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圖解】三大建築結構工法大評比:RC、SRC、SC

回想當天的921大地震

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臺灣發生芮氏規模7.3的「921集集大地震」,搖晃1分多鐘的大地震全台有感,死傷慘重。更有超過10萬多間房屋因此倒榻受損。
回顧當時震災資料照片,有的大樓嚴重到整個橫躺在馬路上,除了鋼筋明顯鬆散外露,還發現數個早已被壓爛的沙拉桶竟埋沒其中,足見不肖建商在建造階段偷工減料。不僅家園沒了,有的人在一夜之間與親友天人永隔,來不及道別。
三大建築結構工法比一比:RC、SRC、SC。圖/實價登錄比價王 製作
三大建築結構工法比一比:RC、SRC、SC。圖/實價登錄比價王 製作

◆ 台北市松山區東星大樓(於2009年原址重建完成)
台北市松山區「東星大樓」於921大地震倒榻後原址重建。圖/實價登錄比價王資料照
◆ 新北市新莊區民安領航(大樓前身為「博士的家」)
新北市新莊區社區「民安領航」於921震災後重建。圖/實價登錄比價王資料照
有人說「921後蓋的房子,比較安全。」這樣的說法其實不太精確。
媒體報導如果以《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與《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兩項規定的重疊時間,應以2003年之後「掛號申請」建照的建案,是比較符合安全標準,民眾在購買房屋時,可針對不同屋齡做初步的判定。
如今市面上,出現許多「抗震宅」、「制震宅」等建築類型,或到接待中心,可見牆面掛上放上該建案相關資料,其中少不了強調社區大樓採用的建築工法,無非希望取信於民眾,對居住安全也能有進一步認識。
此次實價登錄比價王圖卡專題,整理分享常見的三大建築結構工法:RC、SRC、SC。

▋開始上課!「三大建築工法」專有名詞先知道

RC、SRC、SC代表的意義是?圖/實價登錄比價王 製作

▋「鋼筋混凝土」特點:RC(ReinforcedConcrete)

RC鋼筋混凝土的建築特點。圖/實價登錄比價王 製作
◆ 建材及特性:鋼筋+混凝土,屬較厚重、剛硬結構 ◆ 樓層高度:常見10~15樓的中低樓層建築 ◆ 抗震方式:以梁柱的鋼筋混凝土,減緩地震釋放的能量 ◆ 地震搖晃度:因建材厚重,地震時搖晃程度較小 ◆ 居住舒適度:較佳。因台灣住宅大多以RC建築為主,遇颱風或地震時,建築振動位移較小 ◆ 建物造型:外觀變化程度較受限 ◆ 其餘特色:防火性、隔音性較好 ◆ 建造成本:最低

▋「鋼骨鋼筋混凝土」特點:SRC(SteelReinforcedConcrete)

鋼骨鋼筋混凝土建築特點。圖/實價登錄比價王 製作
◆ 鋼骨+鋼筋+混凝土,較RC具韌性與抗拉能力 ◆ 常見15~25樓的中高樓層建築 ◆ 抗震方式:以梁柱的鋼骨、鋼筋、混凝土 減緩地震能量 ◆ 地震搖晃度:建材有鋼骨,地震時搖晃程度較RC大 ◆ 居住舒適度:感受上與RC建築接近 ◆ 建物造型:建築外觀可變性,介於RC和SC之間。 ◆ 其餘特色:防火性、隔音性不錯 ◆ 建造成本:中等
「韌性」係指材料受到力量直到破壞前所能吸收能量的大小,是一種材料的機械性質。

▋「鋼骨結構」特點:SC(Steel Constrution)

鋼骨結構建築特點。圖/實價登錄比價王 製作
◆ SC(Steel Constrution)鋼骨構造,又稱SS(Steel Structure)鋼骨結構。
◆ 建材及特性:鋼骨(鋼柱、鋼梁),屬較輕盈、韌性高的結構 ◆ 樓層高度:常見30樓以上的超高樓層建築 ◆ 抗震方式:以鋼骨的韌性(搖擺) 減緩地震的能量 ◆ 地震搖晃度:因建材以鋼骨為主,地震搖晃時感受度最大 ◆ 居住舒適度:較差,但有工法能降低不適感 ◆ 建物造型:外觀變化程度最高 ◆ 其餘特色: 「防火性較差」➤ 可在梁柱外觀以混凝土包覆增加結構剛性,降低搖晃感與變形,也能達到防火與防水等用途 「隔音性較差」➤ 可於屋內增設隔音板解決 ◆ 建造成本:最高

▋建築工法常見迷思點我看全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