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4|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親愛的艾德華

想不起來為什麼選了這本小說,約莫是全中運前,從圖書館找出來的書,打發了往返花蓮的交通時間。主題很沉重,以為是親愛的安德烈(誤)風格的書,結果完全不是!談災難和倖存,或許在疫病年終,這些好不容易找到的生路,也特別艱難、特別讓人覺得揪心。
生離死別這話題,從生命進程來看,或許可以簡單分成突然、久病二種吧!突然的生命消逝來得太快,難以消化的情緒有時像是傷口外蓋上一層極厚的灰塵,等到挖開時從頭引爆。而久病雖然不至於無從接受生命的消逝,但總有段時間可以準備,或者是收拾,對於遠行,更像是運鏡中的淡出。
意外的災難讓倖存者來不及多想,等到回到一般生活,卻又受到特殊待遇。這些善意和孤獨感,交織成了書中的主旋律。許多的來不及,和劇變交織成一張網羅,活著的人誰也逃不開,也都想做點什麼,但總是徒勞。
呈現的方式是當下與事發前交錯的風格,每一個人都帶著一個故事,而這個故事都用他自己的方式展開。這些都像萊布尼茲說的單子,僅有一窗溝通,卻也常常錯頻,在世界上以一種不甚強固的方式連結。所有的情緒都源自於過去經驗,而這些經驗也難免沾上情緒,在無法逃開的空間中,所有的情緒就像缸中的不同顏色染料,彼此交互影響,都期待著離開之後的種種,只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有以後。
對創傷情緒而言,個人的消化和身邊的人提供的協助都是重要影響因子。想要找回熟悉的感覺,再去面對無從改變的事實,是再自然不過的反應。抗拒、壓抑也是常見的反應,在逃避引發不良回憶的閃躲中,終究是躲不過,同時也沒有準備好的那時候。只能夠靠著新經驗的框架,試圖撐起一個比較完整的自我,來面對席捲的情緒。
倖存者不可承受之重,在背負著罹難者的人生。不當然產生的義務,和許多人想要在倖存者身上找到的種種跡象,來降低情緒上的失去。這些失去、懊悔、遺憾以及補償的心理,真實但難以處理。就像是幾年前Kobe的墜機,在新聞上播送時,那種不真實感。再也回不去了,但日子總得過下去。
最不缺的永遠是倒楣鬼。不只一次的懷疑為何是我,且不論是為何不是我死或者為何是我活,都是大哉問。放大器一般的影響著未來卻又逃不開這個包袱,那些不理解都不影響世界轉動。於是,需要一點勇氣,讓這些倒楣事,有了新的詮釋和樣貌。珍惜每一個歲月靜好,並且找到面對災變的力量。
推薦給能夠承受滿滿情緒和憂傷的朋友,這小說走的不是快樂的風格,但卻能讓讀者重新思考,若是自己呢?先別是你,光要想若是自己,就挺費神的。且讓自己先練習一回,以便面對下次的人生不如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