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9|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你看的照片是真實?還是真心?

這幾天看網上紅了一個特別的社群APP《BeReal》 有鑒於最近IG上發生了之前照片消失跟差點被停權,加上越來越困難經營的觸及率,一直有在專注一些新的網路社群。 小玩了一下這款爆紅的APP,理解了設計理念,不經讓我想起了一本愛書。
沒有人曾透過照片發現「醜」,可是很多人透過照片發現「美」 - Susan Sontag
BeReal這個新的社群APP來自法國,在2019年創立。 直到近期才突然受歡迎,在法國、法國、英國的APP下載量排名第四,今年下載量也接近800萬次,可見在Z世代族群裡這新的社群媒體有多麽火熱。
BeReal設計宗旨在於想要對目前社群媒體所建構的虛擬世界作出反擊。
  • 沒有像Instagram那樣頻繁推出修圖工具或濾鏡給使用者,也不允許用戶使用手機相簿的照片上傳。
  • 每天也只有一次發文的機會,在隨機的時間內跳出通知,要用戶在兩分鐘內用手機的前、後鏡頭都拍下無濾鏡的照片做紀錄,強調真實無虛假。
  • 超過了2分鐘或重複拍,發布的動態就會顯示延遲了多久發文、拍了多少遍。
  • 用戶得在分享完自己後才有權限可以瀏覽他人。
BeReal想建構一款平凡、真實的社交媒體,藉以消除其他社群媒體上人們「完美」假象帶來的比較心態。 透過限制發文次數、時間,減少過度沈浸在手機的時間;也降低因為需要被關注而營造完美形象的迷惘,讓人們可以多多去觀看真實的世界。
這APP的目的其實是往好的方向,也不經讓我也陷入思考,如開頭引言這樣反人性思維的做法是下階段人類社群想要的嗎?還是變成另一個面向的Clubhouse?

把自己丟進與世界的某種關係

開頭引言來自一本我很喜歡的哲學名作《論攝影On Photography》,由Susan Sontag在1977年寫的論文,真的是十年之前的之前。
簡述這本書,看似在探討攝影拍攝,其實是在探討影像紀錄出現後帶來的人類行為變化,透過影像為何如此被創作來解釋人類、政治、文化、哲學,放到現在社會,這本書談到的思想方式也可以得到相對的應證。
為何要藉由這本超過四十年前的書籍來聊現代人類社群變化的意義呢?
這邊就必須要聊聊關於這本書當時的背景,當時照相機第一次出現自動曝光、自動對焦的功能,而電子技術也開始被應用在上頭。
這自動化功能帶動了一般人也能去參與攝影,影像技術漸漸的能夠為一般人使用,無形中讓人類在紀錄事件中產生極大的轉變。
攝影這件事不再是準備良久後,在特定場地、時間被特定專業人士所限制的行為,而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越來越多人用它來紀錄個人、分享過往。
這部分跟我們現代開始用智慧型手機拍照有異曲同工,我們開始用手機拍照後發表到社群這件事,才不過是近十年,從紙本相簿到網路部落格到社群媒體。
我們除了更新攝影設備外,更多得是緊密地連結社群,更快速、更多元、更具有流通性也更加有互動性,這些創造了新的社會行為,一種藉由攝影不斷更新的生命哲學。
所以利用過往時代人類在攝影普及後的行為、生命出現的變化,去思考現代人類在攝影與社群之間的關係。

紀錄世界還是評價自己

回到BeReal的理念『真實記錄』,這邊Susan Sontag在書中有聊到,相機成為了美化世界的重要角色;我們通常都會因為看到某件事物很美而拿起相機,照片呈現的是你眼中美的標準。
先從個人行為出發,我們不斷用自己認可的方式去建構自己,比如打扮傾向自己喜好的審美,不只是為了娛樂自己,也漸漸塑造理想中的自己。 因為如此,許多人在拍照時產生一種焦慮感,焦慮自己不上相、拍出的相片不好看,如同化妝或穿衣時都有一種理想中的樣貌,而受到這種對自身的美化驅使著,彷彿照鏡子總是習慣性的擺出最滿意的姿態,對影像開始有了說謊的念頭。
攝影的發明在於減輕人們累積的感官訊息,像一台眼睛的影印機拷貝真實,不管過去或現代我們仍會傾向相信紀錄片、新聞攝影、實物影像等。
自然主義文學作家Émile Zola在從事十五年業餘攝影後說道「你沒有辦法聲稱你看過什麼東西,除非你已經將他拍攝下來。」 我們對現實與寫實的差別漸漸被攝影改變,過去人們以眼見為憑,現代以記錄為憑。
對比過去以作畫與寫作紀錄,攝影對於紀錄的速度是飛快的。 相較於圖畫紀錄重於描繪整體性(比如壁畫、清明上河圖),攝影對於整體事物反而可以全盤迅速紀錄,因此考慮什麼樣的影像才值得被紀錄成為認知。 選擇什麼出現在照片中、什麼不出現,特寫什麼部位、隱藏凡善可陳,這認知漸漸引導著攝影師追求影像細節的雕琢、準確。
攝影成為新的做筆記方式,一種看似「非個人」的筆記方式。 這個筆記透過光影作用紀錄,而非人為的畫筆描述,更貼近自然,我們自以為成為了一個觀察者,透過影像不停地記錄世界,卻是不自覺地紀錄自己。 我們都以為自己在客觀的紀錄這一切,彷彿一個旁白;但卻同時帶入主觀的感受,又像個詩人。
有些人喜歡自拍、拍寵物、拍食物、拍風景、拍群眾,在主題上的喜好傳達了非常個人化目的;拍攝不同的角度、佔比、明暗,也強烈的表明了個人美學的偏好。 相同的場景,在不同人的拍攝眼光中,出現了不相同的照片,照片在「美化」跟「說出真相」灰色區間擺盪。
透過照片證明曾經存在著什麼樣的事物,間接證明我曾經看過,這種間接的眼見為憑,不僅僅是紀錄,更多在傳達評價,評價自己看世界的方式。 與其考慮拍什麼讓你看,讓你知道我想看什麼更貼切一點,這種透過攝影的觀看行為成為人類對世界新的「看法」。

