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大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電影是一種療癒。

  當人年歲漸長,開始不知不覺地把「十年前,我們怎樣怎樣」、「二十年前怎樣怎樣」掛在嘴邊時,應該是「不知不覺」地進入中年人狀態了。為什麼是不知不覺?因為時間過得很快,有時候是度日如年,有時候是數十年如一日,不論是前者或後者,套一段張士豪和孟克柔的對話:

「好不甘心喔,整個夏天都快過完了,好像什麼事都沒有做。」

「對啊,好像就只是跑來跑去,什麼事都沒有做。」

  我們都曾經是小士和克柔,曾經17歲,成天忙著跑來跑去卻什麼都沒做的夏天我們都曾經歷過,與其說不甘心,現在的我會說那是一種「充實感」,一種你不用為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而煩惱的充實感。就像克柔說的,「如果你17歲,你想的只是能不能上大學、不再是處男、尿尿可以一直線的話,你該是多麼幸福的小朋友啊。」

  37歲的小士,想必不再煩惱17歲的煩惱了,但肯定有其他更煩惱的煩惱。37歲的小士如果再碰到克柔,對話可能會變成:

「好不甘心喔,20年過去了,好像什麼事都沒有做。」

「對啊,好像就只是跑來跑去,什麼事都沒有做。」

這是變成大人的小士和克柔的煩惱吧!

  37歲的小士和克柔可能變成「度日如年」的社畜,過著「數十年如一日」的日子。工作資歷有了一點、人生經驗也有了一點,衝撞拚搏過幾回,可能結果不小心把日子過成了像坨屎。在糞坑的日子並不好過,待過的都知道,如果可以,我會告訴37歲的小士和克柔「看場電影吧!」

  電影是一種療癒,它有一種神奇的魔法,讓你想起久遠前的自己。或許是一個姿態、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一句類似的台詞,讓你想到當年的自己,想到早在被社會磨得稜角全無之前那個所向無敵、囂張跋扈、閃閃發亮的自己,還有那段很多煩惱,但是只要每天騎著腳踏車跑來跑去就很充實的時光。

  「三年、五年後,甚至更久更久以後,我們會變成什麼樣的大人呢?」克柔問小士。這個問題,恐怕只有時光可以回答。但是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跟所有的小士和克柔說:「養成看電影的習慣吧。」電影是療癒,它雖然解決不了你我眼下的困擾,但能讓我們的心靈獲得寬慰,得到繼續前進的力量,還有更重要的,繼續保有提問和想像的勇氣。就算是中年人了也還是要偶爾停下來問問自己:

