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更新)
智齒往前取代,如果成功,就有宛若新生的可用臼齒,而不必再擔心缺牙區的處理(講白話,就是省錢)。
根管治療後,沒做牙套而裂掉,那是另一個議題,請看此篇
最近臨床還蠻常接到因各種原因牙齒裂掉的案例,很多是【深咬】造成(那是什麼?我再另文討論)。現在我們藉由一個正常咬合的案例來帶出此議題的討論:
- 牙齒裂掉到底還能不能留?
- 若能留,做假牙有用嗎?能用多久?
- 若要拔,缺牙區如何處理?
- 3帶出一個選項,矯正智齒取代可行嗎?
牙齒裂掉到底還能不能留?
以下我借用已年代久遠但依然很好用的Dental IQ圖譜的卡通圖來說明裂齒症候群cracked tooth syndrome是什麼?
張添皓醫師寫的這篇,解釋的很清楚,算是長文文字版的說明。
我的比較簡單,直接用卡通圖來講解。
牙醫師需要臨床檢查,裂掉的牙齒其動搖度如何,斷裂的碎片是裂到何種程度?是AB還是C、D,其預後(預期的後果,可以想成給醫師看完處理過的術後)差很多。裂在牙齦上、與齒槽骨內,有很大的差別。
原則上,預後是按字母排列,每況愈下,越往A走,越可能可以做牙套就了事;越往D走,越可能要拔牙....以目前的醫療技術,仍無法完全處理有裂痕的牙齒,拔牙是一個選項,然後進入下文的缺牙區處理。
拔牙是問題的開始,很多人到此時,才會意識到,歹誌不好了。醫師通常會跟您討論預後與選擇,拔牙或做牙套的風險如何。
臨床上,緊急處理,牙醫師通常就是打個麻藥,把碎片拿掉。那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把困擾病人的痛感,緊急處理掉而已。後續的處理才麻煩,不管是拔牙或做牙套。
以下是之前我曾經做過的智齒往前取代矯正的例子,證明這是可行的,只是太辛苦,有些條件(註1)要符合才能實現,所以我也像大多數的醫師,不再進行,儘量勸退,有共識才做。
如果真的想,在教學大醫院的醫師,比較有可能不計代價的幫你做此『亡羊補牢』、吃力不討好的事。
註1:想做此智齒取代矯正,通常需符合幾個的條件,成功機率才高:
- 首先,要有『可用的智齒』,所以水平阻生的、露頭出來但已蛀掉的,就別想了。
- 病人年紀越年輕越好。我的經驗是25歲以前,不過也要2年以上的矯正時間,3年以上是常見的。
- 延伸第3點,要能忍受彷彿看不到盡頭的長期矯正療程,因為智齒真的就像名副其實的有智慧的老人家,動作移動都很慢的,常常前面牙亂的牙齒,在現代科技的高效下(通常一年多),早就排好排完了,剩餘的矯正時間,都在等智齒歸隊好。
- 有時候,轉正的智齒,方向不一定是我們想要的,就像胎位不正的難產,只能說,謀事在人,但成不成事還是在天。醫學有其極限性,無法把話說死,所以術前的矯正諮詢,是很重要的。
不過在台灣,一般診所的矯正諮詢,不一定有收費,或是收費很低廉,不像我們,認真在看待這件事,事前的辛苦做功課,比起之後付的代價,要少得多。
OK,故事開始囉。
這時是重點。
我主動停下來跟病人討論,這有可能是上圖『裂齒症候群』裡的任一張圖,裂的程度未知,除非把牙齒拔出來檢驗。
如果我不理會裂痕、沒那麼細心看到裂痕,就給他假牙直接霸王硬上弓?那會發生什麼事?
就是假牙做完後,好的情況是,他可能可以正常咬一段時間(一兩年?幾個月?who knows?視裂痕程度而定),然後在某個時間點劇情急轉直下,劇痛、不能咬,去看牙醫,拍X光片,也找不出原因,看不出個所以然,無能為力,只好開藥給你吃,再觀察。一陣子以後,問題沒解決就拔牙了。因為假牙已做,宏偉的建築已遮蔽這陰暗的角落,不再有機會有這麼好的視野檢查。
不好的情況是,從做完假牙,開始就不能咬。
我待過很多診所,知道一般診所的套路,所以都可以編個假想而可能的故事發展。
醫師『主動』告知,是很重要的。但在台灣,扭曲的全民健保制度引導下,我只能說,請自求多福,希望每個人都能遇到好的醫護人員。
這不是在浪費醫療和病人的資源的無效醫療嗎?真的很抱歉,這是台灣醫療,目前的主流。
因為他已根管治療過,他是男生,男生咬力通常較大,位置又是擔任咀嚼重任的臼齒(大牙、磨牙),所以裂到底的機率很高,他那時還不到20歲,所以建議他拔掉,智齒往前取代,如果成功,他就有宛若新生的可用臼齒,而不必再擔心缺牙區的處理(講白話,就是省錢)。
他的人生路還很長。在台灣,植牙正夯,而這對健康不好(整合醫學的觀點,一般診所絕對不會跟您講到這塊,只會鼓吹促銷不必車鄰牙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