觀景窗裡的犀靈雞湯

我們拿起相機,心中都在努力修飾眼前或扯下它的面具之間徘徊。
許多人物攝影,攝影師都會盡量避免非專業受攝者被鏡頭盯視而產生的不自然。 對於那些追求「真實」的攝影師而言,儘管不屑修飾他們拍攝的人像照片,但仍會以某些方式去避免受攝者受到相機盯視的影響,看似寫實但其實也是受到攝影者選擇所導致。
拍攝者與被攝者之間的關係,看似真實紀錄,實則強烈的體現出主題性,『客觀的特徵』矛盾地強調了攝影師所觀察的世界。
飢餓的蘇丹
如同有名的新聞照片《飢餓的蘇丹》,我們可以從這張照片明顯的感受到攝影者所想要傳達的悲憫、吐露的意義,喚醒人們對飢荒的義憤的痛苦。
相片裡面都一切都是現實世界所創造的,看似以「真」為名,卻妝點了「意圖」。
因此攝影者所想要傳達的品味或寓意都可以藉由相機傳達,相機可以是溫和的、殘忍的、超現實的,我們常常會發現『某些東西、景物或人在照片中比真實的生活還要美』,尤其在時裝攝影上,攝影師的目的已經非紀錄,而是以「悅人」為目標。
維根斯坦Wittgenstein在語言分析中說的「意義即用途」,也適用於照片上。 照片是為了傳達「意念」而存在,它本身的用途已被其背後的意圖取而代之。 它為我們提供感官與心靈上的刺激,創造悲憫、娛樂、憤恨等情感,但同樣的能夠切斷這一切。
書中這章最後一段讓我深思很久,攝影因為跟人連結,於是攝影成為一種語言,一種像人們解釋「人性」的語言。 這種語言創造了照片卻不存在解釋意義,它只是去釋放訊息;使得訊息既是真實、透明的又同時具有神秘感。
如同這句『你試看看啊』,我們亦不知道說話者想傳達的真相是憤怒?鼓勵?或者是假裝鼓勵的輕視,只是傳達出訊息並未解釋,而怎麼去解釋都在於人與人的關係裡。

當它告訴你越多,代表你知道的越少
攝影做為一種將現實轉變成美的語言,源於「傳達真相」的工具特性也越來越薄弱,當你觀看照片不斷從中獲取資訊的同時,也被塑造的資訊控制。
BeReal這個App裡頭有一個功能,強調兩分鐘內拍攝,這一點大大強調攝影與時間的重要性,我們都認為攝影是去捕抓瞬間,但當你有所目的去拍攝時,攝影變打破了時間的藩籬,重塑時間與空間。
尤其在現代我們不斷將影像切割、剪輯,透過拼接更加混亂了時間與空間。 透過攝影可以把世界上每一件事都變有趣、變得富有意義,影像成為一種美學消費,充滿各種主題、各種體驗,彷彿放在百貨櫥窗的商品,我們成為了『消費現實的顧客』。
影像寄託了道德與情感,它指示我們「美好生活」、「人性」的樣貌,同時也伴隨了人的「修飾」、「謊言」。 我們對美的追求是無上限,這也讓我們產生信念,而信念帶給人類社會前進的動力,與其解釋照片真偽,更多的是關注這些追逐美好的瞬間,是否伴隨著人性的控制?社會結構的體現?
當現實可以被選擇給予,我們專注就不是現實本身,而是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記得餵貓沒毛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