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普照》:有光必有影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片來源:劇照師 劉振祥臉書
不曉得是不是每個家裡有兄弟姐妹的人都多多少少可以理解,家裡哪一個孩子比較優秀,就可以得到爸媽比較多的愛。但心裡卻默默期許著,這份愛是公平的,我不用靠任何表現去爭取,父母就會開心,儘管我調皮搗蛋,他們也會愛我。
然而,總是在有誰離開之後,我們才會意識到,那些在相處中被忽略的部分。就像《陽光普照》當中的哥哥阿豪,相較在開場就被關進牢裡的弟弟阿和,他扮演著家中的太陽,然而那樣的”扮演“,讓大家忽略了他在陽光底下的黑暗面,就像他在電影中留下的最後那段獨白:
你知道世界上最公平的是什麼嗎?是太陽,一年四季,不論緯度的高低,它總是公平的撒在地表的每一個地方……可是當我到動物園,發現每個動物都在尋找陰影躲藏,而在我的世界裡,沒有陰影可以躲。
阿豪的性格,讓他連提及自己的黑暗面都是如此的隱晦,連離開都不希望麻煩到別人的他,也只用了水缸裡照不到陽光的司馬光透露出那一點訊號,把所有的黑暗跟悲傷留給了自己。
圖片來源:劇照師 劉振祥臉書
劇本在這邊就像不著痕跡的牧羊人帶領著觀眾,其實許多我們對角色的認知投射是已經被這個社會設計好,其實《陽光普照》的劇情當中,並沒有特別去強調阿豪成績有多高,而是建立在爸爸如何對待兩個小孩的態度,是世人的眼光,讓觀眾認為他陽光普照,而不是他自身的行為真的有多陽光。因此審思過後才發現,或許在阿豪離開之前,真的沒有人能夠了解他的內心。
就在阿豪剛離開時阿和認為:
他真的很厲害,他唯一做錯的事,就是從那麼高的地方跳下去。
直到後來阿豪試著去扛起家人的責任,去照顧父母的感受,整理哥哥遺物時發現,爸爸送給哥哥那一本本的印著『把握時間 掌握方向』的記事本,哥哥卻一個字都沒寫,媽媽琴姐害怕爸爸看了會難過,叫兒子快把記事本處理掉。看到這我才漸漸明白,哥哥阿豪做錯的事,或許不是跳樓,而是他沒辦法相信身邊的人會接受另一個黑暗的他。然後,從獄中出來的阿豪,承接了哥哥的位置,轉變成不想讓家裡人擔心的兒子。然而這次沒有從到覆轍的原因是來自爸爸阿文的改變。
圖片來源:劇照師 劉振祥臉書
非常喜歡陳以文飾演的爸爸。其實在他身上就可以明白兩個兒子的模樣,他們都是習慣把脆弱隱藏,卻在背後默默表達愛的人。起初他逃避著兒子阿和或許也是因為投射出那個黑暗的自己,口中總說著自己只有一個兒子(阿豪)的他,現在真的只剩下一個兒子(阿和)了。他不再傻傻的相信兒子只要好好工作,在父母面前表現的沒事,就是沒事。他承認了自己兒子黑暗的一面,間接也接受了自己身上的黑暗面。故事到了這裡,鍾孟宏導演從新定義了陽光普照的意思,夫妻倆到了山頭上,炙熱的陽光灑落,阿文述說著自己守護著兒子的方式,琴姐歇斯底里的崩潰,在這樣的庇護下得到了解脫的阿豪也格外的諷刺。然而這就是人性,不只有好的一面,真正的陽光普照下是會有陰影存在的。
圖片來源:劇照師 劉振祥臉書
這部片的攝影當中也可以見到許多美麗的陽光畫面,然而這些陽光的畫面其實也都伴隨著影子。再一次又一次的陽光畫面出現後,我們才發現是因為陰影的線條存在,才顯得陽光的美麗,而有人有物的地方,有光必有影。
日出日落就是一個日子,日子總是有雨也有晴,大自然當中有他的規律跟平衡,而對照出電影中人們生活的城市(也是我們生活的城市),有些灰暗吵雜,支離破碎,尚未完整,就像電影中的人們,就像我們。看完了鍾孟宏的《陽光普照》,其實也感受到了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不如回頭觀望自己,觀望身邊的人,直視逃不掉的黑暗,也會發現陽光。
