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個朋友問我,如果一直捨不得把舊的東西丟掉,或是捨不得買新的東西,算是一種匱乏嗎?例如身上穿的衣服、手錶、包包、鞋子之類的物品。 我跟他說,可以是匱乏,也可以不是匱乏,要看你的起心動念是什麼,每個念頭的背後都會有一個信念在運作。舉我自己當例子,從小到大我就是一個很愛惜物品的人,通常一支手錶、一件衣服、一雙鞋子我都會用很久,物品通常都是不堪使用或是已不再適合現在的我,我才會丟掉換新。一樣物品一旦確定要買,就會很愛惜它,在使用的同時,也會充滿感恩以及喜悅,感謝生命讓我擁有這麼棒的東西。所以在它還沒壞掉或是不適合我之前,我不會輕易把它丟掉換新,我的捨不得是建立在「愛惜與珍視這個物品」或是「這個物品與我有情感上的連結」。 另一種情況是,東西明明已經要壞了,或是早已不適合現在的自己使用,卻因為換新要花錢而捨不得換,這個捨不得則是建立在「換了會讓我變窮」,同時也像是在宣告,我不配或不值得擁有新的東西。換新物對你而言是一種失去,是不配擁有,那就是處在一種匱乏的狀態當中。 看出其中的差別了嗎?一樣都是捨不得,但起心動念是完全不同的。我的捨不得是建立在珍惜、愛惜、感恩之上,東西到了該換的時候,就會換新且不會感到匱乏;但另一個情況的捨不得則是建立在「買了可能就存不到錢」、「我不值得用更好的東西」的這種信念之上,自然就會讓自己落入匱乏狀態當中。 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也可以檢視一下在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當下的念頭、情緒、感受是什麼?藉由覺察自己,可以抓出潛藏已久的限制性信念,幫助我們能夠更輕鬆的創造豐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