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危機四伏的中共經濟和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華爾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前言:
一、中共經濟的病徵浮現
中共國務院督察室去年十二月中發布報告,公開該室接受舉報前往河北霸州調查後所揭露的驚悚實情:去年十月霸州政府讓官員以罰款和徵收費用的名義獲得三億人民幣的收入。總計在九周的橫徵暴斂期,超過2500家當地商家被罰了共計6700萬的人民幣,但是去年前九個月徵收的罰款總金額才也600萬人民幣。霸州政府之所以出此下策,搞這種運動式執法,是迫於其財政收入因為拍賣土地所得大幅減少而驟降:2021前六個月該市的土地出讓收入和2020年相比下降了90%! 該市的財政局長在去年八月中的一場演講中直接承認這是因為開發商都採觀望態度;變得不願意買地。而且開發商因為缺資金也讓許多土地標案流標。
而從上面的數據便可發現,佔中共GDP約30%的房地產部門其實在恆大正式違約前已經出現明顯下滑,而恆大現在進入重整階段後,情況只會雪上加霜。............................................................................................................
據一位中共政府的顧問表示,官員在公開場合對經濟情勢做的保證其實和他們私下很擔心房市下行、高漲的債務和成長放緩完全不一致。但這幾個問題都是互相連在一起的,債務、地方政府財政、房價和消費,面對各方同時來的壓力到底要先解決哪一個? 現在習近平的經濟副手-劉鶴還是以溫和的方法應對房市和經濟的下行:去年十二月人民銀行從2020年初以來首次下調一年期基準存款準備率0.05個百分點,五年期利率,也就是房屋貸款參考的利率,還是維持不動。
..............................................................................................
二、恆大違約後引發的新問題
但恆大的爆破帶來的各種後遺症才剛剛開始浮現,但爛攤子都要各地的官員收拾,畢竟恆大在超過230個城市有將近800個項目才進行到一半。中央政府的官員已經公開做出保證已經收了購屋預付款的建案都會交屋給買家。但是真正要落實這個承諾地方政府可能要自己掏腰包因為恆大自己已經付不出錢來! 例如在湖南懷化,當地的財政局已經借款給恆大的子公司5000萬人民幣來完成暫停的建案。
但是事情還沒有完,...................................................................................
三、看不到危機的華爾街依然興致勃勃
但在上述的重重經濟危機陰影下,華爾街和歐洲的某些金融業還是對中共的市場興致勃勃。摩根大通去年八月才剛獲得了在中共內部一家合資證券公司的控制權,再來打算要針對合資的資產管理公司也提出一樣的申請。今年摩根大通還計畫要拿到北京發放的五張金融牌照,高盛則要擴張一倍在當地的人力,花旗去年12月申請了證券交易和投資銀行的執照,今年要申請期貨交易的執照,並增聘100位員工。
雖然美中同時都在打擊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讓以香港為中心的上市承銷業務受到很大的打擊。但現在華爾街的銀行決心要在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第二大證券發行市場中分一杯羹,並正面挑戰當地業者。摩根史坦利亞太區的CEO Gokul Laroia認為雖然外資銀行在中共市場還沒有賺到什麼錢,但營利的前景可觀。
華爾街一直把中共市場看成最後一塊可以發大財的新樂土,而且期待2021就能開花結果。因為直到去年外資才被准許擁有其合資公司的完整控制權並可以設立自己的財富管理部門。..............................................................
世界級的資產管理專家也紛紛中共境內總值約3.8兆的共同基金市場。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為首個中國基金募了一億美金。總部在巴黎的東方匯理資產管理公司也計畫要在2025左右把在大中華區(包括台、港澳)管理的資產規模提升一倍到2500億美金。現在北京想引導散戶投資者把資金移出房地產市場又增加了這些基金獲利的可能性。
但還是有公司保持警覺,美國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領航集團(Vanguard Group)去年決定放棄申請中共市場基金執照的計畫,該集團的顧問,在上海的Z-Ben顧問公司擔任合夥人的Alexander指出中共市場已經變成一個非常難以掌握的商機。
如果要對本文前後傳達訊息完全相反的內容作出一個總結性的預測的話,就是中共經濟硬著陸,爆發金融危機的風險正在逐步升高,這對於腳跟尚未站穩、涉水還不深的外資投行來說,一旦出了大事,它們其實隨時可以暫停擴張先撤出靜觀其變................................................................................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500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趙君朔政經智庫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19.3K會員
240內容數
這是每一個老闆與高階經理人,都會需要的國際政經分析師特助。訂閱本專題,將會幫助你即時掌握世界最重要的趨勢變動,建立真正客觀、全面的國際觀, 培養對於關鍵議題的深度洞察與分析能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趙君朔政經智庫 的其他內容
每年的開頭,金融時報都會丟出20個問題來預測下一年的政治、經濟、軍事和科技大事,到了,而且對每一個問題都給出毫不含糊的是或者不是再由相關的記者寫下如此預測的簡短理由。針對去年的大事預測,金融時報很自豪地提醒讀者他們的命中率是85%(17/20) 那麼今年該報選了哪二十件大事? 又給了什麼樣的預測呢?
