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吸引力法則」加速心想事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因為家庭環境的關係,我從童年就種下了很多負面的信念,其中最大的影響是健康。從有意識以來,就覺得常被母親告知,我的體質多麼弱、多麼難養,她花了很多錢和心力,從上小學開始,我就得自己去看醫生,然後被她責罵又花了一筆醫藥費。
所以我總是戰戰兢兢,一打噴嚏就覺得自己可能感冒而擔心,爬不起床就感覺彷彿生病而恐懼,所以我不敢跳高、不會跳繩,因為太危險了容易受傷;不能跟鄰居小朋友玩,因為抵抗力不好,容易被傳染,我給自己下了一個標籤 身體差
因為這樣的自我設定,我對於健康的議題就異常關注,小小年紀翻開報紙副刊是先看 養生專欄,到書店先到養生保健專區,養成了許多似是而非的醫學觀念,說得出一些營養知識,還願意花時間運動,也花了錢買了不少的保健食品,但是,我的身體卻沒有越來越健康,痠痛不舒服照舊、身材仍臃腫,內臟脂肪還是高,「覺得」自己總有些小病小痛。
年過五十長了一點點智慧,發現有些普世觀念不是人人適用,個人的自我認知和信念,更是重要,最近看了這本《顯化效應》更是突破盲點,我才覺察,母親的態度、社會的氛圍、廣告的推波助瀾,一直叫我要避免疾病,但只是增加恐懼,我一直認為自己「不夠健康」,從小到大做「自我保健」的目的,只是為了恐懼而做,並不一定是真心想要。
因為這本書,我發現自己值得,且能擁有健康,就算有病痛,也只是過程,是上天提醒要覺察自己的徵兆,只要靜心的觀察,感受它帶來的不舒服,跟身體道歉及懺悔,更加愛護及照顧它。

【愛自己的讀書筆記】

3個閱讀提問

❓ 顯化是什麼?跟吸引力法則的關聯是什麼?
❓ 要如何顯化才能心想事成?
❓ 要如何練習才能正確顯化?

書中精華3點不漏

■觀點1
顯化是種鍊金術,把生命中的鉛鍛鍊成金,世上一切,每一個選擇,都是有原因的。覺得自己錯失了某件或某些事物,或者覺得自己卡在某種狀態,沒有任何進展,又或者內心深處有個小小的聲音呢喃著:「生命不僅止於此,還有更多可能性。」
顯化是一項微妙精細的任務,讓人建立對自己、可能性和生活本身的信心。投注在思想、感覺和信念的力量,會生成一種影響生活各方面的主要意識
■觀點2
當進行顯化的時候,越是 #專注 越能帶來明確的結果。會有額外的時間,完成更多的工作,並且擁有成就感。滋養那股成就感帶來的能量,會吸引越來越多相似的能量進入體驗中。
試著念誦正向肯定語、冥想或觀想自己邁向光明的未來時,如果注意力時不時會飄向手機,這些顯化練習會無法發揮該有的功效。一旦養成定期關機的習慣,即使只有10分鐘都能讓人鬆一口氣。關機會向大腦發出訊號,請大腦停止專注在手機上。
■觀點3
物質很美好,渴望得到它是好的,得到它也是美好的。然而,它們給我們的正向感受是暫時的,畢竟,它們只是物質。人的欲望不斷進化,因為能量一直都在進化。
可以運用本書提供的訊息來獲得想要的,只是不要因此在這裡逗留,請讓這些訊息告訴內心如何愛上自己和生活,然後全心全意地愛它。
3個閱讀反思
●信念是什麼,就會召喚什麼
相信了什麼,那件事情就在發生,一切都可能會發生、創造著,生命中糾結的事、停滯的腳步,都是顯化來的,先有了想法,就會有創造的情境和畫面來到面前。
我們常被集體意識綁架,但自身的信念是關鍵,到底相信了哪些事情?要如何的生活?在心中,眼前的人事物是長什麼樣子,就會成為那個樣子,這就像自我預言。
●自我創造可能
期待和夢想能夠發生,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創造者,就算沒有設定目標,隨著愛的震動,都會來到面前。
在這無窮無盡的宇宙中,有一種力量創造了所有的生命,包括我們在內,因為我們是這股力量的一員,所以也可重新選擇我們要創造的東西。一開始由內而外的開始創造轉變,進入一段旅程,一段有意識創造自己想做什麼、成為什麼和擁有什麼的旅程。
●事情的本身,沒有好壞,只有事情的本身
造物主常常這樣告訴我們,只是我們沒有真心領受。很多時候,我們去定義一件事情是好是壞,那是自己的定義,其實從宇宙的角度來看,這件事就是一件事情而己,但我們卻常因為一個人、一件事,而影響了一整天的心情,甚至拖累了一整個星期、一整個月。
體驗生命旅程道路上,我們也同時在認識自己,透過簡單的自我對話、自我覺察,就能療癒身心,也會發現生命教會我們的事。一步步看見真相、擁抱自己,接納自己就是無條件的愛。

