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台北 天才達利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和常人的差別是我是瘋子,而我和瘋子的差別是我沒有瘋。-Salvador Dali
不知道是否因為受到去年疫情影響,今年年初令人期待的展覽特別多:小王子70週年特展、莫內印象派光影展、會動的文藝復興等等…。
大年初二就跑來看了天才達利展。說到達利你們會想到什麼呢?西班牙影集中提到的他?招牌翹鬍子?怪誕的藝術家?融化的時鐘?神曲?
對於我,最直覺聯想到的便是融化的時鐘,其實我都叫他扭曲的時鐘,我是個總是無限忙碌或是無限耍廢的孩子,無論是哪種狀態的我時常都感受不到時光的流逝。工作狂如我,總是工作到忘記吃飯,忘記下班;就連不上班的時候,我也總是想做的事情總是做不完,一天總是啪的一下就結束了。我總是像陀螺一樣忙得團團轉,時間在我身上是扭曲的。
可惜天才達利展沒有展出這張。圖片取自達利展官方Facebook,若有侵權請告知。
我不清楚達利作畫時實際想表達的涵義,但作為觀賞者的我,他的這副作品完美的描繪出了時間在我自身上的狀態。我們辦公室文化也是各各工作狂,所以常常彼此調侃:欸!不要再達利的時鐘囉,哈哈。
我想很多厭世工作者,應該很難以理解我們吧? 我們應該是群老闆最愛的工作狂員工吧。
門口拍的照片📷

不好意思,我廢話很多,讓我回到正題。
觀展的過程中,我感受到達利是位非常勇於表達自我,追求創新創造,不畏任何嘗試的藝術家,同時可能也是因為很愛賺錢(笑),不論是一般的畫作,還是舞台場景設計,甚至卡通,大型裝置藝術都少不了他參一腳。
展覽光是超過百幅真跡必看,高度推薦參加真人導覽或租借語音導覽,雖說真人導覽會有許多額外的解說,但沒參加到也不用覺得可惜,因為語音導覽的男聲,是極度迷人的高質感男聲:樊光耀老師,聽完導覽直接被圈粉了,且言之有物,令人如癡如醉,讓視覺、聽覺、心靈都得到了最高的享受。
剩下的心得,我想等參加完達利的系列講座在補上來,請敬請期待(有人會期待嗎?)
avatar-img
4會員
14內容數
各種看展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探討了文藝復興巨匠達文西的藝術創作及其對科學的熱愛,透過參觀達文西體驗展,深入瞭解他的創作理念及對人體的研究。文章中介紹了達文西的經典作品,如聖母頌報等,以及展覽中的沉浸式體驗,最終反思自身對生命的好奇心與追求知識的熱情。
Thumbnail
    《怪奇馬戲團》是英國作家向達倫的作品。向達倫本名達倫·歐沙納西,他筆下的主角,男孩「向達倫」,是達倫·歐沙納西所著作一系列「向達倫大冒險」的主角。《怪奇馬戲團》(Cirque du Freak),是「向達倫大冒險」的第一集。    
Thumbnail
也許是達文西無時不刻的生活觀察,成了他源源不絕的創作養份,也因此從第一次創作開始到生命消亡,沒有一刻停止,實踐著如他所說:『我們因未曾虛度光陰而感到欣慰,儘管不受到讚揚,不出類拔萃,只要不虛度一生,就該感到愉快。』
Thumbnail
社畜簽了合約的日子 這幾天真的是在倒時差的感覺…以前工作十分鐘就到公司。現在早起兩個小時就是給了交通……
Thumbnail
看完慕夏展後,又心心念念達利展,所以揪了平日有時間的朋友,趕快去看,不然假日我怕人太多...甚麼都會看不到.. 裡面雖然可以拍照,但是禁止使用閃光燈、腳架及自拍棒喔~以下照片皆為自己拍攝(つ´ω`)つ
Thumbnail
你是否也曾被貼上「工作狂」的標籤?認為休息是浪費時間,只有不斷努力才能獲得成功?即使在難得的假期中,依然感到焦慮不安,無法真正放鬆身心? 我自己就是這樣的人。過去幾年,我一直埋首於工作,加班、出差成了家常便飯。用忙碌填滿生活,用成就感麻痺自己,以為這就是成功的定義。直到最近,因為身心狀況越來越差,
Thumbnail
【美好時光・印德拉多迪個展】 印尼藝術家印德拉多迪(Indra Dodi)的個展。 2022年也曾看過該藝術家的個展,因創作技法很特別,所以記憶特別深刻。 此次作品也和上次一樣,宛如兒童的塗鴉,隨興有活力,也很有故事感。上次主題是「敬生活」,此次則是以「美好時光」為題。
