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f-care challenge #12 慶祝進步!即使只有一點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天是個很不錯的一天!
依然準時的上班、準時的下班回家吃晚餐,
大致上就跟每一天一樣,是心態不一樣了!
以前沒有高興或不高興,就是過著日子;今天突然覺得自己走的每一步我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好像自我覺照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原子習慣有個很著名的觀點:

每天進步1%,一年後你能進步37倍

就算再一成不變也能放進微小的改變:早睡一分鐘、做平常的工作時換一個步驟、多跟同事聊一句話、多注意美麗的風景等等都可以積沙成塔。
但我最喜歡的概念是接續的:

Celebrate small wins
「慶祝微小的勝利」

不是勝過任何人而是勝過自己。光是意識到自己今天做了一個改變會把自己帶往更好的方向並感到開心就可能讓接下來的一秒、一分鐘、一小時、一整天甚至更久都有好的心情,並認知到「自己在做的事是有用的」,也同時暗示著自己改變一點點是會讓人想去做的一個習慣。

剛剛舉的例子都是我這兩天做的事情。這兩個晚上早睡了一點點、今天做平常的工作時多了一個小小的分類整理步驟、跟同事講了幾句話、下班時看看沿路風景,雖然早上想睡得有點失去動力😆不過吃個午餐喝杯咖啡又是一尾活龍!以前我可能就覺得好累好累好累,不想說話、不想多做一個步驟,到了晚上又捨不得睡,我都會形容自己是個續航力極差的電池。
回頭看這幾天從自卑、慢慢適應,到增加效率、技能進步,很難得的是我找不到這份快樂開始的那一刻,只是習慣的養成。

真正讓我想發這篇文的是突然想起自己最愛的電影 真愛每一天
當我以為我已經開始對所有賺人熱淚的片免疫時,這部片我還是看一次哭一次。
(為了寫這篇文我又看了一遍,然後又哭了一遍😂)
給那些沒看過的人(我會試著不劇透):男主角Tim一家的男人都有可以回到過去的能力,一開始Tim用這個能力來把妹,漸漸參透這個能力。後來在他與他爸爸某次私下對談中,他的爸爸說出了使用這個能力最重要的秘密:先像每個人一樣日復一日地過著每一天,在一天的結束時回到過去重新過一遍,這一次要把先前沒有享受到的美好風景都仔仔細細的感受一遍。

最後,男主角甚至不需要再回到過去,他把每一天都當成最平凡卻也最特別的一天。

“The truth is, I now don't travel back at all. Not even for the day. I just try to live every day as if I've deliberately come back to this one day to enjoy it as if it was the full final day of my extraordinary, ordinary life.”
----About Time

我覺得這短短的self-care challenge的功用就像Tim回到過去,用享受的態度去過每一天一樣。享受每一天需要練習,無法一蹴即就,而就像我上一篇文說的,那也沒關係。或許我沒有Tim和他爸爸的能力,我只能在同一個時空過我的日子,道理還是一樣的。我們可以繃緊神經日復一日地過,也可以放慢腳步,一點點就好,享受這個真的不會再重來的一天。

今天真的很開心,不只是因為過得很好、看了我最愛的電影,也因為我感受到自己作出的改變真的讓我的生活出現改變。

下回預告:真的盡可能地少用電子產品,最近上班盯著電腦螢幕,下班盯著手機,我覺得自己快瞎掉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木研的沙龍
6會員
34內容數
2020,發生了很多不好的事,到年中確診憂鬱症,年尾最為嚴重。 一整年我寫了很多的文章,現在回頭看我還是記得那時候的痛苦, 心癒合了許多,但在最憂傷的時候似乎最情感真摯,以專題的方式在方格子呈現, 付費閱讀,並不是想販售我的過去,而是一個防護罩。 若你現在有一樣的痛,歡迎花點小錢,讓自己覺得不孤單。
金木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2/31
這個系列從日更,變成週更,到後來一個月不見得有一篇文。 靈感枯竭固然是其中一個原因,好好照顧自己到後來,其實就是把每一個小小的好習慣集結起來。
Thumbnail
2022/12/31
這個系列從日更,變成週更,到後來一個月不見得有一篇文。 靈感枯竭固然是其中一個原因,好好照顧自己到後來,其實就是把每一個小小的好習慣集結起來。
Thumbnail
2022/06/18
此文章,謝謝在最低潮的時候有好好照顧我的自己。 對逝去的一切,都要用對的方式,好好地說再見。
Thumbnail
2022/06/18
此文章,謝謝在最低潮的時候有好好照顧我的自己。 對逝去的一切,都要用對的方式,好好地說再見。
Thumbnail
2022/05/02
比起時間管理,我發現能量管理更適合自己,或許就是所謂的量力而為|此文章不包含任何帶來財富密碼的那種能量,純粹討論每天的動力!
Thumbnail
2022/05/02
比起時間管理,我發現能量管理更適合自己,或許就是所謂的量力而為|此文章不包含任何帶來財富密碼的那種能量,純粹討論每天的動力!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