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5/0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山報第四期】竹編在地情 朱義武的士林竹木行

    2017/004《前山報》
    ◎ 黃飛霖、王生輝
    60年前的劍潭捷運站周邊仍是一片純樸風景,看得見農田與水圳,而從這個位置往慈諴宮媽祖廟眺望,看得見士林新街的起造家族「潘家」宅邸的興盛,而現稱文林路的「大馬路」則是公路局巴士必經的一站,當年靠山的這一側,住著有一戶朱姓人家,以製做福州麵線為家業,後來小兒子「朱義武」因為因緣
    巧合,與大溪的竹木商認識,開始經營「復發竹木行」。
    朱義武說最早期竹商是在桃園大溪,竹商把砍下的竹子放入大漢溪順流而下,流到板橋江子翠河段時,再把竹子從河中撈起,用手拉貨車沿著河岸拉回士林。
    50年代的台灣物資仍然拮据,竹子需求量大,光是下貨、整理就要忙到凌晨3、4點,當時士林芝山岩一帶有許多老兵,因為堅信「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要他用竹子就地簡單搭屋暫時棲身,沒想到一住就再也沒回去了。
    這時期的竹木需求量大,朱老闆還特別從艋舺大加蚋(東園)雇用兩名竹藝師工作,從中也一邊學習竹藝的製作,漸漸發現竹子是自己一生的志業。
    到了70年代,台灣處於塑化工業起步,塑膠翻模成了建材主力,竹木需求開始下滑,此時,蔣經國總統推動十大建設,他與有榮焉帶著師傅搭蓋工寮,參與過其中三項,包括桃園機場,煉油廠、中山高速公路,現在回想起來依然是無比驕傲。
    近代隨著鐵皮、浪板、石綿建材的日新月異,竹子在工寮建設應用上應聲而倒,現今復發竹木行的客戶以庭園造景、日本料理店居多,當初曬麵線的廣場已經不在,隱匿在公寓建築後方與捷運高架下的一小空間。已經72歲的朱義武說:「這是粗工,兒子也不願意接!」
    竹工藝家王生輝
    在竹木市場逐漸衰弱時,竹工藝的傳承與創新就顯得十分重要,現年28歲的「王生輝」在當兵之時看見平埔族老人窩在路邊,只用一把彎彎的柴刀就能剖竹子,在休假時,與平埔族耆老學習竹編,從此生活離不開竹編。退伍後赴台南關廟,從師學習竹編,逐漸開拓視野。
    回到台北之後,以「下竹圍竹務所」之名創作,堅持用手作傳承古早技藝,與擅長做竹結構的朱老闆結識並合作,兩人對台灣竹的共通點都有無法割捨且深厚的情感,希望讓台灣竹有更多實踐的可能性。
    朱義武的士林竹木行
    朱義武的復發竹木行50年前就座落在現在的劍潭捷運站高架下,見證了士林夜市的誕生和重建,在現在難得遇見竹林的環境,堅持保存一方之地,用竹子說在地歷史,以竹藝分享他曾經歷的美好人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