3個閱讀反思

閱讀後立刻做的3個行動

☑️重新看見「慢」
從「慢」這個字拆解,每天早中晚睡前至少四次,觀照自己的心,有沒有貪嗔癡慢疑,心能不能放平。身體燥熱不舒服,就不能放慢,所以首先要讓頭腦冷靜。
每天觀照自己的身體和心靈,例如仔細看著自己的手指頭,看皮膚肌理、皺褶、關節、顏色、形狀…看它個10分鐘,讓心先定,培養「慢」性情的心境。
☑️信念創造實相
或許可以相信那些保健食品對某些人有效,但讓自己真正強大的方式,就是直接相信自己本來就是健康的,放下所有對疾病的關注,因為身體健康是內在心靈的顯現。
設定目標也是有技巧的,必須是正向積極的字眼。例如,我想要健康,類似的許願是「感謝宇宙傾聽我的願望,我相信自己已擁有健康也能持續健康,身體的所有系統都完美和諧地偕同工作,我是活力健康的體現,將吸引相關的人事物,為生活注入更多健康元素,讓我的人生充滿幸福、滿足與內心的平靜。」用感恩為開頭、以喜悅、滿足進入結尾。
☑️引導自己回歸內在
書寫是一種向內看的方式,可進行內在的探索、心態的建立、想法的梳理,對於思緒紛亂、目標不夠明確的我而言,透過一次次的書寫,慢慢地找到較明確的目標、需要實現願望的原因;也在一次次書寫的過程中,累積出更強烈的意念,有意識的朝著目標前進,將這些原則融入生活中,從小處開始訓練顯化能力,一旦小事開始顯現,就能再選擇生活中的某個領域來操作。
從覺察到自我挖掘,轉換潛意識信念,透過自己建立的一套完整流程與自我對話技巧,讓我更加了解自己,療癒內在小孩並與自己和解,讓我在面對人生各種境遇,都能處之泰然,也能重新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舞台。回歸內心,我就是自己最棒的療癒師!
開心吃喜歡的食物、歡喜做喜歡的事,如何顯化出想要的人生、目標,還是操之在人。顯化的過程或許很慢、時間很長,但要有耐心,沒有一勞永逸的方法,只能一步一腳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9會員
118內容數
人生裡面最好的情景,是愛自己,好好生活,吃得下睡得著,並能發自內心微笑。 這麼簡單,卻很少人做到。「愛」是強迫不來的,「愛自己」也是一樣。 簡單來說,愛自己就是接受自己,接納自己的好與壞,重要的根本是,發揮自己的獨一無二! 人生不應受任何框架限制,每一步都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值得好好被對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愛自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要快速致勝之前,先這麼問自己: ❓ 為什麼要超捷徑?循規蹈矩有什麼錯?不走直線,該怎麼轉彎? ❓ 一萬次實驗是什麼?為什麼比一萬小時定律更有效? ❓ 一萬次實驗要如何在生活上運用?
就算你還年輕,或許也可以好好的趁年假,思考這事:#當你老了。 為了好好的活著,從健康、興趣、家庭、關係、專業,到身心富足,都要認真學習、好好地照顧自己。 不將期待寄託在別人身上,不依賴藥物延長壽命,不自我設限為難自己,以後才能跟年齡 #相伴不相絆。
匱乏讓心智成為俘虜,擁有的比「感覺」所需的還要少,就會是很單一的思維,錢不夠用、時間不夠用、空間不夠用等等,會引發後續的其他行為、影響乃至困境。 匱乏感會影響耐心、容忍、專注,甚至容易產生耗竭(burn out),匱乏會製造匱乏。
食物最早的母語,食物可以帶來力量,也會療癒鄉愁,你相信嗎? 屬於飲食的記憶,也是記憶的味道,將食物的味道帶到人生某個場景,口和心就有了連動。 有句話說「吃的食物代表著你」(若你下廚的話),你煮的食物其實也代表著你。何時要煮哪種食物、煮食烹調時會放什麼佐料、食物的搭配,在在都來自著你背後的文化。
在這群魔亂舞的時代,需要有一套「好人學」的具體論述,不是心靈雞湯般的勵志書,而是可見、可運用的,鼓勵大家當一個好人,去善待他人,去善待社會,也善待自己。
