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5|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武俠故事》第二二二期

    老衲的《說說八卦的八卦》 /梁哈金
      老衲是武術界的老前輩。我們認識是在一個武俠聚會的場合,雖然我一點都不會武打,但我認得高手。老衲笑聲震堂,一雙小眼在人群中精光四射,我們迅速攀上了話。我年近五十跟他差了十幾歲吧(實際年齡不知,從他的外貌實在看不出他年紀多大),一見如故,聊的卻是衛斯理。我就戲稱他跟衛斯理一樣,「從小受過嚴格的武術訓練」。老衲年輕時可是去香港見過衛斯理的。
      後來就交換了FB,一老一少(?)經常無所不聊。有一天老衲突然開始跟我討論起寫小說的事,往返數月,他就開了「老衲的心意六合拳」社團,粉絲人數迅速成長,很快就超過了咱們可憐的【武俠故事】好幾倍。又過了兩年,他出書了。我自己叫叫嚷嚷要寫武俠小說七八年了都還沒動筆,他迅速完成了一本。
      嚴格來說,《說說八卦的八卦》不算武俠小說,而是武術散文+短篇小說集。拿在手裡舒服,看在眼裡好讀,卻又實實在在的武術知識作品。寫武俠的人通常不會打鬥,所以寫武打時往往文學性大於實用性,甚至走向隱喻或玄幻;而有武功的人又往往文采不足,筆墨難以形容手腳;當然也有拜師練過一點功夫的,由於造詣不深,所以只能寫出華麗的表面,或過份誇大武學大師的能力和武功的神奇。老衲武術底子足,書籍的涉獵又廣泛,自能寫出不同的內涵。
      身為老前輩,說的又是民國武術的故事,敘述的語氣有點老氣橫秋自然不免,但解說武術科學時卻又充滿新意,看著實在有點像柏楊寫武學。當然我們現在看柏楊的文章已是老文,但在當時,他用幽默、擺老卻年輕有力的筆法,半說故事半說理的方式評論時事,卻是一股新穎之風。在我認為,老衲的《說說八卦的八卦》也是如此。
      「八卦」指的當然不是《周易》理論,而是「八卦掌」。本書約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八卦掌的歷史」,講八卦掌的拳理與始祖董百川的故事;另一部分為老衲對各種武術和武行的心得與解說,如甚麼是門派?甚麼是拳法?甚麼是內家拳?馬步如何蹲?擒拿、輕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傳統武學如何做重量訓練?那些江湖俠客、保鑣、賣藝者如何營生等等,以及一些常見於武俠小說的神奇武功,劈空掌、天山折梅手、口吐飛劍,真的可能實現嗎?皆用融合傳統與現代的武術觀以解說之。偶爾也會用金庸小說的情節來助談,甚是有趣。
      我很喜歡裡面說的一些練武概念,比如教功夫的老師最重要的其實只有三件事:「說原理,調筋道,帶打法」。說原理就是說明該拳種的「核心概念」,調筋道就是調整發力的方法,帶打法就是帶引學生甚麼勁道該用在甚麼打法。我不懂武功,但我懂一點籃球,教打球其實也就是這三件事。比如教投籃,你必須告訴他投籃的正確姿勢如何(說原理),當他老是投不進籃框,你就要幫他調調發力的手肘、手腕、手指、甚至兩腳(調筋道),以及在哪個位置應該如何投籃(帶打法)。三者缺一,投籃絕對練不好。很多人投了一輩子籃,從沒真正了解過正確的姿勢應該如何;或是某一天怎麼投都投不進了,也沒人幫他調調發力的部分哪個地方出了問題?或是老是用同一種方法在所有位置投籃。雖不懂武,讀之亦甚有啟發。
      又如他講八極拳的練法:
    八極之名,已經包含了八極拳的訓練架構,八極先練中定,有支派叫千斤墜地功,也有支派叫做天地勁,總之是一個貫通上下的勁道,老衲不喜歡花梢,叫它「中定」勁便好。
    在八極拳的訓練架構中,這個中定之力找著之後,下一步是啥呢?下一步是再練左右找力與前後拔力,這一步功,各八極支派中各自的名稱很多,有的稱此為熊形虎形,取熊形左右搖晃,虎形前後蹦拔之意,有的稱之為拉弓盤弓云云,反正是一個左右力與前後力的結合,若是這兩個方向的力合起來,便是所謂的十字勁,如此一來,若是練到這一步功,上下左右前後,都應該有了些八極味道。
    八極拳中修功勁的最後一步訓練,即是把這些直勁轉得橫擰起來,把直來直去的拳打旋了,動之欲出,發之猶含,渾身帶挫勁,到這一步功夫時,練者隨手一發力,便都有八面支撐的意思了,到此一步,打這拳名曰八極,可以說是實至名歸。
    雖然我不懂甚麼是「蹦拔之意」、甚麼是「拉弓盤弓」,但我看得懂甚麼是「貫通上下的勁道」,甚麼是「左右力與前後力的結合,若是這兩個方向的力合起來,便是所謂的十字勁」。於是你就可以經由力學原理,對於他講的八極拳有個大致的概念。
      當然,最精采的還是他講的那些武林故事,如董海川到底怎麼從一個「閹人」成為武學宗師?如何教學生轉圈圈學會高深武功?號稱「楊無敵」的楊露蟬遇到誰而使其拳法有「太極」之名?「護院」出身的李老農如何練成了武功高手?心意拳為何會變成「形意拳」?螳螂拳、詠春拳、水火掌又有甚麼故事?都用說理+講古的方式,帶引讀者入門。
      歷朝歷代皆明令禁武,從沒像清末至民國那樣,武學宗師輩出,全國有大量的武館武團,匯集各種能人志士拼命學武,以求打敗外侮,擺脫東亞病夫之恥辱。而武學典籍、武學宗師的故事,也在出版業發達、武俠小說興盛之下百花齊放,民國時期實為中國「武藝復興」時代。
      我想綜觀整個世界史,應該也沒有哪個國家有民國時期這麼豐富燦爛的「武藝復興」。這段時間出現了孫祿堂、李書文、尚雲祥、董海川、楊露禪、霍元甲、杜心五、劉百川,甚至黃飛鴻、葉問等等極富盛名的武術家,發揚了少林拳、羅漢拳、太極拳、形意拳、劈掛拳、螳螂拳、八卦掌、詠春拳、八極拳等等厲害的外家與內家武功。文學上我們有白話文運動、新文化運動,五四前後的文人寫出無數偉大的作品,其實在武學上的復興,其燦爛程度也完全不遜於文學。
      可惜這樣的時代在1949年共產黨佔領中國後毀於一旦。幸好當時的武學大師還是有不少來到台灣,並有弟子持續傳承。老衲的就是這些傳承的一分子。所以他寫的故事,大多數人物和事蹟都其來有自,有些在網路上查不到,則是老衲從其父老口中聽來的,彌足珍貴。只有部分人物是為了敘述需求而虛構的,至於是哪些,讀者在閱讀時自然能分辨出來。
      我不會說這是文學造詣很高的作品,因為其實就是通俗的寫法。但我會說這本書文字很好讀,解說很清楚,故事又吸引人,令人對「武藝復興時代」悠然神往。老衲在其版po這些文章時,每一次都引起底下讀者的轟轟討論,其中不乏真正的搏擊高手或武術傳承人。我想這本書對於意欲入門民國武術者,應有相當幫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係由哀傷大叔奇魯、憤中年梁哈金與武俠人沈默共同合作、採三主編制的武俠電子報,從武俠小說的起源、黃金時期到眼前的末世,以及諸如武俠電影、戲劇、電玩和漫畫,還有各種當代社會議題等等,我們仨皆能忘情忘我地投入其中殷切訴說武俠的無處不在,竭盡所能展開對武俠浩瀚寰宇的摸索與思考,我們始終念念不忘武俠的未來昔日,堅持相信武俠有足夠的理由引發更多的可能性與迴響。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