拜登政府一心想推動的Build Back Better法案在上周日民主黨溫和派議員Joe Manchin 無預警的上了右派指標性電視台福斯受訪 公開表達無法支持後 可以說是暫時被打入十八層地獄 那麼為何雙方走到今天這一步 到底這法案內容有什麼對Manchin來說有什麼對美國不利的影響讓他堅決反
 在剛出版的《外交事務》雙月刊上,有一篇由Jason Bordoff和Meghan OSullivan兩位分別在美國頂尖大學任教的能源政策學者所合寫的好文,題目是"綠色動盪:能源的新地緣政治學",文中勾勒出如果能在2050年達到零排碳目標時各國因為新能源帶來的權力消長和朝此目標會遇的各種障礙
 首先在西安大略大學教書,宣稱自己的意見和評論上過紐約時報、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新聞周刊(newsweeks) 、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和波士頓環球報的陳時奮教授在幾年前曾經和另一位也在加拿大的台灣人教授請教要如何在網路上走紅,這就證明了他所有內容空洞和普通粉專沒有差別
通膨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的熱門話題 台灣也是開始感受到通膨的威力 至於為何會忽然成為巨大的憂心話題 一般人也很快能察覺到是和全球供應鏈的緊張 還有能源價格的上升有關 但是這就是故事的全部了嗎 本文綜合的金融時報 經濟學人 還有美國前財長 桑默斯 華盛頓郵報的投書來看這些問題 分析到底通膨是長期還是短期
在拜習會之前 金融時報率先爆出雙方會針對中共的核武擴張進行談判 同時還附上一篇長篇深度報導探討中共的核武擴張對美國和印太盟邦的影響 本文結合這篇深度報導和在外交事務上 由一位也在金融時報專題中提到的核武專家和另一位學者合寫的中共核武 好文 來釐清中共核武擴長的真正目的 美國和印太盟邦該如何應對
每年的開頭,金融時報都會丟出20個問題來預測下一年的政治、經濟、軍事和科技大事,到了,而且對每一個問題都給出毫不含糊的是或者不是再由相關的記者寫下如此預測的簡短理由。針對去年的大事預測,金融時報很自豪地提醒讀者他們的命中率是85%(17/20) 那麼今年該報選了哪二十件大事? 又給了什麼樣的預測呢?
