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只是行銷噱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根據Google trends顯示,近幾個月來Web3.0在全球的搜尋量中大幅飆升,與此同時也被路透評選為2021年10大科技熱門詞彙。成功引起支持者、反對者兩派激烈爭論。特斯拉執行長Elon Musk對此更直言表示「有人看到 Web3.0 嗎?我找不到它。」而Twitter 創辦人之一的Jack Dorsey也表示Web3.0只是行銷噱頭,只不過是換了標籤。然而,在討論Web3.0是炒作還是革命之前,或許該先好好了解到底什麼是Web3.0?

一、Web3.0 究竟從何而來

(一)Web1.0

Web1.0 是指最早的網際網路時代,用戶們能夠上網查詢各種資料、收發E-Mail,但這一時期大多屬於靜態頁面,用戶們只能在網路上做單向溝通,無法真正在網路上互動,只有網站的擁有者能將新資訊更新在網頁上。簡單來說,Web1.0就像把資訊從紙本匯集到網路,讓用戶可以不受時空限制地隨意閱覽各種資訊。

(二)Web2.0

Web2.0 中,除了能透過上網查找資料外,有別於Web1.0,用戶還能夠輕易地透過網際網路與他人互動,從原本的單向溝通轉變成雙向,各種應用也隨之誕生,大量的用戶創作內容(USG)讓網際網路有了爆發性的成長,而Youtube、Facebook這類的社群媒體成為新時代的寵兒,追求點擊率進而從中獲得廣告收入,成為現今網路公司主要盈利模式。讓網際網路成為一個主動參與而非被動消費的地方。

但新的問題也隨之誕生,由於用戶無法決定與控制數據以及數據儲存的方式,這些數據都由負責這些平台的公司擁有並且控制著。可說是這些公司掌控著所有遊戲規則,他們對平台用戶和第三方開發者握有絕對的權力。而數據就是這些公司最核心的資產,可以讓他們藉由掌握資訊來獲利,但用戶沒有權力參與其中,這也是為何這些平台公司如今會被稱為「科技巨獸」。

(三)Web3.0

Web3.0 是在2014年以太坊創辦人Gavin Wood 所提出的想法,他認為這個世界應該要有一種低門檻、不受審查且可受驗證地來保護網路使用者資訊流與金流。至今Web3.0 仍缺少具體定義,但其核心理念和區塊鏈技術中的「去中心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希望以個人為中心,讓網際網路能夠不被少數企業、政府給把持,並將個資所有權還給用戶。

所以Web3.0 帶來一個更加開放、公平且安全的網路,但這並不是Web2.0 的「升級版」,而是用戶能對自己貢獻的內容具有所有權,還能獲得一定程度的回報,在隱私方面,使用者將能知道這些數據的邊界與用途,並且具有對這些數據的決策權。

簡單來說,用戶可以不用透過Google、Apple或Facebook這樣的中介服務來連接網際網路,而是由自己來控制網路的各個部分,在未來可能只需透過一個加密錢包的地址,用戶就能自由地使用各個網站。

Web1.0、2.0、3.0 比一比

二、Web3.0為何能趁勢崛起

Web3.0 並不是新的概念,但卻在2021年變成熱門討論話題,主要是下列幾點原因。

● 隱私權問題

在Web2.0 的世界中,用戶們為了使用各家網站的平台,必須註冊多個帳號,並提供個人料資,然而卻時常發生個資外洩的問題,網站們還會利用cookie 等使用者足跡來描繪用戶的長相,並銷售給廣告商賺取利益,因此看似用戶可以免費使用各種網站與應用程式,實際上卻是讓自己如同商品般的被出售。

● 安全性問題

Web2.0 的網站往往是由某個第三方擁有,換句話說用戶所有在網站的內容都可以一夕之間全部消失。由於 Web3.0 上的大多數東西都在區塊鏈上,去中心化的機制使該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是防篡改和透明的,讓人們傾向信任這樣的網站。

