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是一種療癒。
當人年歲漸長,開始不知不覺地把「十年前,我們怎樣怎樣」、「二十年前怎樣怎樣」掛在嘴邊時,應該是「不知不覺」地進入中年人狀態了。為什麼是不知不覺?因為時間過得很快,有時候是度日如年,有時候是數十年如一日,不論是前者或後者,套一段張士豪和孟克柔的對話:
「好不甘心喔,整個夏天都快過完了,好像什麼事都沒有做。」
「對啊,好像就只是跑來跑去,什麼事都沒有做。」
我們都曾經是小士和克柔,曾經17歲,成天忙著跑來跑去卻什麼都沒做的夏天我們都曾經歷過,與其說不甘心,現在的我會說那是一種「充實感」,一種你不用為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而煩惱的充實感。就像克柔說的,「如果你17歲,你想的只是能不能上大學、不再是處男、尿尿可以一直線的話,你該是多麼幸福的小朋友啊。」
37歲的小士,想必不再煩惱17歲的煩惱了,但肯定有其他更煩惱的煩惱。37歲的小士如果再碰到克柔,對話可能會變成:
「好不甘心喔,20年過去了,好像什麼事都沒有做。」
「對啊,好像就只是跑來跑去,什麼事都沒有做。」
這是變成大人的小士和克柔的煩惱吧!
37歲的小士和克柔可能變成「度日如年」的社畜,過著「數十年如一日」的日子。工作資歷有了一點、人生經驗也有了一點,衝撞拚搏過幾回,可能結果不小心把日子過成了像坨屎。在糞坑的日子並不好過,待過的都知道,如果可以,我會告訴37歲的小士和克柔「看場電影吧!」
電影是一種療癒,它有一種神奇的魔法,讓你想起久遠前的自己。或許是一個姿態、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一句類似的台詞,讓你想到當年的自己,想到早在被社會磨得稜角全無之前那個所向無敵、囂張跋扈、閃閃發亮的自己,還有那段很多煩惱,但是只要每天騎著腳踏車跑來跑去就很充實的時光。
「三年、五年後,甚至更久更久以後,我們會變成什麼樣的大人呢?」克柔問小士。這個問題,恐怕只有時光可以回答。但是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跟所有的小士和克柔說:「養成看電影的習慣吧。」電影是療癒,它雖然解決不了你我眼下的困擾,但能讓我們的心靈獲得寬慰,得到繼續前進的力量,還有更重要的,繼續保有提問和想像的勇氣。就算是中年人了也還是要偶爾停下來問問自己:
「一年後、三年後、五年後,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