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質量效應三代》因其爭議性結局,掩蓋其充滿細節與情感的內容刻畫,似可以從這次三部合輯之中,更能顯示出其能夠總結三部史詩的艱鉅任務。
《質量效應一代》:90 分

如《柏德之門一代》奠定其遊戲設定的龐大宇宙,《質量效應一代》橫空出世,創建一個太空歌劇的史詩結構,從日常細節、人物性格,到物理機制、宇宙規則,成功創造一個龐大又細緻的科幻世界。
然而一代在創建時,可能野心過大,有些遊戲性可能造成困擾,如個別星球的探索,因架構龐大,形成空曠複製,太空車之設計,又十分煎熬難玩,許多任務設計,太過分散瑣碎,《一代》一方面於遊戲性,讓玩家愛恨交織,一方面又從歷史意義上,成為創造一個科幻宇宙的開創之作。
有幸的是,遊戲性的問題,到二代得到大幅的演進!
《質量效應二代》:95 分

二代充分改良一代的遊戲性缺失,將最重要的優點最大化-人物性格的刻畫成長,並將最惱人的缺點最小化-太空車機制直接消失,大而無當的星球探索,改為人物主體的任務導向。
二代可說為《質量效應》最為平衡發展的極致作品,各個層面恰到好處,尤其人物塑造更是核心的核心,撐起整個系列的神髓-個性創造命運,不管人類,還是外星人。
人物塑造除了生動細緻之對話導演,更以行動表現性格-每個隊員個別之任務,用以撐起整個作品之架構,為至為聰明、漂亮、深刻的選擇。
於整個遊戲史上,很難看到更為生動、充沛個性、展現各自命運的人性、或外星人性的刻畫。
《質量效應三代》:95 分

三代為整個遊戲最爭議的一部,原因似完全來自結尾,三大結局看似完全一樣,最重要的是,主角居然犧牲了!
EA給的製作時間與經費壓力,讓結局的呈現看似不管做出任何大大小小決定,都看起來呈現只有顏色不同的三個版本,然而細細比較,可發現三大結局後果性形成巨大差異,也在之後做出的免費加載內容,更好呈現出來。
一到三代遊戲的所有決定,並不是呈現於過於鉅大的宇宙結局,而是在於細緻處,呈現在人物、物種的各種細緻的互動與命運刻畫之上。我們可以看到,所有之前的決定,影響到的是每個種族、族群面對啟示錄毀滅戰爭的方法與後果,不管是犧牲成仁,還是同流合污!
犧牲,正是三部曲結束的史詩主題!面對超越所有物種能力的宇宙威脅,需要犧牲一切的勇氣、決心與任務,才有扭轉乾坤的一絲毫希望。
面對宇宙層次毀滅,每個種族都做出了痛苦犧牲,最後,犧牲的是主角本人!
以三部曲之架構來看,最後犧牲其實更能彰顯其人物性格、命運撞擊之主題,更能呈現宇宙權力機制之運轉,讓這部太空歌劇三部曲,成為人類、外星人交織命運的科幻史詩。
三部曲之終章,雖受EA之資金時間限制,最後結局呈現不夠細緻,卻不能掩蓋其整個作品之中,人物刻畫帶領族群命運之生動主題,各個不同種族角色互動之真情流露,面對啟示錄災難的各種犧牲。
《質量效應》三部曲,成就人類和外星人,一起面對啟示錄的史詩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