● 受「區塊鏈、元宇宙」等概念催化

在Web3.0「去中心化」的網路系統中,主要是以「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而元宇宙本質上就是未來的網際網路,Web 3.0有助推動使用區塊鏈系統和開放標準,透過Web 3.0 去中心化的介面,打破傳統上個體戶進出社群的限制和對內容的審查,讓每個使用者都可以能夠自由地參與其中並在不同的虛擬世界穿梭。

三、Web3.0的缺點及限制

Web3.0 對於用戶來說帶來許多優勢,譬如說讓內容創作者更可以進行分潤,但在引入的過程中也不是沒有阻礙的。

● 反對聲浪

長期在中心化互聯網模式下,用戶已經形成了使用習慣,習慣將一切託管給中心化的第三方平台,他們認為,如今的互聯網已經發展到了幾乎完善的階段,Web 3.0 似乎是沒有什麼存在的必要,Web 3.0成為新的行銷手段。
長期的中心化互聯網模式下,用戶已經形成了使用習慣,習慣將一切託管給中心化的第三方平台,反對者認為,如今的互聯網已經發展到了幾乎完善的階段,Web 3.0 似乎是沒有什麼存在的必要,Web 3.0成為新的行銷手段。

● 技術瓶頸

相較於現在的中心化網絡,去中心化網絡的可擴展性和效率都較低落,處理上也相對費時,且與現今網絡瀏覽器的缺乏完善的整合或過渡,會使得絕大多數的網絡用戶無法順利瀏覽和到訪Web3.0網站。

● 法律與監管風險

不受監管和控制的去中心化網絡,容易成為低質量內容的溫床,而制定合理的監管機制需要長時間的磨合與探索,可能導致無「法」可循的困境發生。

● 難以普及

目前在使用Web 3.0的應用程序都需要額外的處理步驟、軟體和教學,並在應用程式的開發上具高昂的開發成本,且大部分開發成功的DApp只會將極少數的代碼放在區塊鏈上,因此這會對短期內的廣泛應用造成障礙。

四、Web3.0的實際應用

Web 3.0仍屬很新的詞彙,但相關領域的應用已經愈來愈普及,其中Web 3.0最代表性的的應用包括NFT、DeFi、代幣經濟等。根據加密數據網站DappRadar 統計,目前全球有超過8700個運作中的DApp(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去中心化應用程式),包含加密貨幣交易平台、遊戲等。

Twitter開發的藍天(BlueSky)計畫,旨在打造一個去中心化的社交媒體版本;此外,遊戲大廠Ubisoft宣布,將推出NFT平台Quartz,讓玩家用NFT來交易遊戲道具;新興Web 3.0創作者平台也不斷冒出頭,如寫作平台Mirror.xyz、NFT音樂平台Royal、社交平台Sapien等,反映了去中心化技術,催生出多采多姿的創作者經濟時代。

五、Web3.0在台未來發展

在Web3.0生態系的發展上,相較於區域內的其他市場,台灣具有兩大特色

● 市場

台灣擁有龐大的數位遊戲與娛樂市場。根據 App Annie統計,在2020年,台灣民眾在App Store總共消費 24.4 億美元,約相當於印尼、泰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五國總和的 24.6 億美元。在2021年,台灣搭上全球NFT熱潮,在龐大的數位遊戲與娛樂市場基礎上,越來越多的台灣區塊鏈新創,以 NFT打造各種產品及服務,讓NFT在短短一年就獲受到大眾的關注。

● 人才

台灣擁有頂尖科技人才,成為台灣推動區塊鏈的發展核心,台灣新創也成功在全球區塊鏈產業中嶄露頭角。而AppWorks自啟動第一屆創業加速器以來,就持續積極結合各方資源,現階段看好AI、區塊鏈、東南亞等三大領域的發展,並正式與區塊鏈一線公鏈 Flow策略結盟,共同推動區塊鏈生態系,引領大東南亞地區創業生態持續前進。

