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初上 2020年6月第一週
這一年的6月我跟製片夥伴正式開始了長達7個月的電視影集之路,這也是我們兩人第一次承接製作時間這麼久的案子,第一週開始進組工作的製片組員只有我們,這時候的劇本剛剛寫到第十集,光是這十集就包括了:殺人、棄屍、綁架、旅館販賣人身、毒品交易等,這些台灣社會裡的敏感議題,所以第一週我們幾乎每天都在中影片場的臨時辦公室裡研讀劇本跟列場景表,這時候我在場景方面還完全沒有任何對策跟想法。
這是一部關於80末期90年代初日式酒店媽媽桑的故事, 主要的場景發生在林森北路條通區,執行過程最困難的部份在於如何「重建」那個年代,在重建之前我們透過那時期的歷史事件去瞭解去感受當年的社會氛圍以及流行的事與物。
1989年的總統是「李登輝」、副總統從缺,也是還有省政府的年代,「誠品書店」一月正式成立,「鄭南榕」爭取言論自由自焚事件,「6/4天安門」事件,以及準備攻破萬點的股市行情。雖然我活過那個時代,但畢竟當時也只是個國中生,能夠關注的事情都是潮流事物,像是那時候開始不久的嘻哈音樂、滑板還有搖滾樂。
題外話:
有些人對我有種誤解,認為我可能是個精通各種酒店領域的高手達人,但我只是比較懂划酒拳。某一天統籌突然問我會不會划酒拳,「哪一種?」,就是那個最經典的「台、數、帕(台灣拳、數字拳、問講拳)」啊,我:「會啊!妳要學嗎?」,統籌:「不要!」。「划酒拳」這個技能在現在的年輕人中大概已經失傳了,但是在90年非常的盛行,在喝酒的場合中交朋友幾乎都會從划酒拳開始。
第一週的星期三下午我們兩人加上一位製作公司裡的同事「Q」一起前往三重區拜訪一位老大哥,老大哥跟我們約在他的公司碰面,他是 Q 在做條通區文化田野調查時由其他人轉介紹來的,據說老大哥從年輕時期就在條通區出沒,在條通混跡將近30年,此次拜訪最主要目的是想聽他講述那個年代日式酒店、媽媽桑跟條通區的樣貌,這是我們現在難以想像的。
我們聽著老大哥娓娓道來:
當年⋯
正統的日式酒店很注重服務細節而且店內的裝潢用料跟質感都很講究高級,再來是店裡的乾淨整潔會非常用心,室內不會有殘留的煙味或者食物的味道,入場後以人頭計價再加上開酒的費用,如果這次開酒沒有喝完可以放著下次再去,再去的話只算人頭的費用。
當年有些店只做日本人生意,除非是認識的客人,後來開始出現一些接待台灣人的日式酒店,這些店就沒有那麼正統,整潔程度、室內的氣味、服務的細節都沒有那麼講究,但大家也是去得很開心。
看著老大哥話當年的表情讓我想到港片「大丈夫 2」梁家輝被軟禁在家裡時回憶起當年在酒家玩樂的片段,我相信那一定真的很好玩。
老大哥說:「如果你們想去走走的話,我可以幫你們安排。」
這句話一直延宕到週五我已經沒有放在心上了,當天我抱著週末放假的感覺準備下班,下班前夥伴突然說:「晚上我們去日式酒店看看吧!」,《我生涯中第一次因公去聲色場所消費的機會終於出現了嗎?》但是夥伴講得不是非常肯定:「但我先約約看,還不確定,等我消息。」,當天7點多我已經在回家路上,心想:「應該不會去了吧!」,在快到家前接到電話:「老大哥已經都幫我們安排好了。」,晚上9點我們在林森北路上碰面,準備要去酒店,大哥幫我們安排在「八條」上的店,我們照著指示來到「譽」前面。
老大哥幫我們安排的地方叫做「譽」,我們有些緊張的在門口打了電話給對方說:「我們到了!」。
