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讓住在我心中的夢想家與現實主義者感到失望——伊坂幸太郎苦思許久,寫下這部屬於他的少年小說。
好多年前看完伊坂老師的《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我的讀後感是「他的作品最迷人的地方,是輕浮的文字裡附著極深厚的人性。」原來輕浮與人性,用更精準的詞彙來定位,正是夢想家與現實主義者。
也許因此,他筆下的角色,經常信奉著理想,有點反常,又充滿了實踐力。他的故事,總是「神展開」,經歷了兜轉、碰壁,在讀者都要打退堂鼓之際,角色開朗地說:「就是這個!」而他們說的「這個」,往往觸及著某些現實到不行的議題,校園霸凌、教育體制、家庭問題、民主崩壞、權力侵略、無差別犯罪……明明如此輕浮,卻充滿了對人類的關照;「這個」出現之後,伴隨著出乎意料的解方,不管在真正的現實裡管不管用,至少讓見證的我們懷抱了某種希望。
《反蘇格拉底》中,五個篇名都出現帶有「違逆」意思的字眼:反、不、非、違反,我想像著是伊坂老師透過這部作品,傳遞著他一直以來不願妥協的事。
〈反蘇格拉底〉反的是隨意對人主觀認定(尤其是教育者),以及用權威包裝的無知。〈不慢〉的「慢」,是實質速度的「慢」,也是曾經犯錯的「傲慢」,而最後會明白,那些不虛張聲勢的人、想重來的人,在人生上都是不慢的。〈非柯博文〉反的是「根據不同對象而改變態度」的價值觀,任意斷定、小看他人,是會因此嘗到苦頭的。〈違反運動精神的犯規〉反的則是凡事訴諸責罰的體制,嚴厲的教育與治標不治本的峻法都不是永遠,自己剩餘的人生才是永遠,所以沒有什麼一定會完蛋的,每個人都可以重新開始。〈反華盛頓〉裡,像華盛頓那樣誠實地承認錯誤、承認軟弱是很不容易的事,是非常值得被肯定的。
就算寫的是孩子們的故事,身為大人的我們也不禁跟著深深地思考。我又看見了他化身成到處奔走的夢想家,不時跳躍現實,卻又不忘顧及現實。閱讀的過程,我頻頻想起過去的閱讀記憶,想起過去那些走進我心裡的夢想家。
就像是《Oh! Father》四個個性迥異、風格獨具的老爸,面對讓孩子苦惱的考試,說出:「大家都是在沒有正確答案的裝態下,煩悶地活下去,這才是人類。從這個角度來看,保證有解法與正確答案的考試題目,其實是很難能可貴的,因為大部分事情都沒人能教導你、告訴你答案。所以面對考試時,應該要開開心心、盡全力去解題才是。」
也是《孩子們》裡的陣內,當每個人都對牽著導盲犬的孩子投以同情、甚至有人因為憐憫而給他一千元,只有陣內嚷著「為什麼只給你錢啊?跟你看不看得見一點關係也沒有吧!」他「反常」的「正常」看待,反而將讓難以消化的善意所形成的烏雲一掃而空。
每次都忍不住猜想伊坂老師究竟想要帶給讀者什麼樣的世界觀,總是巨大無邊,卻有某些東西離自己好近好近。五個故事乍看各自獨立,卻偶有互相連結著的部分,像是「反抗」的力量,像是不經意跨篇客串的角色;有讓人洩氣的大人,也總有在無意間推了孩子們一把的大人,如磯憲。我感受到的,是伊坂幸太郎努力構築出一個「讓人想要長大、不害怕長大」的世界,而在裡頭守護著的大人,也許就是他自己,或者他希望成為的自己。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去讀伊坂老師的作品,我都一樣又開心又享受又感動。而久違地再次掉入伊坂空間,那短短幾個小時,就是一種永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