六、馬克觀點

馬克認為並不是每個服務或產業都會往Web3.0的模式邁進,要思考是擁抱中心化還是去中心化的架構。過去人們選擇中心化的服務,是因為相對於分散式的架構會更有效率,但同時也交付出各種權力出去。但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透過網路串聯之後開始重視群體中個別的聲音與價值,使用去中心化的架構才能真正完美的實現在某些議題上。

因此看著Web3.0的熱潮,我們就不難了解為什麼有些人會認為這只是行銷噱頭,猶如2017年幣圈的ICO熱潮一樣,模糊化了實質上真正有用的特質,這些都會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才會慢慢沈澱下來,甚至完善原本不完美的地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穩定幣屬於加密貨幣的一種,會藉由穩定資產的支撐,來維持價值的穩定,被當作防禦市場波動的避風港。以美元穩定幣舉例,每一個美元穩定幣,背後都要儲存 1 個美元的法幣(法定貨幣)來擔保,因此可以一直維持相當於 1 美元的價格。
P2P借貸服務已經在各地蓬勃發展,而在美國更是如此,但若想在美國P2P借貸平台中脫穎可說是難上加難。在美國眾多P2P平台中,一定少不了Upstart、SoFi、LendingClub 這三家平台的討論。今天馬克帶大家比較看這三間借貸平台到底有何異同。
進入後疫情時代,各種金融機構與公司都加快數位化的腳步,也因此監理上所需要的技術層面跟以前已大不同,尤其是監管單位也必須同步的轉型,才有辦法透過監理科技管理快速變動的市場,重要性不亞於其他Fintech 類別。
後疫情時代下,先買後付BNPL的消費模式趁勢崛起,意味著允許消費者將款項分成數期支付,近似於分期付款。相較於美國,台灣BNPL業者也不遑多讓,各家業者已經準備就緒,面對「支付大革命,先買後付爭霸戰」,究竟會鹿死誰手呢?跟著馬克一起來看看國內業者將如何應戰?以及先買後付的未來趨勢發展。
NFT在2021年掀起了一陣風潮,從單純的數位藝術品到現在頭貼身份象徵,其中最為人知曉的就是無聊猿,然而對於一般民眾而言,NFT的購買究竟是身份地位的象徵,還是單純的金融投資?再加上NFT風潮是不是會成為未來長期的發展趨勢,NFT有沒有可能成為曇花一現的「潮流品」?
相較傳統的理財方式,機器人理財(Robo-Advisor)透過AI演算法等技術,不只提供民眾更客觀、更有效的投資組合建議,低費用、低投資門檻的特色,也讓投資諮詢服務不再只是高資產客戶的特權,得以解決普羅大眾自行投資難以獲利的痛點。
穩定幣屬於加密貨幣的一種,會藉由穩定資產的支撐,來維持價值的穩定,被當作防禦市場波動的避風港。以美元穩定幣舉例,每一個美元穩定幣,背後都要儲存 1 個美元的法幣(法定貨幣)來擔保,因此可以一直維持相當於 1 美元的價格。
P2P借貸服務已經在各地蓬勃發展,而在美國更是如此,但若想在美國P2P借貸平台中脫穎可說是難上加難。在美國眾多P2P平台中,一定少不了Upstart、SoFi、LendingClub 這三家平台的討論。今天馬克帶大家比較看這三間借貸平台到底有何異同。
進入後疫情時代,各種金融機構與公司都加快數位化的腳步,也因此監理上所需要的技術層面跟以前已大不同,尤其是監管單位也必須同步的轉型,才有辦法透過監理科技管理快速變動的市場,重要性不亞於其他Fintech 類別。
後疫情時代下,先買後付BNPL的消費模式趁勢崛起,意味著允許消費者將款項分成數期支付,近似於分期付款。相較於美國,台灣BNPL業者也不遑多讓,各家業者已經準備就緒,面對「支付大革命,先買後付爭霸戰」,究竟會鹿死誰手呢?跟著馬克一起來看看國內業者將如何應戰?以及先買後付的未來趨勢發展。
NFT在2021年掀起了一陣風潮,從單純的數位藝術品到現在頭貼身份象徵,其中最為人知曉的就是無聊猿,然而對於一般民眾而言,NFT的購買究竟是身份地位的象徵,還是單純的金融投資?再加上NFT風潮是不是會成為未來長期的發展趨勢,NFT有沒有可能成為曇花一現的「潮流品」?
相較傳統的理財方式,機器人理財(Robo-Advisor)透過AI演算法等技術,不只提供民眾更客觀、更有效的投資組合建議,低費用、低投資門檻的特色,也讓投資諮詢服務不再只是高資產客戶的特權,得以解決普羅大眾自行投資難以獲利的痛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Web3钱包是一种数字货币钱包,专为与Web3.0技术和去中心化应用(DApps)集成而设计,Web3.0是指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它着重于去中心化、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等技术的应用,那么,Web3钱包是什么呢?Web3钱包安全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 币安 - 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 💥 独家