Thumbnail
https://www.instagram.com/p/C6tAP3KJm0M/?utm_source=ig_web_button_share_sheet&igsh=MzRlODBiNWFlZA GaryVee 可能是我認識最早在自媒體啟發人成長的老師,今天看到他給工作狂下了不同的註解,感覺很有趣
11/10/2014 偏執狂   偏執的定義是什麼? 雖然偏執的解釋,理所當然的被引申而成為"自以為是"。   但在我仔細的讀了介紹達利的好幾本書。 我想達利對於偏執的定義,運用在達利的畫作上。 偏執應該可以被解釋為, 在每個人觀賞達利作品時,都會因個人觀感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意念
Thumbnail
「猶疑」是世上最沒生產力的事,最偉大的藝術家,其流芳百世之作品,往往不能一蹴而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探討了文藝復興巨匠達文西的藝術創作及其對科學的熱愛,透過參觀達文西體驗展,深入瞭解他的創作理念及對人體的研究。文章中介紹了達文西的經典作品,如聖母頌報等,以及展覽中的沉浸式體驗,最終反思自身對生命的好奇心與追求知識的熱情。
Thumbnail
    《怪奇馬戲團》是英國作家向達倫的作品。向達倫本名達倫·歐沙納西,他筆下的主角,男孩「向達倫」,是達倫·歐沙納西所著作一系列「向達倫大冒險」的主角。《怪奇馬戲團》(Cirque du Freak),是「向達倫大冒險」的第一集。    
Thumbnail
也許是達文西無時不刻的生活觀察,成了他源源不絕的創作養份,也因此從第一次創作開始到生命消亡,沒有一刻停止,實踐著如他所說:『我們因未曾虛度光陰而感到欣慰,儘管不受到讚揚,不出類拔萃,只要不虛度一生,就該感到愉快。』
Thumbnail
社畜簽了合約的日子 這幾天真的是在倒時差的感覺…以前工作十分鐘就到公司。現在早起兩個小時就是給了交通……
Thumbnail
看完慕夏展後,又心心念念達利展,所以揪了平日有時間的朋友,趕快去看,不然假日我怕人太多...甚麼都會看不到.. 裡面雖然可以拍照,但是禁止使用閃光燈、腳架及自拍棒喔~以下照片皆為自己拍攝(つ´ω`)つ
Thumbnail
你是否也曾被貼上「工作狂」的標籤?認為休息是浪費時間,只有不斷努力才能獲得成功?即使在難得的假期中,依然感到焦慮不安,無法真正放鬆身心? 我自己就是這樣的人。過去幾年,我一直埋首於工作,加班、出差成了家常便飯。用忙碌填滿生活,用成就感麻痺自己,以為這就是成功的定義。直到最近,因為身心狀況越來越差,
Thumbnail
【美好時光・印德拉多迪個展】 印尼藝術家印德拉多迪(Indra Dodi)的個展。 2022年也曾看過該藝術家的個展,因創作技法很特別,所以記憶特別深刻。 此次作品也和上次一樣,宛如兒童的塗鴉,隨興有活力,也很有故事感。上次主題是「敬生活」,此次則是以「美好時光」為題。
Thumbnail
https://www.instagram.com/p/C6tAP3KJm0M/?utm_source=ig_web_button_share_sheet&igsh=MzRlODBiNWFlZA GaryVee 可能是我認識最早在自媒體啟發人成長的老師,今天看到他給工作狂下了不同的註解,感覺很有趣
11/10/2014 偏執狂   偏執的定義是什麼? 雖然偏執的解釋,理所當然的被引申而成為"自以為是"。   但在我仔細的讀了介紹達利的好幾本書。 我想達利對於偏執的定義,運用在達利的畫作上。 偏執應該可以被解釋為, 在每個人觀賞達利作品時,都會因個人觀感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意念
Thumbnail
「猶疑」是世上最沒生產力的事,最偉大的藝術家,其流芳百世之作品,往往不能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