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56 結束了,台灣找回失去的20年 才剛剛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 / 《天橋上的魔術師》公視影集 _ Facebook
談金鐘獎之前想以金曲獎做個引子。今年2021第32屆金曲獎頒獎典禮前,曾看到過一位網友表示:「我以為是哪個大學自己辦的頒獎典禮。」嗯,乍看之下確實有些諷刺有些挑釁,甚至有些"酸";但冷靜思考、仔細琢磨之後,你會不會也感到心有戚戚焉?下圖來張「第28屆金曲獎 vs 第32屆金曲獎」部分入圍名單,想想四年前看到入圍名單時對歌曲的熟悉度,如今入圍的歌曲你也同樣熟悉嗎?
圖 / 第28屆金曲獎 vs 第32屆金曲獎
啊,當然,田馥甄演唱的《無人知曉》還是我的心中神曲,是我在Spotify上繼《懸日》之後播放率最高的歌曲;陳建騏老師獲得【演唱類最佳專輯製作人獎】對我而言也是無庸置疑的,但可怕的或許正是只能如此實至名歸(就是你不曉得還能頒給誰),意思不是其他製作人不夠好,而是評審的選擇只能這麼少,甚至是更少。我知道這樣不好~也知道你的愛只能那麼少~
圖 /《魷魚遊戲》Netflix提供
再回到金鐘獎來說,金鐘包含了綜藝和戲劇兩個領域,戲劇類最近有個相當熱門話題「台灣為何拍不出《魷魚遊戲》?」但你知道在南韓在1998年起已經提出「文化立國」政策,以及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KOCCA)在2009年已經成立嗎?對韓國不熟悉?沒關係。那你知道台灣在2019年成立文化內容策進院(TAICCA)嗎?從過去《麻醉風暴》《通靈少女》,近兩年《罪夢者》《我們與惡的距離》,再到如今《天橋上的魔術師》《火神的眼淚》《斯卡羅》等,台灣逐漸產出許多獲得高評價的優質原創戲劇,我想說的是,優秀的作品不會如此突然地憑空出現,台灣的影視產業人才真的很努力,但國家政策重視扶植就是晚了20年,至少目前正在看見曙光(應該算有看見一點吧),產業孕育需要時間,儘管我也很心急。
圖 /《火神的眼淚》海報設計:陳世川 Gelresai _ 壹壹影業
說心急的其中一點是因為,中國影視產業近幾年真的是如海嘯般崛起,不少戲劇我自己也很著迷,雖然最近頒布了多項禁令,但那又是另一個話題。畢竟儘管有為了吸金的「造星工廠」,可也真的有太多實力派演員,還有強大的製作團隊,以及簡直源源不絕的"資金"。網路媒體隨時來篇文章就是「10部未播先火的小說改編甜寵陸劇」「2021必追10部高質感陸劇」「2021二十部熱門陸劇推薦」,作品數量多到簡直不可思議,可怕的是這些陸劇你即便沒看過多少也都聽過,光是行銷費用也許都能拍一部劇。
這些還只是在戲劇方面而已,根據廣電總局監管中心統計數據,2018年中國共上線385部網路綜藝,再根據《2019年上半年中國綜藝節目廣告營銷白皮書》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綜藝節目廣告市場規模達218億元人民幣。反觀台灣綜藝,在金鐘獎的報名件數還是銳減狀態,不是「重複」就是「從缺」,就連去年高度重視的「開放網路節目報名金鐘獎」議題,今年立馬開放後,此次益智及實境節目主持人獎還是只入圍了4組。
圖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_ 新聞稿
