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與論斷 雅各書的說話智慧

批評與論斷 雅各書的說話智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雅各書 4:11-12 (和修本)
弟兄們,你們不可彼此批評。人若批評弟兄,論斷弟兄,就是批評律法,論斷律法。你若論斷律法,就不是遵行律法,乃是判斷人的。設立律法和判斷人的,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救人也能滅人的。你是誰,竟敢論斷別人呢?


不當的說話帶來殺傷力,為何這些不當的說話從口而出?雅各書第三章已描述了一個情境,就是沒有好好的自我管理,於是口不擇言,薄唇輕言。雅各於是提出一個自我反省的問題,以同一張咀巴又讚美神,又咒詛人,是合理的嗎?雅各書第四章又描述另一個情境,不當的說話來自刻意的惡言相向,是有所「管理」,是經過「策劃」的。

「批評」與「論斷」互相解釋,都是負面詞,是透過指出別人的種種不是,加以低貶,加以揶揄,目的是抬舉自己,展示自己的真知灼見,展現個人的才德兼備。在工作環境中,或許不自覺被捲進「上流戰爭」,我們需要潔身自愛。在學術討論中,過份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我們需要提高警覺。

惡意批評,在今時今日的社會,不但是個人利益帶來的利慾薰心,也來自「挖苦」的潮流文化。一個烹飪節目,主持人不斷責罵助手,又有一個音樂節目,兩位歌手身份的主持人,互相取笑對方的音樂造詣,這些舉動竟然是吸引觀眾的亮點!我們惡意攻擊弟兄,是為了爭取支持,已是有失見證,為了嘩眾取寵,就更是一種悲哀。

惡意批評弟兄是不對的行為,是說話的罪惡,這應該沒有爭議。不過,雅各提醒我們,這樣的惡言是對律法的大不敬。為何與律法扯上關係?一種說法,這樣的行為違反了「愛鄰如己」的律法,主耶穌曾警告,罵弟兄是「拉加」,是「摩利」的要受審判 (太5:22)。對,「愛」從來不是一種空洞的理念。也有一種說法,律法是一個整體概念,刻意規畫的說話犯罪,就是沒有實踐律法,就是沒有行為的虛假信心。當然,哪個解釋更準確,是知識的範疇,但重要的,是我們都需要自我檢視,有沒有為了滿足私慾而在言語上得罪弟兄。

在教會的會議桌上,爭取支持而指出其他方案的不足,這是需要的,否則大家都客客氣氣,最終無所適從。在唇槍舌劍的過程中,難免動氣,成為「慢慢的動怒」的學習場地。但如果急於求成,批評對方意見的愚昧,批評對方個人的無知,運用嬉笑怒罵來掩飾私心,就應該受到譴責。這看似只是程度的問題,但一線之差,就墜進罪惡中。

對於未能好好約束舌頭,未能管理自己,於是言語上犯罪,雅各以肯定的語氣,要求我們自省,以同一張咀巴頌稱上帝及咒詛弟兄是不對的。至於刻意批評與論斷,被私慾掩蓋了眼睛的,雅各提出更嚴厲的警告,「你是誰,竟敢論斷別人」。「你是誰」是一個簡單有效的反省題目,當我們部署甚麼,不妨想想,我是基督的門徒,是上主的僕人,是恩賜的管家,是貴重的器皿… …

avatar-img
Wai Shing的沙龍
22會員
89內容數
從中國歷史科老師的崗位退下來,一直有總結多年工作的心願,於是構思了這個看起來有點怪的主題,「退一步… 學習中國歷史」。「退一步」,意思是從純功利的學習模式後退一步,讓自己的目光開闊一點,在滿足考試基本要求的同時,稍微觸摸多一點歷史學習的味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Wai Shi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高雄,從香港出發,飛行時間大約90分鐘,再從高雄國際機場至市中心,捷運的行車時間不用30分鐘。高雄沒有台北的熙來攘往,不是旅行社爭相推鞦的目的地,卻正是快閃的好選擇,放慢腳步的好地方。 高雄,雖然沒有驚世駭目的景觀,但從網上遊記可以搜索很多令人陶醉的景緻。若要數到經典,以打狗英國領事館、駁二藝術區
明太祖朱元璋,從貧困戶至開國君主,擁有傳奇的一生。明太祖即位後,推動君主獨裁的統治模式,從正面角度,獨裁為長治久安建立基礎,從負面角度,獨裁帶來日後政治腐敗。所謂獨裁,重點不是任意妄為,而是君主的絕對權威。因此,獨裁的關鍵措施,不是暴虐表現,而是如何突顯君尊臣卑。 廢除宰相,讓君主不但是最終的裁決
明太祖朱元璋,擁有傳奇的一生。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並起的局面下,採納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穩健策略,先後統一南北,最終建立新皇朝。朱元璋驅逐了元順帝,迫使其退守漠北,結束了蒙古族近百年的統治,政權重歸漢族手中。朱元璋即位後,對中央集權的政治模式進行改革,推行君主獨裁,被視為進入極權時代的標記
高雄,從香港出發,飛行時間大約90分鐘,再從高雄國際機場至市中心,捷運的行車時間不用30分鐘。高雄沒有台北的熙來攘往,不是旅行社爭相推鞦的目的地,卻正是快閃的好選擇,放慢腳步的好地方。 高雄,雖然沒有驚世駭目的景觀,但從網上遊記可以搜索很多令人陶醉的景緻。若要數到經典,以打狗英國領事館、駁二藝術區
明太祖朱元璋,從貧困戶至開國君主,擁有傳奇的一生。明太祖即位後,推動君主獨裁的統治模式,從正面角度,獨裁為長治久安建立基礎,從負面角度,獨裁帶來日後政治腐敗。所謂獨裁,重點不是任意妄為,而是君主的絕對權威。因此,獨裁的關鍵措施,不是暴虐表現,而是如何突顯君尊臣卑。 廢除宰相,讓君主不但是最終的裁決
明太祖朱元璋,擁有傳奇的一生。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並起的局面下,採納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穩健策略,先後統一南北,最終建立新皇朝。朱元璋驅逐了元順帝,迫使其退守漠北,結束了蒙古族近百年的統治,政權重歸漢族手中。朱元璋即位後,對中央集權的政治模式進行改革,推行君主獨裁,被視為進入極權時代的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