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瓶頸與陷入瓶頸的覺察
比停滯不前更讓人衰弱的,是自我質問:「我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做這件事?」、「學成一首曲子又怎樣?」這個覺察就是這次嘗試的最大收穫。
上文 發表後很快過了一個月,我從零基礎開始,挑戰學習在20小時內用空靈鼓演奏〈青花瓷〉。目前能斷斷續續的演奏完,但無法流暢演奏整首曲子。
新的嘗試像一把鑰匙,更像一面鏡子。
一、自我檢核:原來20小時不簡單!
如果以考夫曼的4個要點來看:
- 拆解步驟和任務 ☑
2. 學習到你能自行修正的程度 ☑
3. 移除讓你分心的障礙物 ☑
4. 最少練習20小時 ❌
喔喔!練習進度只有達到14/20。
二、地雷分析:維持緊張感是關鍵!
最明顯的❌來自練習進度只達到14/20,原因是沒有被檢驗的急迫性,開始輕鬆地練習,反而效果不彰。
因此20小時學習術要有成效,我認為關鍵在於「維持適度的緊張感」!
兩天一次的練習進度容易停滯,而停滯會帶來挫敗感,開始懷疑此行的意義。所以下次若再嘗試20小時學習術,我希望能天天練習,就算15分鐘也好。
三、意外的收穫:不成功也不會遺憾
新的嘗試像一把鑰匙,我還發現:
1. 生活動力提升:對時間的流逝更有意識,而小目標的前進讓生活更有紋理感了。
2. 開啟專題閱讀:開始了解與嘗試各種管理、學習的理論,想試試看哪一種最適合自己。
3.感受練習筆記的妙用:這是無心插柳卻讓我獲益的產物,為了讓自己確實掌握考夫曼的四個步驟,我做了一個練習紀錄表。
在拿到雙排樂譜前,我曾練習過單排的樂譜。當時我寫下「樂譜需要練習三~四回才會背下來」,原本只是記錄歷程,卻在我練習雙排樂譜時發揮效用。當難度加深的樂譜讓我焦躁時,耐心練習3-4回後,情況大大改善,觀察自己的學習軌跡,讓我對自己更有耐心,可以有效幫助度過頹喪期。
四、結論
「這結果實在太不happyending了,讀者就是要看勵志的happyending啊!」在決定結束空靈鼓的挑戰前,心中確響起「只差6小時12次練習就可以成功,堅持下去」的呼喚,也問過自己會不會不甘心?
原本以為空靈鼓應該要被我暫時冷凍起來了,但在晚上十點的此時,我卻突然好想彈奏那首〈青花瓷〉,是慣性的制約嗎?還是我真的開始享受這練習的過程?我不知道,卻開始期待有了新習慣的自己😊
祝福各位有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