拜登政府一心想推動的Build Back Better法案在上周日民主黨溫和派議員Joe Manchin 無預警的上了右派指標性電視台福斯受訪 公開表達無法支持後 可以說是暫時被打入十八層地獄 那麼為何雙方走到今天這一步 到底這法案內容有什麼對Manchin來說有什麼對美國不利的影響讓他堅決反
 在剛出版的《外交事務》雙月刊上,有一篇由Jason Bordoff和Meghan OSullivan兩位分別在美國頂尖大學任教的能源政策學者所合寫的好文,題目是"綠色動盪:能源的新地緣政治學",文中勾勒出如果能在2050年達到零排碳目標時各國因為新能源帶來的權力消長和朝此目標會遇的各種障礙
 首先在西安大略大學教書,宣稱自己的意見和評論上過紐約時報、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新聞周刊(newsweeks) 、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和波士頓環球報的陳時奮教授在幾年前曾經和另一位也在加拿大的台灣人教授請教要如何在網路上走紅,這就證明了他所有內容空洞和普通粉專沒有差別
通膨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的熱門話題 台灣也是開始感受到通膨的威力 至於為何會忽然成為巨大的憂心話題 一般人也很快能察覺到是和全球供應鏈的緊張 還有能源價格的上升有關 但是這就是故事的全部了嗎 本文綜合的金融時報 經濟學人 還有美國前財長 桑默斯 華盛頓郵報的投書來看這些問題 分析到底通膨是長期還是短期
在拜習會之前 金融時報率先爆出雙方會針對中共的核武擴張進行談判 同時還附上一篇長篇深度報導探討中共的核武擴張對美國和印太盟邦的影響 本文結合這篇深度報導和在外交事務上 由一位也在金融時報專題中提到的核武專家和另一位學者合寫的中共核武 好文 來釐清中共核武擴長的真正目的 美國和印太盟邦該如何應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我認為2025年即將面臨很明顯的多空轉折 不可不慎 過去我曾經跟你提過 景氣對策訊號燈常常在波段即將要崩跌的時候出現警訊 這個警訊是甚麼? 如果你忘記了 可以參看我之前寫過的文章 簡單來說 只要當景氣燈號從黃紅轉綠 或者從綠轉黃藍 這將暗示大盤即將出現顯著的崩跌
Thumbnail
夜色深沉,暗流湧動,病房內的寧靜逐漸被不安吞噬。隱約的危機籠罩,王穆玥無法擺脫心中的疑團,一切彷彿只是暴風雨前的寂靜。
Thumbnail
在星嶼城的廢棄地下停車場,戚冥凱和艾麗莎展開了一場危險的救援行動。他們利用隱藏的通道和內應的幫助,突破重重防禦,成功解救出神秘的目標人物。隨著撤離計畫的實施,他們的每一步都充滿了緊張與未知,黑暗中的威脅依然環伺,行動結果充滿懸念。
Thumbnail
自1204年4月12日,十字軍徹底攻陷「世界之城」君士坦丁堡以來,「第四次十字軍」就是歐洲史上最為人嘆息、甚而咒詛的歷史事件之一。 一隻打著聖戰旗號的軍隊,怎麼反倒摧毀了東方的基督教帝國,拜占庭?通俗的說法中,「貪財的威尼斯」成為了眾矢之的。 「邪惡的威尼斯總督恩里克.丹多羅(Enrico Da
Thumbnail
據彭博報導,中國外匯管理局公佈,第2季中國國際收支中的外國直接投資負債(FDI)減少近150億美元,為1990年有紀錄以來第2次出現負值,如果今年剩下的時間持續該下滑趨勢,可能創下首次年度淨流出。 川普若當選美中貿易戰將加劇損害! 中南海休克、政軍兩界開始反撲!北戴河會議詭譎多變,怪異傳聞紛紛四起!
Thumbnail
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崩盤,中共又拒絕拯救,中國經濟究竟將失落幾十年?房地產泡沫最後不一定會以一種經濟的形式化解或暴露,很可能會是以政治和社會現象暴露? 北京傳聞四起,習近平中風用替身?罹癌已換肝?政變遭軟禁?張又俠突然發表忠文?又傳出,習近平因為身體重病而下臺?北戴河會議決定要胡春華取代習擔任總書記?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很多旅客都不知道機場其實淺藏許多危機! 剛剛五點下班要搭下行的電走道去搭機捷時! 又有爸爸媽媽推著行李手推車滿載行李! 讓小朋友就坐在行李箱上面準備下樓! 這當然是被良福保全的弟兄阻擋了! 機場旅客很多! 有很多旅客都缺乏安全上的危機意識
Thumbnail
中國經濟正陷於泥坑,始作俑者是房地產,房地產企業長期以來的槓桿操作失去憑藉,爛尾樓及新房子賣不出去等問題層出不窮。 美國通膨存在多重上漲風險未達下調政策利率節點?聯準會今年不會降息? 2024年的美國總統競選,川普再次與拜登對決,二人的政策願景迥然不同,各自對美國經濟乃至於世界經濟,都有重大的影響。
Thumbnail
根據眾多報導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外商直接投資連續下降、股匯雙殺、房地產市場崩跌及財政收入萎縮等問題。中國政府本應提振內需促進經濟成長,但卻補貼供給。 中國經濟,最後下場,恐怕會像日本「泡沫經濟」崩盤,最終淪入「失落的三十年」一樣,甚至可能還會更加悽慘。而想要復興,恐怕則需要幾十載!
