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與想像|關於小說

虛構與想像|關於小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散文是茶或汽水,詩是酒或咖啡,小說則是套餐或宴席;散文若是散步,詩就是跳舞,而小說便是長跑了。文學作品有優劣之分,然各文類各有其不同表現特色,並無所謂高下之別。

‧ 小說描寫悲喜人生,表現時代社會,作者運用想像力,揉合現實所創造的人物成功了,小說也就不朽了。如曹雪芹《紅樓夢》的賈寶玉和林黛玉、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安娜、巴斯特納克《齊瓦哥醫生》的拉娜、川端康成《雪國》的藝妓駒子、鍾肇政《臺灣人三部曲》的奔妹……。

‧ 小說是龐大的工程,需要嚴謹的架構。小說要有精采的故事,以及令人深省的思想。尤其長篇小說敘事要夠多,素材要夠豐富,而且細節必須準確無誤,才能夠讓人相信,彷彿身入其境。

‧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篇或長或短的小說,有的單調枯燥,有的生動有趣。而小說家須具備書寫自身經驗以外人事物的天分,包括虛構的想像力和合理的組織能力,才真的能成為一個好的小說家。

‧ 長篇小說作者必定擁有豐富的人生經驗,更是廣義的思想家、哲學家,帶給讀者寶貴的人生啟示。作者年紀太輕,歷練不足,思想也不夠成熟,徒有才氣和熱情,不太可能寫出真正傑出的長篇小說。

avatar-img
天星沙龍
86會員
1.4K內容數
英國哲人暨科學家培根說:「閱讀使人豐富,討論使人成熟,書寫使人精確。」閱讀吸收新知之後,參與討論,腦力激盪,多元思考,還要養成寫作的習慣,才能夠更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天星沙龍 的其他內容
猶如一座仰之彌高的文學巨廈,突破傳統,以時空跳躍的意識流手法與既無小說主要情節卻又未損其魅力的獨特藝術形式,奠定其於現代小說中的崇高地位。 (一)建構文學巨廈 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1871-1922)自傳體長篇小說《追憶似水年華》,寫於百年以前,自1908年開始
#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七大冊,文化語碼空前豐富,充分展現普魯斯特之天才橫溢,無疑也賦與作品的永恆價值 (一)人文素養高超 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一八七一年至一九二二年)自傳體長篇小說《追憶似水年華》,寫於百年以前,共七大冊,超過三千頁,多達二百三十餘萬字。 小說以敘述者馬塞爾第一人稱書
(一)以寫實手法敘述故事 現代主義者強調所謂的「藝術表現」,認為小說表現選擇人人看得懂的寫實主義形式,就是保守落伍,往往流於膚淺,不值得分析。其實,讀者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 文藝理論家姚一葦說,「一個小說
猶如一座仰之彌高的文學巨廈,突破傳統,以時空跳躍的意識流手法與既無小說主要情節卻又未損其魅力的獨特藝術形式,奠定其於現代小說中的崇高地位。 (一)建構文學巨廈 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1871-1922)自傳體長篇小說《追憶似水年華》,寫於百年以前,自1908年開始
#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七大冊,文化語碼空前豐富,充分展現普魯斯特之天才橫溢,無疑也賦與作品的永恆價值 (一)人文素養高超 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一八七一年至一九二二年)自傳體長篇小說《追憶似水年華》,寫於百年以前,共七大冊,超過三千頁,多達二百三十餘萬字。 小說以敘述者馬塞爾第一人稱書
(一)以寫實手法敘述故事 現代主義者強調所謂的「藝術表現」,認為小說表現選擇人人看得懂的寫實主義形式,就是保守落伍,往往流於膚淺,不值得分析。其實,讀者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 文藝理論家姚一葦說,「一個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