  雖然這不是一個具有共識的說法,但從這裡要討論的角度來說,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Web 2.5(或後2.0)的時代。如果要找一個關鍵詞來說明從Web 2.0到2.5,那個關鍵詞會是「使用者生成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簡稱UGC)。
Webの進化は止まることを知りません。Web1.0からWeb2.0へと移行した後、現在注目を集めているのがWeb3.0です。この記事では、Web3.0の時代について詳しく探求してみましょう。 Web3.0の定義 Web3.0は、インターネットの分散型化を推進する新しい時代を指します。中央集権的な
インターネットの進化は止まることを知らず、Web1.0からWeb2.0へと移行することで、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なウェブ体験が一般的となりました。この記事では、Web2.0の時代について詳しく探求してみましょう。 Web2.0の定義 Web2.0は、2000年代初頭から中頃にかけてのインターネットの進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正步入一個全新的Web3時代。這個概念可能對許多人來說還很陌生,但它已經在我們的實體生活和數字生活中悄悄發揮影響力。那麼,什麼是Web3?它與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又有什麼關係呢?本篇將為你展開這些問題的答案。在進入正題之前,先給大家梳理一下Web3、區塊鏈和加密貨幣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Web3钱包是一种数字货币钱包,专为与Web3.0技术和去中心化应用(DApps)集成而设计,Web3.0是指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它着重于去中心化、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等技术的应用,那么,Web3钱包是什么呢?Web3钱包安全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 币安 - 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 💥 独家
  雖然這不是一個具有共識的說法,但從這裡要討論的角度來說,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Web 2.5(或後2.0)的時代。如果要找一個關鍵詞來說明從Web 2.0到2.5,那個關鍵詞會是「使用者生成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簡稱UGC)。
Webの進化は止まることを知りません。Web1.0からWeb2.0へと移行した後、現在注目を集めているのがWeb3.0です。この記事では、Web3.0の時代について詳しく探求してみましょう。 Web3.0の定義 Web3.0は、インターネットの分散型化を推進する新しい時代を指します。中央集権的な
インターネットの進化は止まることを知らず、Web1.0からWeb2.0へと移行することで、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なウェブ体験が一般的となりました。この記事では、Web2.0の時代について詳しく探求してみましょう。 Web2.0の定義 Web2.0は、2000年代初頭から中頃にかけてのインターネットの進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正步入一個全新的Web3時代。這個概念可能對許多人來說還很陌生,但它已經在我們的實體生活和數字生活中悄悄發揮影響力。那麼,什麼是Web3?它與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又有什麼關係呢?本篇將為你展開這些問題的答案。在進入正題之前,先給大家梳理一下Web3、區塊鏈和加密貨幣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