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常電影在好評洗版到太誇張的時候,我就會不太想去看,因為怕期待太高壞了觀影體驗,但是《媽的多重宇宙》真的好評多到讓人太好奇,所以還是一有空就馬上買票進電影院看了。而看完的感覺很好,的確很像有時看完《瑞克和莫蒂》的那種感覺,提醒了自己世界很大,眼前的小事不值得執著,但相較《瑞克和莫蒂》有時拋出的懸念跟思考的問號,《媽的多重宇宙》有著非常明確的意圖傳遞給了觀眾相當正能量的明確訊息,我想這也是大家樂於分享這部片的原因。


換一雙眼看世界的爸爸

而這個選擇又影響了另一個宇宙,每一個宇宙都是環環相扣的,當這一個宇宙的Evelyn鼓起勇氣表達愛之後,那個本來走向陌路的宇宙,也多了一絲希望,本來被吸進黑洞的女兒伸出了手,全家人都來幫忙抓住了。雖然狗血,但真的很感動。
用好幾個平行時空去講一個人的故事,真的很有趣,也確實是這個“覺醒世代”的觀眾應該要喜歡的電影,但是這部片結局所要傳達的答案,又或是真相,真的就是那樣嗎?我想不見得,但就像Evelyn的老公,在她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就是那個帶著樂觀與愛,還有相信一切都會變好的視角。這確實不見得是真相,但是就像電影的最後,回到了「今生今世」,我們看見了現實,總之還是一大堆的帳單,但是這個世界的Evelyn一家,帶著愛跟歡樂(其實我覺得有點像情境喜劇裡的那種家庭),這或許不是宇宙的真相,但是學會更多的表達愛去過日子,同樣面對著一堆帳單,想必能夠舒服許多,當然看完電影,我們依舊可以繼續選擇用自己的方式活著,只是若在這些選擇的念頭之間,我們創造出了不同版本的自己,那你今天會希望自己是什麼樣子呢?

回到現實還是要繳稅
也或許,沒有哪個版本的自己是最好的,就像是《媽的多重宇宙》裡頭那個什麼都不是的自己才是電影的主角,並且活出了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