她從來沒想到,從畢業後就工作負擔家計,後來逃離讓人窒息的原生家庭,跟心愛的男人結婚以為找到長期飯票,沒幾年就又了單親,好不容易拉拔獨子長大,以為高學歷的獨子可以順利成家立業,還能照顧她這個辛苦一輩子的老母,孩子卻整天窩在家中不工作,茶來伸手飯來張口……。 他從來沒想到,從小養尊處優,老媽總是有求必應
要快速致勝之前,先這麼問自己: ❓ 為什麼要超捷徑?循規蹈矩有什麼錯?不走直線,該怎麼轉彎? ❓ 一萬次實驗是什麼?為什麼比一萬小時定律更有效? ❓ 一萬次實驗要如何在生活上運用?
就算你還年輕,或許也可以好好的趁年假,思考這事:#當你老了。 為了好好的活著,從健康、興趣、家庭、關係、專業,到身心富足,都要認真學習、好好地照顧自己。 不將期待寄託在別人身上,不依賴藥物延長壽命,不自我設限為難自己,以後才能跟年齡 #相伴不相絆。
匱乏讓心智成為俘虜,擁有的比「感覺」所需的還要少,就會是很單一的思維,錢不夠用、時間不夠用、空間不夠用等等,會引發後續的其他行為、影響乃至困境。 匱乏感會影響耐心、容忍、專注,甚至容易產生耗竭(burn out),匱乏會製造匱乏。
食物最早的母語,食物可以帶來力量,也會療癒鄉愁,你相信嗎? 屬於飲食的記憶,也是記憶的味道,將食物的味道帶到人生某個場景,口和心就有了連動。 有句話說「吃的食物代表著你」(若你下廚的話),你煮的食物其實也代表著你。何時要煮哪種食物、煮食烹調時會放什麼佐料、食物的搭配,在在都來自著你背後的文化。
在這群魔亂舞的時代,需要有一套「好人學」的具體論述,不是心靈雞湯般的勵志書,而是可見、可運用的,鼓勵大家當一個好人,去善待他人,去善待社會,也善待自己。
她從來沒想到,從畢業後就工作負擔家計,後來逃離讓人窒息的原生家庭,跟心愛的男人結婚以為找到長期飯票,沒幾年就又了單親,好不容易拉拔獨子長大,以為高學歷的獨子可以順利成家立業,還能照顧她這個辛苦一輩子的老母,孩子卻整天窩在家中不工作,茶來伸手飯來張口……。 他從來沒想到,從小養尊處優,老媽總是有求必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正式踏入身心靈的時候,我是先認識吸引力法則,老師說信念創造行為,行為創造結果,但對於我而言,我就是滿滿的無力感、滿滿的恐懼,踏出一步都是拿出積蓄已久的勇氣,所以我開始更注重療癒,當時的我想,如果信念是一切根源,那我只要療癒完負面信念,我的世界就會只剩下豐盛了,但…
Thumbnail
本文探討顯化的概念,結合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其背後的運作原理,包括自證預言、鏡像神經元及量子能量等理論。我們也討論了為何顯化可能失敗的原因,如限制性信念與習得無助,並提供提升顯化成功率的實用建議,幫助讀者理解如何有效實現自己的願望。
Thumbnail
  嗨!大家好久不見,今天想來談談把願望帶到現實世界的方法!大家平時使用社群軟體滑小短片時,是不是會無意間看到有人在宣揚吸引力法則或顯化法則呢? 看著影片心想原來有那麼神奇的事,正當你準備開始想要嘗試時,突然出現一個疑問,我要從哪開始?步驟是什麼?
我們的潛意識是運用吸引力法則的基石。如果我們的潛意識充滿了負面的信念,那麼無論我們如何努力思考正面的事物,我們的內在信念仍然會將負面的經歷吸引到我們的生活中。因此,要真正有效地運用吸引力法則,我們必須首先清理和轉化我們的潛意識。
Thumbnail
一個小小的想法與信念都有可能影響自己的一生,如正念冥想與吸引力法則,可以幫助人在思考及判斷上更清晰明確。本文分享了作者的生活哲學和心得感受,並提到如何面對困境時改變心態,希望讀者找到適合自己的量子,影響心態的小小想法。
Thumbnail
《 The Secret 秘密》一書裡提及,「你當下的思想正在創造你的未來」。 雖然書裡頭有一小部分內容,我覺得是在胡扯(比方說減肥也能靠想的就能瘦),但就吸引力法則這件事來說,我還是多少願意相信。
Thumbnail