為此想特別討論《關鍵評論網》專訪黃子佼的一篇文,裡頭提到:黃子佼認為綜藝節目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進不來。綜藝節目有一個時效性在、有流行感,它不像戲劇是精雕細琢,很classic,然後還有偶像崇拜,主持人很難變成偶像崇拜。所以綜藝圈確實遇到了很大的瓶頸,它的文化差異,二刷、三刷的被利用性,即期的降低,因此他的投資就會越來越少。首先針對主持人的偶像崇拜這點,我也在Dcard上看過相關討論,議題是「韓國有劉在錫,中國有何炅,台灣呢?」你說主持人變成偶像崇拜真的很難嗎?至少我不這麼認為。再說到綜藝節目的二刷、三刷;有一檔陸綜《明星大偵探》我在YouTube觀看時底下不少網友留言這是自己第幾刷了,雖然《明偵》確實包含了角色設定及故事劇本使其具有「戲劇性」,但這不也是綜藝節目創新的一環嗎?所以我還挺好奇,如果黃子佼也看《明星大偵探》他會如何解析。
圖 /《明星大偵探》宣傳海報
而且《明星大偵探》上的資方品牌呈現,他們明明白白告訴你,這是廣告、這是金主爸爸(當然前提是要有金主爸爸),不僅僅是簡單一個冠名商,節目內來賓偶爾還會自言自語道,他們要先去完成"任務",任務當然就是一波廣告表演,注意!這真的是一段表演,不單純是無趣的呆版廣告;更別提兩位主持人隨口就能來點花式口播廣告。因此重點還是如何給廣告「加戲」,讓觀眾從反感到期待,金主銷售額能提高,再投資的廣告資金也就不會少,嗯 … 當然節目本身還是要足夠優質有看點啦!所以,黃子佼認為綜藝節目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進不來。究竟是真的進不來,還是製作團隊沒有想辦法讓錢進來,直播抖內的金主爸爸們都需要你的關懷,提供節目資金來源的老闆們,你怎麼能不好好巴結。
⋯ 你終於來了。 坐呀,好戲正開始呢!🥂 𓏻 陸劇|日劇|韓劇|港劇|台劇| 綜藝|電影 ▸ 雜食性追劇筆記 𓏻 #追劇日常 #語錄分享 #觀影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想我們都想要一個像佟年一樣願意陪自己、瞭解自己、支持自己,安穩的存在;也想要一個像韓商言一樣,把自己當成自家小孩一樣寵溺的愛。但這些前提是,他們本身都美好得配得上彼此,所以,也願我們都能更加美好,配得上你愛的人也配得上你自己。
我想我們都想要一個像佟年一樣願意陪自己、瞭解自己、支持自己,安穩的存在;也想要一個像韓商言一樣,把自己當成自家小孩一樣寵溺的愛。但這些前提是,他們本身都美好得配得上彼此,所以,也願我們都能更加美好,配得上你愛的人也配得上你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以前每年的金鐘獎頒獎典禮我都很期待,因為那個年代台劇非常盛行,就和當年台灣言小非常盛行一樣,當年的我可是把台灣偶像劇都看了個遍,看了很多的好劇當然希望自己喜歡的演員可以得獎,因此每年金鐘獎自然是我很期待的盛事。 可隨著台劇的沒落,我也約莫有十來年沒在看這類的頒獎典禮了......
Thumbnail
  2023年時就在說「今年強的很多喔」,期待名單裡出現一片美麗的廝殺,不過感覺今年的金漫獎與其說關注在漫畫本身,不如說關注漫畫的價值性,讓人有種「總體該從何評選比較」的艱困選擇障礙。   金漫獎的精神是什麼呢──或許已經是時候近一步去問了:如果我們撕下臺灣產製的標籤,對臺灣來說,漫畫是什麼呢?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中國對臺的認知作戰,包括輿論戰、法律戰及心理戰,並探討了中國認知作戰對音樂產業的發展不利的影響。文章也聚焦在臺灣音樂產業、網紅及娛樂圈面對中國威脅的因應策略。
Thumbnail
本文內容介紹:守著陽光守著你、星星知我心、神鵰俠侶、挑伕、昨夜星辰、海角天涯、徐小鳳、一剪梅、一代佳人、花落春猶在,並賞析劇中好聽經典的主題曲及插曲,就讓大家一部接一部、一首接一首的回味經典吧!
