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報第三期】廟口裁縫囝仔的八將夢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2016/003《前山報》

◎ 黃飛霖

raw-image

廟口長大的裁縫師

大稻埕玉鳳旗袍第二代掌門陳忠信師傅是迪化街傳奇人物,父親從福州來台灣,落腳在當時台灣最繁華的大稻埕,裁縫技術師於老父親,也是六個孩子唯一繼承的。

見過燈紅酒綠,也窺得爭奇鬥艷,不甘於平淡,腦袋也常有新思,總想挑戰跟別人不一樣的,他慢慢地成為名門貴婦,或是紅牌明星的御用裁縫師的首選。他從小就「上酒家」,幫助父親往返送衣,對於製作粗腿與平胸曲線的旗袍有寶貴心得,這種最細膩且獨家的裁縫技法,鮮少人模仿得來。

電影《聶隱娘》的裁縫師

因為電影《聶隱娘》製作戲服因素與黃文英設計師共事3年,在製作衣服時,常常為了衣服邊角一個不會被攝影到的細節而專注,自己關起鐵門,在深夜時的裁縫台前反覆剪裁,他回憶那時:「電影全力趕工時,設計師怕我出去蹓躂吃飯、就請助理每餐提來工作室,我愈做愈累,做到腳都麻了,身體也就報銷。」

這樣逢人就會說一次的抱怨文,其實是他對人很惜情的回憶方式。他嘴上說被自己被服裝團隊所折磨,自己私下其實很得意能加入這一個專業的團隊,這個服裝團隊也踏踏實實地獲得了2015年的金馬獎最佳服裝設計的肯定,總算能讓他60載的老職人功力磨得閃亮。

其實陳師傅也是一個熱血陣頭少年,廟口孩子的他,思思念念地想著,希望有朝一日能有機會把屬於大稻埕的陣頭經典「鯤溟八將」再現於世,於是開始有了工作室即是文化展覽室的想法,在他不繁忙的時候,以生活展方式呈現,與人分享。

鯤溟八將團

台北是「八將」的發源地,以霞海城隍護駕的「鯤溟八將」、艋舺青山宮的「青山八將」、以及最具組織的「台疆八將」,互有所長,在陣法與造型上各有異趣。

創立最早的霞海城隍廟系統的鯤溟八將團,在早期在地店家與布商大力支持下組織鞏固,成為霞海城隍老爺出巡貼身護駕。

民國七十六年在地聞人「蔡金塗」先生另行成立「鯤溟八將廟八將團」,擔任城隍尋巡護駕工作,將團角色大都以霞海城隍部將為主,如金山將軍、銀山將軍、謝將軍、范將軍、龍將軍、虎將軍、豹將軍、長索將軍、大鵬將軍、黃蜂將軍,以及較少出巡的日遊巡、夜遊巡。

「八將」出團有一位飛虎將軍領頭,在祭典中協助城隍老爺執行放軍、暗訪、日巡、收軍等儀式,在每個陣頭的擺演與操練中,飛虎將軍排在八將陣頭正中,作為前導先鋒,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缺之則不成八將,而這也是大稻埕霞海城隍祭典中,最具特色的必看陣頭之一。

