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認同「了解景點的歷史與文化可以提升旅遊的層次」,這篇文章規劃以當年建立柏林圍牆與倒塌後新德國的歷史景點為主題,讓未來有去德國旅行的朋友們在走訪這些景點時,更能了解其歷史與文化背景。
▪️ 可恥的牆:柏林圍牆
1961年修築中的柏林圍牆,由 Bundesarchiv, Bild 183-88574-0004 / Stöhr / CC-BY-SA 3.0, CC BY-SA 3.0 de,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5431798
在1961/08/13清晨,東德當局全面封鎖東柏林往西柏林的所有道路,在邊界上以柏林圍牆將西柏林團團圍住,全長167.8km,最初以鐵絲網和磚石為材料,後期增加嘹望塔、混凝土牆、開放地帶以及反車輛壕溝組成的邊防設施(ref. 2),目的是要阻止東德人民逃往自由的孤島,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裂與共黨威權統治的象徵。
在柏林圍牆修建消息的第三天,19歲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邊防軍士兵康拉德·舒曼跳躍過了當時低矮的鐵絲網邊境,進入西柏林,這畫面被西方媒體記者拍到,這張照片被稱為「跳入自由」,後來成為了冷戰期間西方用來宣傳的樣本(ref. 2)。
在柏林圍牆存在的這幾十年期間,有數百名東柏林人利用離西柏林最近的伯瑙爾街進行逃亡,按作者於書中表述,有許多人試圖從樓上的窗戶跳到屬於西柏林的人行道,這兩棟公寓門口至今都能看到刻有姓名和死亡日的紀念碑:「獻給可恥的牆的犧牲者」(西柏林官方當時都稱柏林圍牆為可恥的牆)。
▪️ 伯瑙爾街的地道五十七
伯瑙爾街位於東柏林與西柏林的邊界上,因此在東側公寓的大門和窗戶都被磚塊和水泥封死,居民都只能從後院進出。
為了將住在東德的親朋好友接到西柏林,兩側居民共挖了約70條地道,但大多數被東德特務攔下,只剩20幾條地道能逃往西柏林,最著名的是「地道五十七」,在1964年富克斯和同伴們在伯瑙爾街一家廢棄的麵包店的地下室挖出約150米的地下道,這條地下道幫助57位東德人逃亡,因此命名為「57號地道」。
▪️ 被東德炸毀的紅磚教堂
和解教堂,由 Immanuel Giel - 自己的作品, 公有領域,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7123795
和解教堂外的銅像,英國考文垂市贈送給和解小教堂的禮物,和解讓人們從失望中看到了希望,由 Mark Ahsmann - 自己的作品,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25647120
於19世紀建的紅磚教堂,因為位置緊貼柏林圍牆,於1980年代被東德當局下令炸毀,兩德統一之後,在原址開始了重建教堂的計劃,竣工於2000年,名為「和解教堂」(ref. 3)。
有別於一般教堂在祭壇都是擺放聖經,紅磚教堂的祭壇是擺放厚厚的本子,記載了柏林圍牆的數百位犧牲者,每天中午12點會有人朗讀其中一位犧牲者的生平作為悼念。
▪️ 柏林圍牆紀念園區:史達林的草地
擷自想想副刊-【東德轉型正義系列報導四】體驗撕裂最具臨場感的所在:伯瑙爾街的柏林圍牆紀念園區,由本書作者林育立拍攝
東德當局沿著柏林圍牆,在地上鋪設了約三萬八千個「史達林的草地」,以上百根拇指針粗的鐵針焊接在地上的鐵網上,每一根至少有10公分高,東德當局鋪設的目的是即便東德人成功翻越柏林圍牆,也可以讓他們縱身躍下時受重傷。
▪️ 東邊畫廊
Fraternal Kiss是柏林圍牆最經典的畫作,由 Bundesarchiv, B 145 Bild-F088809-0038 / Thurn, Joachim F. / CC-BY-SA 3.0, CC BY-SA 3.0 de,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
各國畫家以冷戰和衝破鐵幕為主題,在高牆上彩繪上百幅的壁畫。東邊畫廊位於施普雷河畔,全長1.3公里,代表流行的自由象徵和紀念地,該段柏林圍牆因靠近東柏林市區分界線,亦被稱作「腹地牆」(ref.4),是訪客必去的景點。
▪️ 重獲自由的象徵:布蘭登堡門
德國重要的地標「布蘭登堡門」,由 AlterVista (討論· 貢獻) - 自行拍攝Transferred from de.wikipedia to Commons.,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47
世足盃的布蘭登堡門,擷自2006年國際足總世界盃- Wikiwand
布蘭登堡門曾走過冷戰,遊客若想了解德國的身世,可從這座雄偉的城門得到很好的解答。因為布蘭登堡門的興衰史等於是見證了德意志民族的興衰史,從歷史意義上說,這座門堪稱是「德意志第一門」和「德國凱旋門」(ref. 5)。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分裂為東德和西德,柏林亦劃分為東柏林和西柏林,分屬東德和西德管轄,布蘭登堡門位於東柏林和西柏林的分界線上,也是冷戰時期華沙公約組織國家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國家之間的分界線,因此布蘭登堡門曾經是德國分裂、歐洲分裂和冷戰的象徵。而在1990年兩德統一後,布蘭登堡門又成為了德國重新統一、歐洲重新統一的象徵(ref. 5)。
按作者於書中的表述,德國統一後的第二年,國會決定將首都遷回柏林,而在布蘭登堡門經歷過的幾個重大事件,也見證德國想改頭換面的決心與意志。作者特別提到,由德國主辦的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德國政府在布蘭登堡門的八線道路上架設了8座大型螢幕讓民眾可觀賞直播賽事,只要德國出賽,就會湧入成千上萬的球迷揮舞國旗為德國加油喝采。這是德國統一以來,德國人首次拋開戰敗一甲子以來,以身為德國人自豪。
【參考資料】
1. 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作者:林育立)
2. 維基百科:柏林圍牆
3. 維基百科:和解教堂
4. 維基百科:東邊畫廊
5. 維基百科:布蘭登堡門
若您喜歡這篇文章,您在LikeCoin的拍手👏或是追蹤我🍀、按讚👍️、留言💬,就是給予我繼續創作的鼓勵,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