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物質主義】

【電影物質主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電影、媒體、數位藝術新觀點

(法國國際研討會公告)

raw-image

個人母校巴黎大學正在籌備電影研討會(在此作轉發的小弟),有興趣的先進大德可以參考一下(英法文發表,辦法如文後連結)。

對立志攻讀電影理論的學子,個人覺得這篇研討會引言寫得非常好(連結有附錄,英文部分在後面),可看出法國學界最新進的先端探索,尤其融會了大部分目前法國電影理論教授的研究領域,描繪出一個開放性的當今學界藍圖,讓學子尋找研究題材(還是找指導教授),提供靈感和方向。


這裡將研討引言,嘗試整理一下:

【電影物質主義】主要來自兩個哲學傳統,第一個是啟蒙時代無神論,第二個是馬克斯唯物主義。這個傳統相對於本體論探討本質與再現,更朝向現象的物理性和機械性,而於當代更朝向研究其歷史和政治面向。

【電影物質主義】之兩大研究脈絡-以歷史性來說,20 年代蘇聯與歐陸的先鋒派,與 60-70 年代新馬克斯主義(毛派)。以材料性來說,20 年代對攝影機膠捲的機械性思考,70 年代對錄像藝術的物質性思考。

【電影物質主義】之內部矛盾-70年代「大理論」(Grande Théorie),包德威爾的「新形式主義」、「後理論」,要求純粹於影音形式,尋找物質性美學。

當代研究卻從純粹形式主義,轉向社會、政治連結,尤其數位時代、元宇宙時代來臨,重新將批評意識,連結影音物質與社會政治之未來關聯。

【電影物質主義】之歷史考古-從蘇聯、70 年代毛派,到 21 世紀數位網路藝術,馬克思物質主義於影音媒介造成什麼歷史影響?

【電影物質主義】之感知與文化功能-如從階級、種族、性別來看,影音的物質性,對人類文化造成什麼過去、現在、未來的改變?

【電影物質主義】追根究柢,到底什麼是「物質」、「物質性」、「物質主義」?其有界限嗎?其與「精神主義」矛盾在哪?其過去、現在、未來的理念想像,與產生的現實後果為何?

研討會連結


raw-image



avatar-img
陳潔曜的沙龍
324會員
242內容數
近三千年發展的菁英美學主義論述,如何成為問題本身?本計畫企圖以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的精神,以「反抗」《詩學》千年演變思潮,一個當代自發工作之開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陳潔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為法國劇場年度盛事,昨天晚上頒發的 2025 年莫里哀獎,以古典復興、現代民主、底層寫實劇作,全力抵抗川普橫掃世界的權貴民粹風潮。
《質量效應三代》因其爭議性結局,掩蓋其充滿細節與情感的內容刻畫,似可以從這次三部合輯之中,更能顯示出其能夠總結三部史詩的艱鉅任務。 《質量效應一代》:90 分 如《柏德之門一代》奠定其遊戲設定的龐大宇宙,《質量效應一代》橫空出世,創建一個太空歌劇的史詩結構,從日常細節、人物性格,到物
感謝陳郁分牧師之協助,這次個人於倫敦兩場講座,有幸獲得詩人、導演、各行各業的人士參與分享,得到個人舉行二十多場活動以來,最多之聽眾與最飽滿的回饋,十分感激! 這次兩個講座,為個人多年研究的精華,作為知識分享的長期實踐,將持續進行研討、推廣工作,期待與各方人士共同合作,共謀文化的長遠建樹。
作為法國劇場年度盛事,昨天晚上頒發的 2025 年莫里哀獎,以古典復興、現代民主、底層寫實劇作,全力抵抗川普橫掃世界的權貴民粹風潮。
《質量效應三代》因其爭議性結局,掩蓋其充滿細節與情感的內容刻畫,似可以從這次三部合輯之中,更能顯示出其能夠總結三部史詩的艱鉅任務。 《質量效應一代》:90 分 如《柏德之門一代》奠定其遊戲設定的龐大宇宙,《質量效應一代》橫空出世,創建一個太空歌劇的史詩結構,從日常細節、人物性格,到物
感謝陳郁分牧師之協助,這次個人於倫敦兩場講座,有幸獲得詩人、導演、各行各業的人士參與分享,得到個人舉行二十多場活動以來,最多之聽眾與最飽滿的回饋,十分感激! 這次兩個講座,為個人多年研究的精華,作為知識分享的長期實踐,將持續進行研討、推廣工作,期待與各方人士共同合作,共謀文化的長遠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