Thumbnail
今天是,喔不,是昨天的事了。 昨天最大的贏家,金曲獎,就是獨立精神很濃厚的新世代。尤其是嬉皮、爵士樂、重金屬等等,還有跨國歌手「生物股長」直接應約邀請來到台灣做客串演出。第三十五屆金曲獎最大的贏家,不是贏家,而是自己。人生就像投擲迴力鏢,你付出的越多,你的未來就必然有傑出表現。不過我想用一個多元視
Thumbnail
大陸的搖滾教父崔健、或讓澳洲大學開討論會 Swiftposium 去研究的 Taylor Swift,都是「文化現象」,此現象等級 icon 在金曲獎不見了。
Thumbnail
每年音樂圈最期待的金曲獎入圍名單於5/16下午1點公佈。據統計,第35屆金曲獎光報名作品就超過1500張,總歌曲數更接近兩萬五千首,面對如此龐大的作品量,這次評審人數也從過去90位來到了160位。改換新制第一年則請到陳子鴻第二度擔任評審團主席(上一次為第29屆)。
Thumbnail
當年李安的《色,戒》橫掃金馬獎,贏了好幾個國際影展,但為何沒拿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因為《色,戒》原定代表台灣角逐奧斯卡外語片,卻被政府認為「台灣比重不足」碰壁,由《練習曲》出線,那時的總統是陳水扁,《練習曲》當然也沒贏。
Thumbnail
40年前的今天,民生報和華視「綜藝100」聯合舉辦大型音樂現場直播頒獎典禮,節目不僅揭曉七十二年度第四季金榜和年終金榜,緊接著還頒發第一屆「流行歌暢銷金碟獎」十大獎項及特別獎。這三項音樂盛事其實都可以獨立來舉辦,然三合一更考驗節目流程的順暢度,主持人的場控功力更攸關成敗。小燕姐親自坐鎮,節目流暢無礙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以前每年的金鐘獎頒獎典禮我都很期待,因為那個年代台劇非常盛行,就和當年台灣言小非常盛行一樣,當年的我可是把台灣偶像劇都看了個遍,看了很多的好劇當然希望自己喜歡的演員可以得獎,因此每年金鐘獎自然是我很期待的盛事。 可隨著台劇的沒落,我也約莫有十來年沒在看這類的頒獎典禮了......
Thumbnail
  2023年時就在說「今年強的很多喔」,期待名單裡出現一片美麗的廝殺,不過感覺今年的金漫獎與其說關注在漫畫本身,不如說關注漫畫的價值性,讓人有種「總體該從何評選比較」的艱困選擇障礙。   金漫獎的精神是什麼呢──或許已經是時候近一步去問了:如果我們撕下臺灣產製的標籤,對臺灣來說,漫畫是什麼呢?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中國對臺的認知作戰,包括輿論戰、法律戰及心理戰,並探討了中國認知作戰對音樂產業的發展不利的影響。文章也聚焦在臺灣音樂產業、網紅及娛樂圈面對中國威脅的因應策略。
Thumbnail
本文內容介紹:守著陽光守著你、星星知我心、神鵰俠侶、挑伕、昨夜星辰、海角天涯、徐小鳳、一剪梅、一代佳人、花落春猶在,並賞析劇中好聽經典的主題曲及插曲,就讓大家一部接一部、一首接一首的回味經典吧!
Thumbnail
今天是,喔不,是昨天的事了。 昨天最大的贏家,金曲獎,就是獨立精神很濃厚的新世代。尤其是嬉皮、爵士樂、重金屬等等,還有跨國歌手「生物股長」直接應約邀請來到台灣做客串演出。第三十五屆金曲獎最大的贏家,不是贏家,而是自己。人生就像投擲迴力鏢,你付出的越多,你的未來就必然有傑出表現。不過我想用一個多元視
Thumbnail
大陸的搖滾教父崔健、或讓澳洲大學開討論會 Swiftposium 去研究的 Taylor Swift,都是「文化現象」,此現象等級 icon 在金曲獎不見了。
Thumbnail
每年音樂圈最期待的金曲獎入圍名單於5/16下午1點公佈。據統計,第35屆金曲獎光報名作品就超過1500張,總歌曲數更接近兩萬五千首,面對如此龐大的作品量,這次評審人數也從過去90位來到了160位。改換新制第一年則請到陳子鴻第二度擔任評審團主席(上一次為第29屆)。
Thumbnail
當年李安的《色,戒》橫掃金馬獎,贏了好幾個國際影展,但為何沒拿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因為《色,戒》原定代表台灣角逐奧斯卡外語片,卻被政府認為「台灣比重不足」碰壁,由《練習曲》出線,那時的總統是陳水扁,《練習曲》當然也沒贏。
Thumbnail
40年前的今天,民生報和華視「綜藝100」聯合舉辦大型音樂現場直播頒獎典禮,節目不僅揭曉七十二年度第四季金榜和年終金榜,緊接著還頒發第一屆「流行歌暢銷金碟獎」十大獎項及特別獎。這三項音樂盛事其實都可以獨立來舉辦,然三合一更考驗節目流程的順暢度,主持人的場控功力更攸關成敗。小燕姐親自坐鎮,節目流暢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