日式酒店的外觀設計是完全看不見店內的封閉式加上一扇看起來很精緻的店門口,從以前就給我一種很神秘的感覺,我們邊等邊聊著條通的街道氛圍,還有這個看不見裡面的大門,沒多久神秘的大門打開了,一位身型嬌小的媽媽桑出來迎接我們,她一見到我們就很熱情地用日文說了一段話,那意思是:「你們好啊!歡迎光臨!」,接著我們跟著媽媽桑一起進入了店內一探究竟這個神秘的場所。
以前找場景去的台式酒店從大門走到包廂至少會像「錢櫃」那樣走一段路才能到達,但這裡幾乎是進門後就可以坐下了,整間店大約30坪左右,裡面有一個吧台區三個沙發區,靚藍色沙發跟深色絨布質感的牆面,配上小黃燈泡為主光點綴氣氛,營造出店內的高級質感,黑色大理石的桌面擦的非常透亮,角落放置大小不一的花道盆栽,都是媽媽桑自己做的,這裡也可以唱「卡拉OK」,但是在眾目睽睽的情況下唱給全場聽,不管你唱的好不好唱完以後還是會有人拍手叫好。
今天店裡的客人不多,裡面的沙發區兩個人,吧台上一個人,加上我們一共三組五位客人,坐吧台位置的老哥正在唱歌。媽媽桑把我們安排在最靠近門口的沙發區,坐下後介紹自己叫做「Y」可以叫她Y媽媽,也許是我們的「有點緊張」被她看穿,Y媽媽並沒有直接跟我們介紹消費方式,而是先問我們「為什麼會來?」,一開始我們有些顧慮,只說跟老大哥聊過日式酒店後覺得很有趣所以想來體驗看看,Y媽媽瞭解後開始跟我們介紹店內消費,就像老大哥說得一樣,進場有人頭費開酒另計,酒的價格從幾千到幾萬的都有,我們選了一瓶12年的「麥卡倫」做為日式酒店體驗的開場。
在點酒的同時她們的服務就已經開始了,一坐下就有熱毛巾給客人擦手擦臉用,接著是水果盤,每次抽完菸之後就馬上換新的煙灰缸,Y媽媽跟一位M小姐是招呼我們的主要兩個人,Y媽媽已經在條通區很多年,年紀可能有“四”出頭,但是氣色非常好,她很詳盡的跟我們介紹日式酒店文化,從桌邊服務開始到聊天,期間Y媽媽換了兩套不同的旗袍,說以前她們都必須穿著旗袍上班,M小姐在店裡上班不到一年,日文還不是太流利,白天還有其他的工作,是個努力認真的年輕人,在這裡全程沒有任何跟情色有關的行為,有的是「賓主盡歡」。
「譽」本來只招待日本客人,除非是本來就認識的台灣人。當時是「Covid-19」的第一年,日本客人大部份都回去日本過不來台灣所以流失了很多客人,那個晚上我們是待到最後的客人,時間來到深夜12點半左右,Y媽媽說日式酒店都差不多1點打烊,問我們要不要來碗熱湯,藉由熱湯提醒我們該準備回家了。
那晚我們的酒沒有喝完,但那晚之後她們就變成了條通文化的顧問之一,後續組內其他人主要工作人員聽到我們這一晚的故事後開始不分男女也都前往朝聖,最後甚至請她們示範指導桌邊服務跟禮儀談吐。
日式酒店我只去過那一次,在我看來「日式酒店的文化是陪伴。」,但是這個陪伴需要做很多功課,學習很多事情,從基本的語言能力到個人的技能,這樣才能有不同的話題去面對各式各樣的客人,漂亮可以加分,但絕對不只是個賣長相的工作。
步出「譽」看著深夜條通區的酒客,有些搖頭晃腦獨自走在街上,有些三五成群討論要轉場去哪裡,有的店家這時候才剛開始準備開門招呼要喝第三輪的客人,這晚我沒有喝醉。
【謝謝您看到這裡,我從事影像幕後工作十八年,四十三歲這年第一天開始一週一篇的記錄分享這些年的幕後故事,原則上每週一晚上發表一篇新文章(偶而工作無法負擔時會不定時延後),如果您喜歡我的故事,請您按個讚或者小額贊助我都行,對我來說是很大的鼓勵,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