Thumbnail
如果不是親身體驗中港澳房市崩盤,不知道何謂海市蜃樓 很多人說過,中國經濟相對封閉,共產黨沒有救不起的產業,又說房地產是「土地財政」基礎,中國不可能不救,不然會引發社會動盪,甚至影響共產黨執政基礎,結果呢? 央行總裁楊金龍第二次提到泡沫經濟,這次是「次貸風暴」……還記得吧,上次是「日本泡沫經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我認為2025年即將面臨很明顯的多空轉折 不可不慎 過去我曾經跟你提過 景氣對策訊號燈常常在波段即將要崩跌的時候出現警訊 這個警訊是甚麼? 如果你忘記了 可以參看我之前寫過的文章 簡單來說 只要當景氣燈號從黃紅轉綠 或者從綠轉黃藍 這將暗示大盤即將出現顯著的崩跌
Thumbnail
夜色深沉,暗流湧動,病房內的寧靜逐漸被不安吞噬。隱約的危機籠罩,王穆玥無法擺脫心中的疑團,一切彷彿只是暴風雨前的寂靜。
Thumbnail
在星嶼城的廢棄地下停車場,戚冥凱和艾麗莎展開了一場危險的救援行動。他們利用隱藏的通道和內應的幫助,突破重重防禦,成功解救出神秘的目標人物。隨著撤離計畫的實施,他們的每一步都充滿了緊張與未知,黑暗中的威脅依然環伺,行動結果充滿懸念。
Thumbnail
自1204年4月12日,十字軍徹底攻陷「世界之城」君士坦丁堡以來,「第四次十字軍」就是歐洲史上最為人嘆息、甚而咒詛的歷史事件之一。 一隻打著聖戰旗號的軍隊,怎麼反倒摧毀了東方的基督教帝國,拜占庭?通俗的說法中,「貪財的威尼斯」成為了眾矢之的。 「邪惡的威尼斯總督恩里克.丹多羅(Enrico Da
Thumbnail
據彭博報導,中國外匯管理局公佈,第2季中國國際收支中的外國直接投資負債(FDI)減少近150億美元,為1990年有紀錄以來第2次出現負值,如果今年剩下的時間持續該下滑趨勢,可能創下首次年度淨流出。 川普若當選美中貿易戰將加劇損害! 中南海休克、政軍兩界開始反撲!北戴河會議詭譎多變,怪異傳聞紛紛四起!
Thumbnail
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崩盤,中共又拒絕拯救,中國經濟究竟將失落幾十年?房地產泡沫最後不一定會以一種經濟的形式化解或暴露,很可能會是以政治和社會現象暴露? 北京傳聞四起,習近平中風用替身?罹癌已換肝?政變遭軟禁?張又俠突然發表忠文?又傳出,習近平因為身體重病而下臺?北戴河會議決定要胡春華取代習擔任總書記?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很多旅客都不知道機場其實淺藏許多危機! 剛剛五點下班要搭下行的電走道去搭機捷時! 又有爸爸媽媽推著行李手推車滿載行李! 讓小朋友就坐在行李箱上面準備下樓! 這當然是被良福保全的弟兄阻擋了! 機場旅客很多! 有很多旅客都缺乏安全上的危機意識
Thumbnail
中國經濟正陷於泥坑,始作俑者是房地產,房地產企業長期以來的槓桿操作失去憑藉,爛尾樓及新房子賣不出去等問題層出不窮。 美國通膨存在多重上漲風險未達下調政策利率節點?聯準會今年不會降息? 2024年的美國總統競選,川普再次與拜登對決,二人的政策願景迥然不同,各自對美國經濟乃至於世界經濟,都有重大的影響。
Thumbnail
根據眾多報導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外商直接投資連續下降、股匯雙殺、房地產市場崩跌及財政收入萎縮等問題。中國政府本應提振內需促進經濟成長,但卻補貼供給。 中國經濟,最後下場,恐怕會像日本「泡沫經濟」崩盤,最終淪入「失落的三十年」一樣,甚至可能還會更加悽慘。而想要復興,恐怕則需要幾十載!
Thumbnail
如果不是親身體驗中港澳房市崩盤,不知道何謂海市蜃樓 很多人說過,中國經濟相對封閉,共產黨沒有救不起的產業,又說房地產是「土地財政」基礎,中國不可能不救,不然會引發社會動盪,甚至影響共產黨執政基礎,結果呢? 央行總裁楊金龍第二次提到泡沫經濟,這次是「次貸風暴」……還記得吧,上次是「日本泡沫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