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海外的我,常常感受到壓力的三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你家裡一定很有錢,才可以出國念書吧!」、「在國外一定過得很爽,沒什麼壓力吧!」、「花了這麼多錢,那你英文應該很厲害吧!」

以上這些言論,或許是身為留學生的你曾經聽過的,但聽到時或許也覺得心裡挺不平衡的話。或許並沒有生活拮据,但在海外生活的辛苦,唯有你真的親身經歷過,才能懂得那種辛苦。


回想自己曾經在英國留學與生活五年的經驗,我想試著分享在海外生活的心境,即使未必是所有海外生活的人都是如此,也或許有人沒有那麼大的經濟壓力,在海外留學時過著不虞匱乏的生活,但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所以留學生們也才會對以上那些旁人的言論感到無奈。

但多半曾有留學經驗的人都知道,在異鄉生活,必須面對許多種族文化、語言差異、課業壓力與生活上的挑戰,而這些壓力做主要來自於和原來熟悉的生活經驗有太大的不同。

這些看似不大的壓力來源,只要沒有留意,隨著時間慢慢累積,往往會成為難以排解的情緒負擔,使得許多留學生的精神健康亮起紅燈,但又因為身在異鄉,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樣的狀況,往往只能忍耐或是告訴自己不要想太多,撐過去就好了。

我想談談留學生在海外生活過程中最可能遇到的三種壓力源,以及這些看似不大的壓力如何影響心理健康。


1.文化差異與學習上的壓力

由於學習的環境未必只有和你同語言的人,你更可能遇到來自不同國家與文化的同學,而要與這些同學如何一起分工合作完成課業,就是一件想像不來的事。

即使同樣是亞洲國家,台灣、印度、泰國、日本或韓國,都還是有不同的表達習慣或語言;而即使是英語系國家,英國、美國、加拿大和澳洲也還是不同的文化,更不要說歐洲大陸有更多官方語言不是英語的國家。而為了要和這些同學們合作,就必須去適應每個人的表達方式或做事習慣。

舉例來說,亞洲國家的同學最常遇到的困難是「主動表達意見」,而這也是歐美國家的同學們在口頭報告上比較佔上風之處。華人文化從小就教育孩子不要問太多問題或表達不同意見,以至於我們沒有獨立思考或主動表達的習慣,也因此讓我們在分組合作上吃了不少悶虧,因為不習慣表達自我,而錯失許多展現能力的機會。

2.生活中的錙銖必較只為了多省點錢

試想你在自己的國家生活時,生活中可能也沒有那麼需要為了自己開伙而錙銖必較(如果買外食是方便也不會太貴的國家),如果真的很累,就買個外帶或訂外送,和自己煮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而在吃飯這件事情上,歐美國家和亞洲國家差別最大的是,超市一週的買菜錢,可能就是你和朋友外出吃一頓飯的花費。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留學生歸國後都各個廚藝精進,除了為省錢在家開伙,很多想吃的家鄉食物也未必容易在外買到,許多人只好研究食譜如何製作家鄉小吃,只為了一解鄉愁!

3.來自家庭的期許與罪惡感

大部分的留學生的學費和生活來源主要來自父母的經濟支持,在知道父母們省吃儉用讓自己出國唸書,多半捨不得多花父母的辛苦錢,或是心中為父母的辛苦感到罪惡,反而會省吃儉用或到處找打工機會,小心翼翼地控制預算,和許多人刻板印象中「留學生很有錢,一定過很爽」未必相符。

我自己在英國就學期間,也一邊打工負擔自己的生活費,希望可以多少減輕家裡的負經濟負擔,但也因為國際學生的身份,每週無法工作超過20個小時,相對工作機會也少很多,但只要可以多機會賺點錢,當時的我幾乎有面試機會都去嘗試。

即使努力唸書和工作,希望減少家裡的經濟壓力,但還有更深層的內在動力—父母的期望。當留學生頂著在海外唸書的光環,父母或家人多少會期望當事人回國之後有更好的工作機會或薪資,但這可能是他們主觀認定「出國學歷鍍了金」的迷思,未必真的能夠體現在薪資或工作機會上。

又或者,有的留學生接觸了海外的文化後,希望在當地找工作留下來生活,而因為外國人的身份,必須格外努力來證明自我價值,讓公司願意因為你的才能提供工作簽證,才能有身份順利留下來當地發展,這和在自己國家找工作理所當然不需要身份認證的經歷完全不同。


