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華麗的安伯遜家族》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1942)
我個人覺得奧遜.威爾斯(Orson Welles, 1915-1985)最有意趣的片子。 主要幽幽訴說了奧遜的匆促早熟童年而不得不懷有的對早年中西部美好時光的眷愛。好的時代與母親的愛,是太多電影人心中最盼的寶貴東西。詹姆斯.狄恩亦是。
此片是 Welles 的第二部片子。第一部是那轟動全美、影射報業大亨 Hearst、造成院線上映極受打壓的《大國民》(Citizen Kane)。那是 1941 年,同年,長他 9 歲的 Huston 也拍了同是第一部片的《梟巢喋血戰》(The Maltese Falcon);但從那時開始,兩個電影新起之秀開始有了 不同的命運,Welles 一直潦倒,而 Huston 愈發成功。
我嘗想,倘若 Welles 第一部拍的是《華麗的安伯遜家族》而非招惹大亨的《大國民》,會不會他的人生完全不一樣?
每個導演皆有他拗的一面,這即使從電影的不少情節中亦可感覺,這同時也是觀影(一如觀看人生)的深趣之處。
《華》片講的是 20 世紀初中西部工業早有根基下某個有著發明夢想的汽車製造家約瑟夫.考登(Joseph Cotten)對安伯遜家中千金之愛慕,卻沒有結成連理的傷感故事。當然也微微透露了新的時代(發明, 汽車的快速度)極可能不被老的安逸、保守思想所歡迎。
此片一開始將 20 世紀初的服裝流行做了一個簡述,極有趣。又當 Tim Holt 陪媽媽到歐洲去旅行並散心,一去可去個半年甚至更長,可知十年代、二十年代的美國富豪(所謂有 Old Money 的)之歐遊,是早有傳統的。令人想起《亂世佳人》中克拉克.蓋博覺得妻子費雯.麗不盡母職,便帶了女兒到歐洲去旅行這一段戲,而那是 19 世紀六十年代。
2.《壯志凌雲》The Spirit of St. Louis(1956)
關於飛行員林白從如何找資金、選飛機製造廠、將飛機組裝成最輕的限度、而後單人一趟不停自紐約橫越大西洋飛往巴黎的破天荒之航行。
此片輕鬆的講出了美國這年輕的強有力工業國家令有夢想的任何小子可以追逐他的快樂。而奧地利來的比利.懷德當然懂得抓住這樣的題材並將之拍得趣樂十足。
3.《野宴》Picnic(1955)
同樣由 William Holden 演出,講一個流浪至小鎮的年輕人,經由鎮上舉辦的「野宴」,產生了一段戀情,這麼一個幽幽靜靜的中西部小夜曲。
此片永遠沒人選它在「百片」之列,但極多人講及它,法國新潮的代表人物楚浮便道出他的喜愛。此片最迷人之處,是它的 mood。每隔一段進展,劇情便靜靜的慢了下來一陣,相當特別,相當有純樸的牧歌情調。
4. 《羅愁綺恨》Dodsworth (1936)
改編自 Sinclair Lewis(1885-1951)的小說,講一個美國中西部汽車鉅子打算退休過輕閒優遊的日子,卻因太太極嚮往歐洲的文明而一同乘船旅行到歐洲,終發現他的太過白手起家的質樸生活與歐洲人的巧黠靈慧格格不入,加上他太太的心又有別屬,終至他必須重新思量他的人生與他的愛情。在 1936 年那麼早的時代(比 Orson Welles 的 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 早了 6 年)由年輕時來到美國的法裔導演 William Wyler 所導,今日看來仍是趣味盎然。
5.《突破》Breaking Away(1979)
七十年代末的一部「成長片」,由 Peter Yates(1929-)導演並製片。 Steve Tesich 的原創劇本獲得一座奧斯卡。
故事以美國中西部一個小鎮(印第安那州的布魯明頓)幾個少年的遊混與對愛或興趣(騎自行車)之追求過程。是一則優美的小品。
幾個勞工階級的小孩(父母曾是近郊的採石工人),生活在大學城(印第安那大學)的緊鄰,又似羨慕大學生,卻又只是安於玩他們自己非知識分子的游泳啊、閒蕩啊、或甚至偶爾鬧事啊之類,最終因為自行車賽,演出了一場感人卻終而令自己成長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