中「推導」出隱藏在現象底層的因果關係,而他們最常使用的推理方法可追溯到十九世紀的哲學家彌爾(John S. Mill)的方法論,後人直接稱為「彌爾方法」(Mill’s Methods)。 (照片來源:網路) 彌爾方法源自人類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推論方式
    跟傳統科學哲學一樣,生物學哲學最早是從關心理論開始的,那時最常被討論的生物理論就是演化論,甚至有一段時間,只要提起生物學哲學,就等同是在講演化論的哲學(the philosophy of evolutionary theory),也就是在討論「物種」概念為何、其本質為何等類的問題。 就生物學哲學而言
    葉筱凡,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科技與社會(STM)研究中心博後研究員 三年前,有一次去陽明大學開會,早到了,在步道上看到一位先生,仰著頭看著樹上的葉子,姿態很是悠閒,當我越走越靠近他,才發現原來是楊老師!由於當時我們還沒有那麼熟,正準備禮貌打過招呼後,準備我稍後的演講,沒想到楊老師便與我同行,我們一起走
    • Friday 上週五(11/6)颱風來臨前,參加由成大STM中心主辦的「船在海上:精神健康座談會」,邀請鏡文學採訪主任胡慕情、新竹馬偕醫院精神科吳易澄主治醫師、成大醫學系畢業目前在精神科診所服務謝佩君精神科醫師、以及成大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與高齡醫學部劉介修主治醫師共同座談,由成大醫學系謝世洲主任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解謎活動的性質一方面給予了科學家持續工作的熱情與動機,另一方面,它確保了人類將他們在科學上的智力更大程度應用在這些「已經被給定可以找到答案」的問題。科學家不會漫無邊際地觀測,不可能發明一個隨機的機器,探測不知怎麼應用的數據。必須根據典範才能設計實驗以及所需的一切,包括得到養活這些科學家的薪水。
    Thumbnail
    史丹佛監獄實驗是一項著名的心理學研究,探討了情境和角色對行為的影響。然而,近來質疑聲音認為,實驗結果可能受到操縱,部分囚犯的心理創傷可能是偽裝的,且結果無法重現。BBC的後續實驗也得出了不同的結論,強調群體動力在暴政形成中的作用。這些質疑引發了對實驗真實性和科學方法的討論。
    Thumbnail
    地點:進入實驗室旁的走廊。 神秘人此刻正在觀看, 關於:實驗體「桃樂絲」的研究。 實驗負責人說:在今天的實驗開始前!? 我想知道一下?你們有沒有什麼想說的? 或是不一樣的實驗方法?說來聽聽。 實驗人員a拿著一份資料說: 對實驗體使用輕微「電擊」如何? 藉此刺激實驗體的
    1. 錯誤地將「Idea」簡單化為「靈感」: - 許多碩博士生在研究初期,常常將「Idea」僅僅理解為靈感或創意點子,這導致他們忽視了「溯因推理」(Abduction)這一重要的研究思維方式。「溯因推理」是指根據觀察到的事實,推測可能的原因,從而提出有潛力的假說。當學生將「Idea」簡化為靈
    1. 誤解Abduction與其他推理方法的區別 - 在台灣,Abduction通常被翻譯為「溯因推理」,是基於事實回溯出背後可能的原因,以找到最佳解釋「事情發生背後機制」的過程。然而,許多學生誤以為Abduction僅僅是「發想法」,未能理解其實質是提出假說並尋找證據驗證。 - 此
    以操作制約的觀點解釋迷信為何會發生。 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是一種學習過程,指有機體學會某些操作緩解的行為,學會特定行為以達到特別目的,也就是通過強化和懲罰來改變行為,此理論是由B.F. Skinner提出。強調行為的結果對未來的影響。從操作制約的角度來看,迷信行為的發生可
    Thumbnail
    筆記系統的涌現 在生物界中,"涌现"通常指的是生物系統中出現的新性質、行為或組織結構,這些特徵不是單個生物個體所具有的,而是整個生物群體或生態系統的性質。生物界的涌现是由生物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群體行為以及環境因素共同作用而產生的。
    對於那些覺得基礎科學研究離實際應用太遙遠的人來說, 這篇文章可能會改變你的看法。 理解科學研究如何轉化為社會可用的技術, 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支持並推動創新。 接下來,讓我們透過三個故事, 看看這些看似抽象的研究是如何解決實際問題的。 ▋故事一 - 從學院到產業的轉變
    1.感受「非科學家心態」 你認為一個人性格的產生,是天生的基因註定,還是後天的人為、環境等因素所致呢?