「一年後、三年後、五年後,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三願的沙龍
2會員
15內容數
陳三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25
這篇文章討論了一位工程師因工作壓力而疑似自盡的事件,從員工、主管、同事、家屬等角度探討當事人自盡的原因以及責任歸屬。這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探討了職場壓力以及彼此之間的關懷和支持的重要性,人生中面對困難時需要的勇氣和能力。
Thumbnail
2024/07/25
這篇文章討論了一位工程師因工作壓力而疑似自盡的事件,從員工、主管、同事、家屬等角度探討當事人自盡的原因以及責任歸屬。這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探討了職場壓力以及彼此之間的關懷和支持的重要性,人生中面對困難時需要的勇氣和能力。
Thumbnail
2024/07/14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是一本有趣的書,而且某種程度上可以激勵讀者活在當下。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這本書,那就是:快去花錢吧!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這本書的作者用很多的例子和很大的篇幅反覆論證自己的觀點,其中讓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他點出一個事實:大部份的人都是為了老年生活存錢,很多人害怕老了後可能需要應付
Thumbnail
2024/07/14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是一本有趣的書,而且某種程度上可以激勵讀者活在當下。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這本書,那就是:快去花錢吧!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這本書的作者用很多的例子和很大的篇幅反覆論證自己的觀點,其中讓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他點出一個事實:大部份的人都是為了老年生活存錢,很多人害怕老了後可能需要應付
Thumbnail
2024/05/12
每個人充電的方式都不一樣,最著名的區分應該就是內向型和外向型人的差異。外向型的人透過聚會和大量的人際互動抒發自己的壓力,不講出來可能會得內傷。但內向型的人則完全相反,受到挫折或感覺疲倦的時候,多講一句話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那根稻草,但事實上,要讓他們復原的方法很簡單,只要放他們自己一個人獨處以消化所
Thumbnail
2024/05/12
每個人充電的方式都不一樣,最著名的區分應該就是內向型和外向型人的差異。外向型的人透過聚會和大量的人際互動抒發自己的壓力,不講出來可能會得內傷。但內向型的人則完全相反,受到挫折或感覺疲倦的時候,多講一句話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那根稻草,但事實上,要讓他們復原的方法很簡單,只要放他們自己一個人獨處以消化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騎車經過秀泰,聽到很清楚放送出來的,「悲情城市」電影主題配樂。 這旋律竟讓我像被電擊般,整個情緒被制約,彷彿跌回若干年前。 還是風花雪月的年紀,不是很懂政治面的隱喻,但那也不是我興趣的。 喜歡侯孝賢電影的視覺處理,還有靜謐深沉耐尋味的特色,但這部片真的很悶,劇中每個人都很壓抑,想起學生時代,揹著相機
Thumbnail
騎車經過秀泰,聽到很清楚放送出來的,「悲情城市」電影主題配樂。 這旋律竟讓我像被電擊般,整個情緒被制約,彷彿跌回若干年前。 還是風花雪月的年紀,不是很懂政治面的隱喻,但那也不是我興趣的。 喜歡侯孝賢電影的視覺處理,還有靜謐深沉耐尋味的特色,但這部片真的很悶,劇中每個人都很壓抑,想起學生時代,揹著相機
Thumbnail
台影(2002)。 我沒有看《台北女子圖鑑》,但是前幾天看到一個梗圖:關於張士豪曾經對孟克柔說,如果有一天,她開始喜歡男生,一定要第一個告訴他;然後梗圖上面出現了一堆男人!XDDDDDD 於是我重新打開《藍色大門》。 這是一個青春的故事,她愛他,他愛她,她愛她。誰也沒有跟誰在一起,就是那樣純情。
Thumbnail
台影(2002)。 我沒有看《台北女子圖鑑》,但是前幾天看到一個梗圖:關於張士豪曾經對孟克柔說,如果有一天,她開始喜歡男生,一定要第一個告訴他;然後梗圖上面出現了一堆男人!XDDDDDD 於是我重新打開《藍色大門》。 這是一個青春的故事,她愛他,他愛她,她愛她。誰也沒有跟誰在一起,就是那樣純情。
Thumbnail
拜讀格友的投稿,驚覺原來可以這樣細說青春,為何我不可以?我的青春很蒼白卻有趣(至少自覺),就從中二開始吧!
Thumbnail
