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rame src="https://player.soundon.fm/embed/?podcast=1b0e537f-4758-4df3-ad14-c4e501cd755f&episode=91f8730e-d051-4d64-a885-2eaef06315f3" style="height: 140px; width: 100%; border: none; border-radius: 4px; box-shadow: 0 1px 8px rgba(0, 0, 0, .2);"></iframe>
宜蘭公園的人造自然:椰科植物
人造自然是近現代城市公園最重要的構成元素,如古木大樹、四時花木、假山水池等,這個特色在一百年前修造的宜蘭公園也見得到。從日治時期的報導與文獻記載,可以初步瞭解到宜蘭公園由造園師井澤半之助設計修造時,便栽植了「四時花木」、「綠竹蒼松」,以及從宜蘭各地蒐羅而來的「古榕大松」。
松樹與榕樹可以說是日本人喜愛種植在公園中的樹種,除此之外,具有濃厚南方熱帶風情的「椰科植物」也相當受到日本人的青睞,常見樹種有亞歷山大椰子、蒲葵、大王椰子等,不僅在苗圃場中培育廣植,在介紹台灣城市公園風景的「繪葉書」(明信片)中,也時常能見到椰科植物的身影。
宜蘭公園的人造自然:假山與水池
除了四時花木和樹種的特別配置外,在平坦公園內增加地勢起伏與變化,是近現代公園作為城市中大眾休憩場所的重要設計環節之一。在建築工程的量體平衡理論上,打造水池挖掘的土方便可作為堆砌假山之用,但在造園師的眼中則是風景成形的重要元素。
宜蘭公園雖然腹地不大,但也出現了在當時算是相當時髦的噴水池,池中也種植了蓮花荷花。位於公園東側的假山為低緩矮坡,上方設置了不同造型的涼亭等休憩設施。此外也有可以兼讓「自轉車」(腳踏車)騎乘的人行步道,雖然在當時擁有腳踏車的人應該是極為少數,小小公園內也有如射箭場的運動場所。
宜蘭公園內的紀念碑石
雖然漢人文化中也有立碑石的風俗慣習,然而日本人也不惶多讓,因此日治時期台灣各地公園,成為日本人最常設立紀念碑與紀念雕像的空間。宜蘭公園內的紀念碑石,大多數是紀念因征討抗日份子或參與理蕃戰役而亡的日本警察官吏、軍人或地方政府職員,每年都會舉行追悼招魂儀式慰藉亡靈。然而,這些設置在公園中的紀念碑石,就殖民統治者的角度而言,教化殖民地人民的意味極為明顯。
「
戰亡建碑」,又稱「宜蘭戰亡紀念碑」或「忠魂義魄」。1898(明治31)年之前宜蘭舊城西門外曾有一座「戰亡紀念碑」,但後被洪水沖走;1899(明治32)年11月由當時的宜蘭廳長西鄉菊次郎等人倡議重建,後於1905(明治38)年10月設立於宜蘭公園。此碑主要是日本人紀念1895(明治28)年日本入台時受到台灣人抵抗而戰亡的日本軍警。會叫「忠魂義魄」的原因是,新設於宜蘭公園的戰亡建碑是由當時的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題字,故稱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主碑周遭的圈圍是九根清領時期的鐵砲管以鐵鍊相連而成。
「查某嫺解放碑」(又稱:
查某嫺人權碑)為1840(道光20)年由當時葛瑪蘭廳通判
徐廷掄設立,設置於葛瑪蘭廳署(今宜蘭市陽明醫院新民院區一帶)前,作為警示應移除清代傳統社會婢女年過25歲無法出嫁的惡俗。從碑文可知,設立此碑緣由為依據1839(道光19)年分巡台灣道
姚瑩示諭。原在葛瑪蘭廳前的「查某7347;解放碑」,於
宜蘭女子公學校於1918(大正七)年成立後便被遷往宜蘭公園獻馘碑附近,面向宜蘭女子公學校大門。除了宜蘭有此碑之外,台南也可見到類似石碑。
「忠靈塔」為合祀宜蘭守備隊松尾大尉以下十三名將兵之碑,於1936(昭和11)年11月遷座至宜蘭公園。據文獻記載,忠靈塔與其他忠魂碑不同之處在於,此碑下方埋有犧牲將兵的遺骨,然現址下方是否如此有待考證。此外,現今可於宜蘭公園內見到的忠靈塔並非原初碑石模樣,刻有「忠靈塔」三字的大石原先被置放於高台上,在老照片中依稀可見今昔差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