    Thumbnail
    因果鏈分析核心是追根究底挖掘問題的深層次原因。這方法將問題視為一個層層相扣的結構,通過系列問答,從表面的不利因素一直追溯到問題根源。口訣「追根究底挖問題,解碼問題的本質」提醒初學者關鍵概念,強調追根究底、不遺漏任何原因、用[且]或[或]運算,連接上下層不利因素之間的關係,建立徹底解決問題的強力基礎。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解謎活動的性質一方面給予了科學家持續工作的熱情與動機,另一方面,它確保了人類將他們在科學上的智力更大程度應用在這些「已經被給定可以找到答案」的問題。科學家不會漫無邊際地觀測,不可能發明一個隨機的機器,探測不知怎麼應用的數據。必須根據典範才能設計實驗以及所需的一切,包括得到養活這些科學家的薪水。
    Thumbnail
    史丹佛監獄實驗是一項著名的心理學研究,探討了情境和角色對行為的影響。然而,近來質疑聲音認為,實驗結果可能受到操縱,部分囚犯的心理創傷可能是偽裝的,且結果無法重現。BBC的後續實驗也得出了不同的結論,強調群體動力在暴政形成中的作用。這些質疑引發了對實驗真實性和科學方法的討論。
    Thumbnail
    地點:進入實驗室旁的走廊。 神秘人此刻正在觀看, 關於:實驗體「桃樂絲」的研究。 實驗負責人說:在今天的實驗開始前!? 我想知道一下?你們有沒有什麼想說的? 或是不一樣的實驗方法?說來聽聽。 實驗人員a拿著一份資料說: 對實驗體使用輕微「電擊」如何? 藉此刺激實驗體的
    1. 錯誤地將「Idea」簡單化為「靈感」: - 許多碩博士生在研究初期,常常將「Idea」僅僅理解為靈感或創意點子,這導致他們忽視了「溯因推理」(Abduction)這一重要的研究思維方式。「溯因推理」是指根據觀察到的事實,推測可能的原因,從而提出有潛力的假說。當學生將「Idea」簡化為靈
    1. 誤解Abduction與其他推理方法的區別 - 在台灣,Abduction通常被翻譯為「溯因推理」,是基於事實回溯出背後可能的原因,以找到最佳解釋「事情發生背後機制」的過程。然而,許多學生誤以為Abduction僅僅是「發想法」,未能理解其實質是提出假說並尋找證據驗證。 - 此
    以操作制約的觀點解釋迷信為何會發生。 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是一種學習過程,指有機體學會某些操作緩解的行為,學會特定行為以達到特別目的,也就是通過強化和懲罰來改變行為,此理論是由B.F. Skinner提出。強調行為的結果對未來的影響。從操作制約的角度來看,迷信行為的發生可
    Thumbnail
    筆記系統的涌現 在生物界中,"涌现"通常指的是生物系統中出現的新性質、行為或組織結構,這些特徵不是單個生物個體所具有的,而是整個生物群體或生態系統的性質。生物界的涌现是由生物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群體行為以及環境因素共同作用而產生的。
    對於那些覺得基礎科學研究離實際應用太遙遠的人來說, 這篇文章可能會改變你的看法。 理解科學研究如何轉化為社會可用的技術, 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支持並推動創新。 接下來,讓我們透過三個故事, 看看這些看似抽象的研究是如何解決實際問題的。 ▋故事一 - 從學院到產業的轉變
    1.感受「非科學家心態」 你認為一個人性格的產生,是天生的基因註定,還是後天的人為、環境等因素所致呢?
    Thumbnail
    因果鏈分析核心是追根究底挖掘問題的深層次原因。這方法將問題視為一個層層相扣的結構,通過系列問答,從表面的不利因素一直追溯到問題根源。口訣「追根究底挖問題,解碼問題的本質」提醒初學者關鍵概念,強調追根究底、不遺漏任何原因、用[且]或[或]運算,連接上下層不利因素之間的關係,建立徹底解決問題的強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