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20+成人舞者培訓計畫筆記:第一階段第二期

20+成人舞者培訓計劃的第二週期(每個週期都是以六週為單位)結束已經一個多禮拜了,結果正面臨搬家大業的我到現在才有心力寫感想,真是不好意思。

從「記動作」到「表演」
這次從哪裡切入好呢?先來說說,我是一個不擅長「背誦」的人。國、高中的時候,數理成績很爛不說,文科的我連歷史地理其實也唸得不太好,因為我其實很不會背書。我往往在硬背一段時間之後,才會突然開竅,覺得好像搞懂了它的某種內部邏輯,然後背誦變成理解,才會開始變簡單,而且可以靈活運用。
學跳舞對我來說,有點像是這個過程;我們從「下到上」的知識碎片開始(單一的姿勢、方向、角度等),慢慢組裝成完整的動作。這些「點對點」的關係建立好之後,來到更困難的部分:改由「上到下」的角度,從「舞蹈」的前提出發,來執行動作。
等等,難道做動作,不是已經在跳舞了嗎?
舞蹈菜鳥的常見迷思就是:核心練強,關節拉開,動作記熟,跳舞就好看。
大概要學跳舞一段時間之後,才會發現,事情好像不是這樣~~
這就是第二週期的新挑戰了!怎麼樣跳得「好看」?

要跳好舞,先學會看別人跳舞
老師首先開始教導大家「看」的藝術。《燕子》這本小說裡的舞蹈教授曾說:要能跳好舞,得先學會看別人跳舞。(看來此話不假。)
老師先從同學中挑出四人,一字排開,做一套組合動作,請同學們觀察。動作做完,老師問大家,你們看到什麼?覺得這幾個人的眼神有什麼不一樣?
平常上課,大家自顧不暇,誰有空看別人?(就算有看,大概都在偷瞄動作吧?)認真地觀察了一輪,原來,跳舞感覺更吸引人的同學,眼神都有種專注感,你會不自覺地跟著他們的視線、進入他們的動作營造出來的氛圍中;而眼神比較飄的同學,並不是說就跳得不好看,可能因為對自己不是太有信心(或動作不夠熟悉,還在腦袋裡努力叫喚記憶),散發出一種不確定感,就好像他們身上的能量是渙散的,沒辦法讓觀眾被吸進去,這就會影響到「表演性」了。

怎麼培養表演性?
為了讓我們的動作不會淪為「背書」,老師試著教導我們賦予動作意象:先鎖定一種介質,想像自己做動作的時候,人是在這個介質裡,透過自己的動作去把這個介質的質地展現出來。(就像許多當代舞老師會叫學生想像自己在水裡,讓大家動作看起來比較飽滿。)
我事後問了幾個同學想像的情境是什麼,有人說是星光璀璨、廣大無垠的銀河,有人說是在屋頂上自由自在的風。大家的想像都好美啊,如果真的可以透過身體表達出來的話,該有多好?
老師也坦誠地告訴我們,表演完全是另一個專業,表演要做的準備跟舞蹈的暖身(拉筋、肌力等)是截然不同的,針對想要在這部分精進的同學,教室會再讓專業的表演老師來教。

跳舞時令人入迷的心流體驗
老師曾說:動作之間的空隙,要用靈魂去填滿它。
這太抽象了,什麼意思?
以下這段不是教室的教學內容,是我自己的一點感悟。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其實我大概分辨得出來,自己是在做動作而已,還是在跳舞。跳舞的時候,整個人放進去的感覺,用身心在「創造」些什麼的感覺,跟純粹背誦動作是非常不一樣的,只有那種時候,才真的可以說是「身心合一」了,或許就是用靈魂來填滿動作的意思吧?
曾經在某次舞碼班呈現的時候,瞬間覺得時間感都改變了,好像連身邊同學的動作,都突然慢速播放一般,非常不可思議的經驗。
上網查過一些資料,原來那種狀態應該是「心流」,心流有幾個特徵:
  • 注意力完全集中;
  • 意識和行動融為一體;
  • 內心評判聲音消失;
  • 時間感消失;
  • 強烈的自主和強烈的愉悅感。
雖然說,表演的最高目標好像是取悅觀眾,然而,我自己揣測,會不會表演者自身融入其中才是重點,觀眾被取悅則是副作用?(你很難不被進入心流狀態的人吸引!)這時對雙方而言,應該都是非常幸福的時刻吧!(或許,這就是很愛看表演的朋友說的「劇場的魔力」?)
希望自己能越來越常體會到身心合一的美好,祝福喜歡跳舞的大家,都能在表演中與自己的靈魂相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