廟口裁縫囝仔的八將夢

陳師傅身任八將團團長,從招集八將成員到準備陣頭服飾品無不一手包辦,歷經數十年的巡演風華,近年因為組織內部運作因素停止出團,引起許多文化界人士關心。

raw-image


考量這項文化陣頭即將失傳,文化傳承意義極為重要,由陳師傅指導設計師陳文偉,繪製「鯤溟八將團」臉譜,計畫展出「鯤溟八將團」數位化臉譜,透過立體投影,讓「老技藝」結合「數位科技」得以流傳。相關展覽資訊,請與「舒喜巷」單位聯繫。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山報
17會員
84內容數
前山報創刊於2015年的秋天,我們聚焦於士林、陽明山前山區域的藝文生態,企求呈現繽紛多采的人間故事。歡迎朋友們來到林語堂故居、大稻埕舒喜巷,一同享受閱讀裡的美好時光。
前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3/07
關於臺北城想寫的東西太多了,似是對老情人的絮語,說不完的情話與詩篇,只好透過走訪紀實來完滿。 回到城中,過已一百多天,卻依然每天興致勃勃的觀賞、尋找——那些曾幾何時未曾留意的小事,來不及回望的街口,對照記憶的深度,拼湊出這座城市的影像。城隍廟與詩人周夢蝶,中華商場的起落
Thumbnail
2025/03/07
關於臺北城想寫的東西太多了,似是對老情人的絮語,說不完的情話與詩篇,只好透過走訪紀實來完滿。 回到城中,過已一百多天,卻依然每天興致勃勃的觀賞、尋找——那些曾幾何時未曾留意的小事,來不及回望的街口,對照記憶的深度,拼湊出這座城市的影像。城隍廟與詩人周夢蝶,中華商場的起落
Thumbnail
2024/12/31
本文以臺北城門為主題,追憶作者童年在臺北城生活的點滴,並穿插臺北城歷史、城門變遷、周邊景點(博物館、文化景觀、老店)等資訊,情懷濃厚,兼具歷史與文化價值。
Thumbnail
2024/12/31
本文以臺北城門為主題,追憶作者童年在臺北城生活的點滴,並穿插臺北城歷史、城門變遷、周邊景點(博物館、文化景觀、老店)等資訊,情懷濃厚,兼具歷史與文化價值。
Thumbnail
2024/12/03
泉源里位於臺北市北投區,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社區,曾稱「十八份庄」。隨著年齡老化與人口外移的問題,泉源里透過農村再生計畫,不僅保存了當地文化,發展當地特色,還吸引了年輕人返鄉服務,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社區的定位。
Thumbnail
2024/12/03
泉源里位於臺北市北投區,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社區,曾稱「十八份庄」。隨著年齡老化與人口外移的問題,泉源里透過農村再生計畫,不僅保存了當地文化,發展當地特色,還吸引了年輕人返鄉服務,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社區的定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個陽光和煦的午後,漫步在大稻埕迪化街上,邊欣賞沿途的紅磚建築,感受時光交織的歲月美感,來到以舊商號為名的郭怡美書店。這是一棟有天井連接前後棟的街屋,仍保留了1922年建造時的樣貌。這天,在郭怡美書店有一場《雙廈記》新書分享會,這本書寫的是大稻埕錦記茶行與新竹周益記古宅兩個家族的故事,我心裡暗想:選
Thumbnail
一個陽光和煦的午後,漫步在大稻埕迪化街上,邊欣賞沿途的紅磚建築,感受時光交織的歲月美感,來到以舊商號為名的郭怡美書店。這是一棟有天井連接前後棟的街屋,仍保留了1922年建造時的樣貌。這天,在郭怡美書店有一場《雙廈記》新書分享會,這本書寫的是大稻埕錦記茶行與新竹周益記古宅兩個家族的故事,我心裡暗想:選
Thumbnail
身為台灣人,怎麼可以只知道梵谷、畢卡索、雷諾瓦?
Thumbnail
身為台灣人,怎麼可以只知道梵谷、畢卡索、雷諾瓦?
Thumbnail
一開始只想著有份工作的陳老師傅,做到現在許多客人都變成了朋友,甚至客人還會來和他說,當初做為嫁妝中十二禮的一隻雞毛撢子,用到老了都沒有壞,而如果你和老師傅誇說他做的雞毛撢子好看、漂亮,他便會面帶笑容露出自豪的臉龐,開始不斷的和你說如何做得漂亮,又說漂亮是一定的,言語中盡是對於自己作品的驕傲。
Thumbnail
一開始只想著有份工作的陳老師傅,做到現在許多客人都變成了朋友,甚至客人還會來和他說,當初做為嫁妝中十二禮的一隻雞毛撢子,用到老了都沒有壞,而如果你和老師傅誇說他做的雞毛撢子好看、漂亮,他便會面帶笑容露出自豪的臉龐,開始不斷的和你說如何做得漂亮,又說漂亮是一定的,言語中盡是對於自己作品的驕傲。
Thumbnail
大稻埕玉鳳旗袍第二代掌門陳忠信師傅是迪化街傳奇人物,父親從福州來台灣,落腳在當時台灣最繁華的大稻埕,裁縫技術師於老父親,也是六個孩子唯一繼承的。電影《聶隱娘》的裁縫師
Thumbnail
大稻埕玉鳳旗袍第二代掌門陳忠信師傅是迪化街傳奇人物,父親從福州來台灣,落腳在當時台灣最繁華的大稻埕,裁縫技術師於老父親,也是六個孩子唯一繼承的。電影《聶隱娘》的裁縫師
Thumbnail
一鄉一特色,竹東有什麼特色呢?這個問題煩擾了好一段時間,轉念一想,如果不送吃的,竹東還有什麼呢?曾經竹東是全臺三大鎮之一(戰後因物產集散而繁榮躍升的市鎮,還包括中壢、豐原),今日不可能一點地方特色的產品都沒有,數算了一遍,玻璃、礦、木、竹……啊哈!有了, 篁城竹簾!
Thumbnail
一鄉一特色,竹東有什麼特色呢?這個問題煩擾了好一段時間,轉念一想,如果不送吃的,竹東還有什麼呢?曾經竹東是全臺三大鎮之一(戰後因物產集散而繁榮躍升的市鎮,還包括中壢、豐原),今日不可能一點地方特色的產品都沒有,數算了一遍,玻璃、礦、木、竹……啊哈!有了, 篁城竹簾!
Thumbnail
竹東鎮上曾經最多有30幾家西服店,但目前接受訂製西裝的店家已寥寥無幾,「第一西服」走過53個年頭,老闆邱瑞藤師傅現年68歲,身體十分硬朗,除了接訂單、帶孫子外,還身兼新竹縣西服製作業職業工會理事長、竹東鎮商華社區發展協會與宗親會總幹事。到底當初如何踏入這行?這50多年來又經歷過竹東鎮怎樣的起伏呢?
Thumbnail
竹東鎮上曾經最多有30幾家西服店,但目前接受訂製西裝的店家已寥寥無幾,「第一西服」走過53個年頭,老闆邱瑞藤師傅現年68歲,身體十分硬朗,除了接訂單、帶孫子外,還身兼新竹縣西服製作業職業工會理事長、竹東鎮商華社區發展協會與宗親會總幹事。到底當初如何踏入這行?這50多年來又經歷過竹東鎮怎樣的起伏呢?
Thumbnail
以前廚師的養成都是從小工或學徒做起,跟著師傅見習,我們做臺菜的師傅不像做外省菜的師傅那樣重規矩,必須正式磕頭行拜師禮,我總是以「互相研究、互相『逗陣』」來形容臺菜的師徒關係。
Thumbnail
以前廚師的養成都是從小工或學徒做起,跟著師傅見習,我們做臺菜的師傅不像做外省菜的師傅那樣重規矩,必須正式磕頭行拜師禮,我總是以「互相研究、互相『逗陣』」來形容臺菜的師徒關係。
Thumbnail
清領後期閩籍少女穿什麼?
Thumbnail
清領後期閩籍少女穿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