你顯化的願望都落空了嗎? ❌ 5個你絕對不能犯的錯誤: 模糊目標 : 想過 "更好的生活" 就等於蒙眼射箭。 要具體! 思想戰爭 : 潛意識總是嘀咕 "我做不到"? 重塑它! 把 "我不能" 變成 "我正在吸引..." 情緒過山車 : 負面吸引負面。 調整你的振動! 感恩是你的
Thumbnail
吸引力法則與顯化法則理論的源頭相差甚遠,網路上有許多人、各種文章、頻道,教導讀者、聽眾與觀眾如何實現願望,然而,當你認真研讀過這些文章,觀看過各式影片甚至確實實踐過後,你會發現,實現願望這件事一點也不像別人說的那麼容易,這就是為什麼我希望能把我在顯化這條路上遇過的瓶頸或成功的經驗分享出來。
Thumbnail
Manifesting:the practical,simple guide to creating the life you want. 長時間記錄讀書的過程裡,我觀察到自己的變化,其中有幾項現在想想我都覺得很神奇,也就是: 1. 一直以來我對「吸引力法則」毫無熱情,理解的太少讓我先對未知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正式踏入身心靈的時候,我是先認識吸引力法則,老師說信念創造行為,行為創造結果,但對於我而言,我就是滿滿的無力感、滿滿的恐懼,踏出一步都是拿出積蓄已久的勇氣,所以我開始更注重療癒,當時的我想,如果信念是一切根源,那我只要療癒完負面信念,我的世界就會只剩下豐盛了,但…
Thumbnail
本文探討顯化的概念,結合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其背後的運作原理,包括自證預言、鏡像神經元及量子能量等理論。我們也討論了為何顯化可能失敗的原因,如限制性信念與習得無助,並提供提升顯化成功率的實用建議,幫助讀者理解如何有效實現自己的願望。
Thumbnail
  嗨!大家好久不見,今天想來談談把願望帶到現實世界的方法!大家平時使用社群軟體滑小短片時,是不是會無意間看到有人在宣揚吸引力法則或顯化法則呢? 看著影片心想原來有那麼神奇的事,正當你準備開始想要嘗試時,突然出現一個疑問,我要從哪開始?步驟是什麼?
我們的潛意識是運用吸引力法則的基石。如果我們的潛意識充滿了負面的信念,那麼無論我們如何努力思考正面的事物,我們的內在信念仍然會將負面的經歷吸引到我們的生活中。因此,要真正有效地運用吸引力法則,我們必須首先清理和轉化我們的潛意識。
Thumbnail
一個小小的想法與信念都有可能影響自己的一生,如正念冥想與吸引力法則,可以幫助人在思考及判斷上更清晰明確。本文分享了作者的生活哲學和心得感受,並提到如何面對困境時改變心態,希望讀者找到適合自己的量子,影響心態的小小想法。
Thumbnail
《 The Secret 秘密》一書裡提及,「你當下的思想正在創造你的未來」。 雖然書裡頭有一小部分內容,我覺得是在胡扯(比方說減肥也能靠想的就能瘦),但就吸引力法則這件事來說,我還是多少願意相信。
Thumbnail
你顯化的願望都落空了嗎? ❌ 5個你絕對不能犯的錯誤: 模糊目標 : 想過 "更好的生活" 就等於蒙眼射箭。 要具體! 思想戰爭 : 潛意識總是嘀咕 "我做不到"? 重塑它! 把 "我不能" 變成 "我正在吸引..." 情緒過山車 : 負面吸引負面。 調整你的振動! 感恩是你的
Thumbnail
吸引力法則與顯化法則理論的源頭相差甚遠,網路上有許多人、各種文章、頻道,教導讀者、聽眾與觀眾如何實現願望,然而,當你認真研讀過這些文章,觀看過各式影片甚至確實實踐過後,你會發現,實現願望這件事一點也不像別人說的那麼容易,這就是為什麼我希望能把我在顯化這條路上遇過的瓶頸或成功的經驗分享出來。
Thumbnail
Manifesting:the practical,simple guide to creating the life you want. 長時間記錄讀書的過程裡,我觀察到自己的變化,其中有幾項現在想想我都覺得很神奇,也就是: 1. 一直以來我對「吸引力法則」毫無熱情,理解的太少讓我先對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