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阿揪西主攻韓流文本,但並不代表“只”看韓國的戲劇和電影,就如同美食家如果沒有吃過真正的好東西,如何辨別得出食材的優劣?因此時常補足一些其他國家的作品,也是我給自己的日常功課之一。
去年上映時造成轟動的國產恐怖大片《咒》近日於Netflix上架,並在數日內打入多國排行榜,這種現象級作品當然不能漏掉;而昨晚看完《咒》之後心裡毛歸毛,但當下的感想似乎跟上映期間網路上的「主流評價」不太一樣? 不曉得是不是自己的觀影味蕾出了問題,所以就上了Netflix的社群上繞了一圈,還真發現有幾篇PO文討論得挺熱烈。有很多人看完後感到不如預期,而阿揪西個人的想法也差不多是如此;但也有一些人為《咒》平反,認為它是一部難得的大作,主張的內容大致上可分為兩點:
- 電影就是要在電影院看,在家看才會覺得難看。
- 以國片來說拍得很好了。
我們先聊聊第一點,電影要在電影院看才能獲得最佳體驗,這句話基本上沒有問題,但實際上除了阿湯哥,有多少電影真的有那個底氣,可以打從一開始就放棄上串流、出DVD等回收資金、增加收入的管道?況且,有不勝枚舉的作品,即便少了把觀眾釘在座位上的主場優勢,依然能獲得相當高的評價。
也看到有些說法是《咒》這種新型的「沉浸式電影」,用電視撐不起來。但我的感想是,現在的家用視聽設備品質突飛猛進,如果要追求點儀式感,把客廳弄得比電影院沉浸其實一點都不難;反觀電影院,尤其是口碑超好的滿場影廳,左邊的人三不五時打開手機製造光害、右邊的人爆米花袋子嘎拉嘎拉響、前面的情侶左搖右擺、後面的壯漢頂你椅背,還有一大群要哭要笑都非得很大聲的陌生人,我們確定要在電影院裡面談「沉浸」嗎?況且這部戲可以更加進步的點,跟沉浸並沒有什麼關聯。 再來看看第二點,其實我不太喜歡「以國片來說拍得很好了」這種評價方法,相信台灣的電影人也不會喜歡這種鼓(ㄊㄨㄥˊ)勵(ㄑ一ㄥˊ)。
《咒》的事前田調、劇本大綱、拍攝手法都堪稱優秀,喜歡或不喜歡就是看個人口味而已,但其實全片最讓人感到最遺憾的,是戲中人物的對白與動作的設計,例如:
- 「媽媽教你寫名字好不好」,然後拿起一本小孩已經寫滿自己名字的本子。
- 發現冰箱裡的優酪乳倒了,然後直接把冰箱門關上。
- 房仲來看屋況,不知什麼原因一定要把幼兒獨自留在門外。
- 明明是個有門閂可以拉開的門,偏偏要用腳把它踹破,而且是在偷偷摸摸怕被發現的前提下。
- 女主不知是如何把看不懂的經文,印刷般工整地抄滿自己全身,包含眼皮。
或許會有觀眾認為這只是不需吹毛求疵的小細節,但也有不少觀眾因為這些不合理的細節,一次次被從戲中抽離。而這些小問題本該在分場劇本裡就能發現,並非無法修改、甚至不難修改,更不存在著因為是國片所以修改不了的理由,不曉得拍攝時有沒有被討論過,但結論就是它沒有被修改。
然而,一部作品好看與否,是觀眾們憑藉自己的喜好,以及過往看過的作品去比較出來的,在這種資訊爆炸的地球村時代,觀眾能接觸到的作品太多了,「夠好」的作品只會越來越難取悅人,暫時放下對國產電影的特殊情懷,讓台灣電影人知道觀眾真正在意的、期待的是什麼,才是幫助國片成為「最好」的途徑。 最後還是要做一些「韓劇阿揪西」原本該有的服務,如果看完《咒》之後,你想了解一下韓國人會如何呈現類似的主題與角色,可以參考以下片單。
想看手持式偽紀錄片風格(比咒還要晃3倍喔) 《薩滿》(編劇:羅泓軫)
想看宗教神靈深入探討 《娑婆訶》(編導:張載玄)
想看驚悚反轉燒腦 《哭聲》(編導:羅泓軫)
想看既崩潰又堅強的母親 《非常母親》(演員:金惠子)
《復仇母親》(演員:李英愛)
假如您喜歡我的文字,歡迎追蹤我的
【粉絲頁】掌握最新發文訊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