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文博會推出的「文博旅伴召集令:測你是什麼形狀的人?」最近在社群媒體上被瘋狂轉傳、分享。
前幾日我也在現時動態問過大家,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有做這個測驗,然後被瘋狂轉發分享(我也是別人分享才知道的)。
所以,到底為什麼大家熱愛心理測驗?
心理測驗原本就是透過個人主觀的選擇,得到一個關於自己的結果,也因為對於「我是一個怎樣的人」這道問題,大部分人都懷有好奇和想像空間,因此心理測驗總是會吸引不少人接觸。
而一目瞭然、清楚簡單的分類──例如花卉、顏色、植物或酒,都是讓人一看就可以直觀理解的結果。
也因為和「人」有關,自然會促使大家想知道「在別人眼中的我」是如何,以及「身邊的人」又是什麼類型。
進一步地,人們希望透過分享測驗結果,讓更多人認識自己;也期望在意的人也去做這項測驗,進而驗證彼此之間的關係。如此一來,便達到測驗設計者希望更多人分享的目的。
測驗連結:高雄文博會~你是什麼形狀的人?
詳細全文看換日線: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6574
----------------------------------------------------------------------------------
我是不務正業邱總監Erica,也是一位諮商心理師。
如果你對於心理諮商有興趣,歡迎透過我的社群平台交流或討論(臉書、IG、Podcast都有)。
如果你想預約實體的個別諮商或線上諮詢,歡迎點選這裡連結預約或問問題:
我們下次見~
0
諮商心理師/Podcast 《不務正業邱總監 》主持人 我是Erica,一位曾旅居歐洲五年的不務正業心理師。從英文跨界到諮商、行銷和銷售,希望我的人生體驗,分享生活中的心理學、生涯探索,以及文化差異,讓你對人生有不同的思考角度。 喜歡文章歡追蹤我~
你可能也想看
「科技巨頭解碼NFT計畫」介紹 – 每個科技巨頭解碼訂戶都該考慮加入的擴充版 | 科技巨頭解碼特別篇#1
這篇文章我想閒聊的是,我自己本人對於16種人格中N系列的人們的實際接觸印象和喜惡。
談完了一些小集合的特色或共同點以後,這篇會用很簡要的方式,統整性地介紹十六種人格可能的形象或氣質。
這篇文章我想閒聊的是,我自己本人對於16種人格中S系列的人們的實際接觸印象和喜惡。
31 MBTI 創作作品角色實例-哈利波特-16種人格(S系列)
因為剛好最近複習看完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所以我想以電影中(根據是電影,所以電影和小說或許有出入)給我的粗淺印象來談談S系列的各MBTI人格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