8會員
15內容數
對我來說看電影最棒的就是自己跟電影產生對話的當下,而這是一個期許自己能好好看電影的心得筆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會客室|袁哲生《寂寞的遊戲》:陽光普照不到的陰影,是想要玩著不斷被尋找的遊戲你想過有玩具或遊戲的本質,竟是體驗「寂寞」的絕境而生嗎?〈寂寞的遊戲〉中的敘事者,嚮往各種孤單寂寞的「遊戲」,遊戲之中模擬孤絕的狀態,卻又希望最後能回到最初的起點,像是捉迷藏,這個遊戲能夠成立,在於有一個人願意將你找回,要不只是一個人孤絕地蜷曲在角落,沒有尋找,躲藏就失去了意義。
Thumbnail
avatar
歪文系why_literature
2021-08-19
影評▕ 《陽光普照》- 灑落肩頭的陽光,推著人躲入陰影即使是耀眼的太陽,有一天也會崩塌殆盡,有人說阿豪留下的最後身影,象徵他被整面牆的陰影給吞沒,但我想,即使短短幾秒鐘,這也是他放下偽裝的時刻。因此,我想那不是吞噬,而是一種擁抱與和解,雖然一抱就天人永隔,變成無以名狀的墜落,碰一聲,碎裂的心,刺穿了命。外媒讚賞《陽光普照》為2020年最佳電影。
Thumbnail
avatar
怒怒心理師
2020-12-16
《陽光普照》-光和影的拔河平凡的家庭,發生了平凡的事,卻沒有平凡的結局。
avatar
Onemore玩墨
2020-05-19
《陽光普照》:太陽獻給我們的禮物,在光之後便是影《陽光普照》是2019年臺灣上映,鍾孟宏執導的第5部長篇劇情電影作品。該片榮獲56屆臺灣金馬獎11項提名。許多觀眾看完電影,心中不免留下疑惑;究竟故事中的大兒子阿豪,為何會選擇了解自我的生命……
Thumbnail
avatar
Chen Han
2020-02-07
《陽光普照》沒有說出口的陰暗現實面與其說這部電影所呈現出來的「溫暖」過分矯情,還不如說這部電影是一個人短暫的夢:夢中做了現實不會做的事,有內心過不去的陰暗,也有想要得到某些諒解,更有生命裡曾有過的遺憾,都在夢中被實現、被完成。而夢醒的時候,會在心裡感到一點溫暖但仍然需要面對深深無力的現實。
Thumbnail
avatar
換日線
2019-12-13
《陽光普照》沒有標準答案的答案看完《陽光普照》想必大家心裡都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建豪做了那樣的選擇?」不知道有沒有人有過這種「明明活著也沒什麼太大的煩憂,也沒有特別挫敗的困難,卻尋不著『生命的出口』的感受?」一切好像都可以迎刃而解,但一切卻又像是那樣不踏實的存在,以致在心裡不斷地質問「活著的意義」或尋找「生命的出口」。
Thumbnail
avatar
換日線
2019-12-02
釀影評|既生光、必生影──呼風喚雨,《陽光普照》《陽光普照》灑進時間,呼風喚雨,將城市裡的每一粒灰塵都囊括進來,把人的內在翻攪一回再緩緩鋪開。無須張揚,真實的情感自然是打動人的,縱使那如台北的陰雨一般平常,如陽光般簡單得令人嚮往。走過冷冽、荒誕的黑色語言和類型電影的路途,鍾孟宏讓這成為一部凝練生命,精煉控制光影,讓影像盛滿天地脈搏的山河之作。
Thumbnail
avatar
謝璇
2019-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