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夠、不夠、不夠……,不管我們賺了多少、做了多少、得到了多少,為什麼都感覺不夠?「永遠不夠」會讓人筋疲力盡,也是一個陷阱,像倉鼠一般進入無法停止又耗損精力的迴圈。
換個通俗有力的問法:如何過有錢又有閒的生活?這個非常艱難的問題,在《心富》書中,或許可以發現一些答案,找到富足生活新密碼的關鍵。
在第一章,作者描述了她在工作、金錢和成就方面經歷的一些有毒、耗損生命的行為,她曾經被困在「永遠不夠」的迷思中,成為一個死心塌地的工作狂。我們的社會常讓我們誤以為 #富足 的答案就是追求更多的工作、更多的金錢和更多的聲望。但作者由各種經歷後卻告訴我們,要構建一個不僅在財務上富足、情感上也豐富的生活,要允許自己說出「少成就一點」。
作者有段文字發出她的沉痛心聲:「近三十年來,我沉淪於『永遠不夠』邪教之中。這句話的意思是:不管我多早開始或多晚結束工作,時間永遠不夠。不管我賺了多少錢,都不夠讓我覺得可以讓腳離開油門。不管我獲得多少盛讚,多少獎勵,也始終不足以讓我事後不再感覺空虛,我還是在想:好,我要怎麼超越呢?甚至在我一生財務收入的顛峰,我也不斷遭到金錢憂慮荼毒。」
作者的概念是當我們專注於某件事而犧牲了個人健康和關係,以為這樣才會覺得「我足夠了」,這會讓各種形式的「餓鬼」吸走了生活中的快樂。我們要引以為戒,是否因 #工作成癮 的種種不良行為,而犧牲生活中更重要的其他?
書中可以找到心理學家安德雅森 博士及其團隊所開發的「卑爾根工作成癮量表」的7道問題測試。可以靜靜的回想,回答這些問題時,有什麼感受。
喬治亞大學的 瑪莉莎.克拉克博士及團隊發現工作狂中有三個共同特質,1.因內在壓力覺得不得不工作。2.沒有在工作的時候,仍一直惦念著工作。3.工作的拼命程度超出一般對工作者的合理期望。你認為自己具備哪些?上次體驗到這些特質是在什麼時候?也可以試著說說當時的感受。
導致「永遠不夠」心態的首要因素是早期的個人經歷,特別是「小t」創傷,作者提到早期「小t」創傷如何讓她佩戴上了「忙碌徽章」,我們可以回想25歲之前經歷的痛苦或情感事件,無論是小t創傷還是大T創傷,是否可以辨識出這些經歷如何影響我們今天的行為?許多工作狂有類似的「#情感藍圖」:孤立、痛苦、失落、恐懼,有時甚至是羞辱,我們被這些情緒綁架了嗎?
作者提到一個普遍的現象:「社群媒體就是一條通往各種社會比較的途徑:為了與同儕並駕齊驅,我們相信自己必須做得更多、成為更多、賺更多錢。我們擁抱資本主義,就是和這樣的制度綁在一起:透過生產力和消費力來衡量我們做為人類的價值。」
永遠不夠的追趕包含了兩個不同的概念,首先,它永遠無法讓內心感到完整,因為終點線不斷後移,社會普遍鼓勵我們不斷向前,這是一種誤導。另外,我們的潛意識地接受了社會的某種節奏,認為幾乎任何困擾我們的問題都可以通過更多、更努力、更成功來解決。
金錢問題可以通過戰術或策略來解決,金錢焦慮則是情感上的,而不是數字上的,但人們喜歡聽理財建議,而不是突破心理層面的限制,所以金錢焦慮是許多人的根本問題,要解決金錢智慧困乏就要先面對金錢焦慮,否則仍然會有某種程度的焦慮、壓力、羞愧和難以承受的罪惡感。
「我過去以擁有的金錢來定義自己,因為社會常常把金錢視為技能、智慧、毅力、承諾和忠誠的獎勵象徵。我將淨值與自我價值掛鉤,因為我希望擁有自由和彈性,不會被困在痛苦的情境、不會處於壓迫的狀況,也不會陷入讓我痛苦的生活中。」這是作者的覺察。
「拼命文化」延續著把一切奉獻給工作的神話,也是有些人對生產力痴迷的根源,我們做出「人類機器」般的行為。如果社會不再崇尚生產力,你個人理想的「成功生活」會是什麼樣子?「你長大後想成為什麼職位的人?」和「你做什麼工作?」是社會上透過工作來定義個人價值的方式,但如果我們何不專注於想成為怎樣的人呢?「想活出什麼樣子」、「希望未來變怎麼樣」和「最想實現的夢想是什麼?」會讓我們開始思索我的人生熱情在哪裡?我的天賦擅長發揮在何處?
拼命或許是「假金融文化」產生的幻覺,包含 「有缺陷的自我價值定位」,讓我們誤以為外界的頭銜、財務或成就,一定是擁有這些才會比較快樂滿足。「繆誤的財務比較」也使我們陷入瘋狂的追求之中,他讓我們相信,既然「跟我們一樣的人」能夠支應他們的生活,我們應該也可以。
不斷洗腦我們要賺更多錢,以便能買更多東西,從而成為更好的人的集體催眠。我們是否曾因購買某物或獲得某個頭銜或證書而感到自我價值?那種感覺可能讓我們覺得已經找到了「夠了」,但還是很快消失,讓我們覺得需要更多才能重獲那種感覺。
擺脫喧囂文化,消除「自我價值=淨資產」這個毀滅靈魂的信念,自我價值感,只能來自內心的認可,來自於明白:我足夠了!
「無論我賺了多少錢,取得了多少成就,或是得到了多少讚美,這些都無法讓我內心感到真正的完整。」作者在接受財經平台訪問時表示。她給了新公式:財務健康+情感財富=心富(moneyzen),可以採取強而有力的行動,開始建立更充滿活力的生活。
如果將金錢視為一種工具以增進情感財富,我們的消費會如何?「以快樂為主的消費」,從辛苦賺來的錢中獲得最大的快樂。預算的目的是確保金錢在生活中作為工具發揮作用,使我們更接近於創造和過上熱愛的生活,花錢時其實是在花費人生能量,因此預算的目的就是將這種生命能量做最佳化地分配,以使我們感到快樂。
如何找回消費的真正快樂?#做快樂稽核。記錄一週的消費,寫下每一筆支出。不要計算總額或評判自己,只要拿起螢光筆,標記出那些沒有帶給你快樂的支出。例如和朋友外出,他們點了瓶昂貴的紅酒,最後分攤帳單時,不喝酒的人會感到不滿,因為金額比我們想花的多,但沒享受到相同的快樂,這筆支出就可以省下來。
沒有失去任何快樂,並且可以把這筆錢重新分配到更能帶來快樂的花費上,或者用來減輕某些帶來壓力的財務問題。開始構想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時,會發現自己可以自由設立自己的生活道路。
「成為、做、擁有」三部曲是成為我自己,去行動,然後才能擁有,但要先「允許自己少一點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