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埔心眷村第二、三代的回憶中,提及附近有一條石門大圳,即使孩童溺斃事件頻傳,卻仍是他們童年時期的水上樂園。我們從金龍活動中心往車站方向走,在福德街右轉,順著治平高中的圍牆走,五分鐘便抵達這條大圳……
這一回抽到埔心車站,心裡其實滿抗拒的。十多年前,我在中壢唸研究所時路過埔心幾次,印象中這裡除了埔心牧場之外,別無特色。
為了這趟行程,我上網查詢埔心的歷史,才知道埔心一帶早年是眷村。1953年,金門防衛指揮部在此購地,興建四維新村,分配給軍官及其眷屬居住。後來,又陸續興建光華二村、三龍新村、敬軍新村、金門新村、成功新村、五守新村、北功新村八個相連的眷村。於是,我們的埔心車站行腳,主題正是「眷村」。
行程的第一站,我和老婆從埔心車站出發,沿著永美路走到四維路,造訪第一個興建起來的「四維新村」。雖然我早就從上網爬文中得知,四維新村在2004年全面拆除,不復昔日眷村舊貌;但實際走到這裡,還是有些許失落,因為這裡幾乎連一點點的眷村風貌都看不到,眼前的四維路,規劃成「四維形象商圈」,新式透天厝、餐廳、商家林立,和一般街道沒有太大區別。
關於這座眷村的面貌,在
埔心眷村故事館中有豐富的文字與影像資料。以下是四維新村的介紹以及當年保留下來的照片,得以一窺它的本來面目。
四維路走到底,左轉文化街,這一帶是從前的成功新村。如同四維新村,成功新村全面被透天厝取代,一旁的五守新村也差不多--雖然城市的更新在所難免,但至少留下一部分給後代緬懷嘛。話說回來,一路上,倒是看到不少家牛肉麵店,不知道有幾家真的是眷村的飲食文化遺產,還是純粹來蹭眷村熱度的店家?
剛好接近中午,我們選擇在網路評價不錯的「一南村眷村牛肉麵」用餐。一南村的牛肉分量實在、肉質Q嫩,麵條也有十足嚼勁,成為這趟行程當中的亮點。
飽餐一頓後,我們前往中興路上的「埔心眷村故事館」參觀。這座故事館是2013年籌設,於金龍活動中心內展示眷村文物與歷史。之所以取名為「金龍」,我推測是此處正位於當年的金門新村和三龍新村之間,因而簡稱「金龍」。不意外,如今金門新村和三龍新村的眷村痕跡已相當模糊,我們只能期待故事館的館藏為我們勾勒半世紀前的眷村風華--然而,我們又失望了。由於疫情波及,故事館沒有對外開放,鐵門深鎖……
不過,我們從大街走進小巷,又從小巷鑽進小弄,還是有發現一些貌似眷村的遺跡,趕忙把它們拍照捕捉下,以免下次來時消失殆盡。
在眷村第二、三代的回憶中,提及附近有一條石門大圳,即使孩童溺斃事件頻傳,卻仍是他們童年時期的水上樂園。我們從金龍活動中心往車站方向走,在福德街右轉,順著治平高中的圍牆走,五分鐘便抵達「石門大圳綠色廊道」。
廊道的左側是供行人通行的步道,右側是潺潺的大圳流水,頭頂上是林蔭;這天是平常日的午後,學校也尚未開學--我們一踏進廊道,彷彿進入闃寂的世外桃源,身心跟著舒坦起來。
走出全長一公里左右的廊道,Google地圖顯示我們距離茶業改良場旁的「坡地保育示範茶園」不遠,我們便慢慢走了過去。示範茶園後有一條「茶山步道」,展示在坡地栽種茶葉的各種技術,是當地居民休閒與運動的處所。為了融入在地生活,我跟著健行的民眾爬到步道盡頭再折返。步道不長也不陡,不到二十分鐘就走完,但長時間步行已經讓老婆吃不消,所以沒有跟我爬上去。
這個時段來健行的民眾都是中、老年人,可能是眷村的第二代了。從火車站一路走到這裡,就連我這個外人都被眷村風華的逝去感到失望,不知道他們眼睜睜看著昔日的家園被拆除、蓋起了高樓大廈、連鎖店佔據街頭巷尾……又是作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