拜讀格友的投稿,驚覺原來可以這樣細說青春,為何我不可以?我的青春很蒼白卻有趣(至少自覺),就從中二開始吧!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平靜度過餘生的成長歲月,只待少年成熟時 後青春詩篇與我們的歌,漫步在錯誤中練習 十七歲的夏天是平靜的午後,慵懶的太陽羞澀的對我點點頭,依稀記得初中談的第一場戀愛,但也隨著時間渦旋的攪和,變得模糊,在這記憶光軌的輪廓,變得不再清晰可見,比較印象深刻的是什麼都沒有發生,沒有大雨澆灌、沒有濕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平靜度過餘生的成長歲月,只待少年成熟時 後青春詩篇與我們的歌,漫步在錯誤中練習 十七歲的夏天是平靜的午後,慵懶的太陽羞澀的對我點點頭,依稀記得初中談的第一場戀愛,但也隨著時間渦旋的攪和,變得模糊,在這記憶光軌的輪廓,變得不再清晰可見,比較印象深刻的是什麼都沒有發生,沒有大雨澆灌、沒有濕
Thumbnail
  如果可以,我會告訴37歲的小士和克柔「看場電影吧!」電影是一種療癒,它有一種神奇的魔法,讓你想起久遠前的自己。或許是一個姿態、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一句類似的台詞,讓你想到當年的自己,想到早在被社會磨得稜角全無之前那個所向無敵、囂張跋扈、閃閃發亮的自己。
Thumbnail
  如果可以,我會告訴37歲的小士和克柔「看場電影吧!」電影是一種療癒,它有一種神奇的魔法,讓你想起久遠前的自己。或許是一個姿態、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一句類似的台詞,讓你想到當年的自己,想到早在被社會磨得稜角全無之前那個所向無敵、囂張跋扈、閃閃發亮的自己。
Thumbnail
《藍色大門》這部電影是這樣,小時候看,想像著未來;長大看,回憶著青春。青春如白紙,寫上的東西,再怎麼擦都有痕跡。我們可以指著那些說,這彌足珍貴,珍貴到如今再次回放,產生一個必須謹慎對待的心情,如要開始寫下這篇,像捧著一個玻璃球,思索該如何描述它的美,又深怕摔碎了它。
Thumbnail
《藍色大門》這部電影是這樣,小時候看,想像著未來;長大看,回憶著青春。青春如白紙,寫上的東西,再怎麼擦都有痕跡。我們可以指著那些說,這彌足珍貴,珍貴到如今再次回放,產生一個必須謹慎對待的心情,如要開始寫下這篇,像捧著一個玻璃球,思索該如何描述它的美,又深怕摔碎了它。
Thumbnail
當你二十歲,看青春電影會想落淚,可能是你非常嚮往電影中的情節。 當你三十歲,看青春電影會想落淚,可能是你正在經歷電影中的情節。 當你過四十,看青春電影會想落淚,可能因為難再經歷電影中的情節了。 電影情節不切實際嗎??多少是吧,但人們是務實的,當你遇上某人,想要戀愛的時候,自然會降低一些標準,他
Thumbnail
當你二十歲,看青春電影會想落淚,可能是你非常嚮往電影中的情節。 當你三十歲,看青春電影會想落淚,可能是你正在經歷電影中的情節。 當你過四十,看青春電影會想落淚,可能因為難再經歷電影中的情節了。 電影情節不切實際嗎??多少是吧,但人們是務實的,當你遇上某人,想要戀愛的時候,自然會降低一些標準,他
Thumbnail
小時候想長大,但長大以後真的成熟了嗎?不曉得自己被生活弄疼的靈魂,是否容易在現實下失控巨變。30 歲了,30 歲究竟是什麼模樣?是大人了嗎?有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了嗎?
Thumbnail
小時候想長大,但長大以後真的成熟了嗎?不曉得自己被生活弄疼的靈魂,是否容易在現實下失控巨變。30 歲了,30 歲究竟是什麼模樣?是大人了嗎?有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了嗎?
Thumbnail
8/18號的晚上,導演楊雅喆在社群軟體上轉載了一篇文,並寫著:「20年前的台灣電影,在韓國正式上映。台灣很幸福,這二十年很多人開始認識自己,然後認識自己的人生。」 文字中說的,是易智言執導的電影《藍色大門》。 在知覺和迷惘間探索地青春,是最動人、最有力量地。
Thumbnail
8/18號的晚上,導演楊雅喆在社群軟體上轉載了一篇文,並寫著:「20年前的台灣電影,在韓國正式上映。台灣很幸福,這二十年很多人開始認識自己,然後認識自己的人生。」 文字中說的,是易智言執導的電影《藍色大門》。 在知覺和迷惘間探索地青春,是最動人、最有力量地。
Thumbnail
【兒童不宜的兒童節】十八年後重看《藍色大門》,我還是沒有答案,那樣的夏天一個又一個過去了,「三年五年以後,甚至更久更久以後,我們會變成什麼樣的大人呢?」長大成大人,不是小時候想像的那麼簡單又直率,穿過青春的過於複雜,用躲的,用寫的,用燒的,用吻的,用問的,用追的,用奮力滑開池水游的,都無法到達彼岸。
Thumbnail
【兒童不宜的兒童節】十八年後重看《藍色大門》,我還是沒有答案,那樣的夏天一個又一個過去了,「三年五年以後,甚至更久更久以後,我們會變成什麼樣的大人呢?」長大成大人,不是小時候想像的那麼簡單又直率,穿過青春的過於複雜,用躲的,用寫的,用燒的,用吻的,用問的,用追的,用奮力滑開池水游的,都無法到達彼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