以上這三個壓力源,當影響不大時可以成為努力的動機,但如果超過自己的身心可以負荷的負面能量時,也可能因為語言不通或文化民情不同,即使有機會找到心理諮商的資源,卻未必可以真正理解留學生的真實心情,而更深陷入孤單、憂鬱或焦慮的情緒裡。

出國留學,或許是你為自己的人生做的一次勇敢的選擇,而在這個選擇過程中遇到身心理上困難,適時的求助專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感受或經歷,或許一個懂你的語言或文化,也有在海外生活經驗的心理師會是一個好選擇。有時候找人聊聊,或許心理長久以來的心結有機會慢慢鬆綁,心也會自在許多。

祝福每個在海外欲展翅高飛的你,都能夠更享受留學生活,成為一個更不一樣的自己。

想預約線上或實體諮詢,歡迎在臉書或IG搜尋“不務正業邱總監”,或點選以下連結:https://taplink.cc/beceo_eric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務正業邱總監/邱意婷諮商心理師的沙龍
65會員
76內容數
從我的生涯經歷,以及我曾經訪談過的人物,還有書籍的閱讀,對生涯探索有更多不一樣的思考方式
2022/08/17
學英語在台灣一向是一個全民運動,孩子從小就要學英語才不會輸在起跑點,成人也要學英語,因為沒有好聽的口音或是英語沒講好會被別人看不起。 用一個生活中的故事分享我對於學英語的想法。 最近我帶先生去診所回診,看他上週的抽血報告。 ⁡ ⁡ ⁡ 英語系不代表英語就很厲害 ⁡ ⁡ ⁡ ⁡ ⁡ 我們下次見~
Thumbnail
2022/08/17
學英語在台灣一向是一個全民運動,孩子從小就要學英語才不會輸在起跑點,成人也要學英語,因為沒有好聽的口音或是英語沒講好會被別人看不起。 用一個生活中的故事分享我對於學英語的想法。 最近我帶先生去診所回診,看他上週的抽血報告。 ⁡ ⁡ ⁡ 英語系不代表英語就很厲害 ⁡ ⁡ ⁡ ⁡ ⁡ 我們下次見~
Thumbnail
2022/03/29
#李李仁是好爸爸陶晶瑩也是好媽媽 ⁡ 李李仁的形象是「好爸爸」、「明星陶晶瑩的老公」,「成功女性背後的男人」,因為想要更多時間陪伴、參與孩子的成長,推卻了不少工作機會,問起他會不會覺得犧牲或委屈? 摘自-親子天下 ⁡ ⁡ 人生的成就是可以自己定義的,而不是讓社會價值觀來定義你。 ⁡ * ⁡ ⁡ ⁡
Thumbnail
2022/03/29
#李李仁是好爸爸陶晶瑩也是好媽媽 ⁡ 李李仁的形象是「好爸爸」、「明星陶晶瑩的老公」,「成功女性背後的男人」,因為想要更多時間陪伴、參與孩子的成長,推卻了不少工作機會,問起他會不會覺得犧牲或委屈? 摘自-親子天下 ⁡ ⁡ 人生的成就是可以自己定義的,而不是讓社會價值觀來定義你。 ⁡ * ⁡ ⁡ ⁡
Thumbnail
2022/03/18
#本篇是吃了誠實豆沙包的嘔心瀝血分享 #海外人生的冷暖只有自己知道 ⁡ 最近談的個案都恰好是在海外留學或工作的人,談了許多在異國生活的辛苦。朋友都給我封號可以當 #跨國行動心理師(是說我也覺得這樣聽起來很酷📷) ⁡ ⁡ 很多的快樂或痛苦都會因為你在異國而加倍感受。 ⁡ * #孤單就會更加寂寞 ⁡
Thumbnail
2022/03/18
#本篇是吃了誠實豆沙包的嘔心瀝血分享 #海外人生的冷暖只有自己知道 ⁡ 最近談的個案都恰好是在海外留學或工作的人,談了許多在異國生活的辛苦。朋友都給我封號可以當 #跨國行動心理師(是說我也覺得這樣聽起來很酷📷) ⁡ ⁡ 很多的快樂或痛苦都會因為你在異國而加倍感受。 ⁡ * #孤單就會更加寂寞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賭上人生的夢想,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活用才能去工作。自身的價值不會因此而改變,也不會被束縛……不勉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現在的我是這麼想的。然後擁有了夢想再去實現,在那之後會看到真正的地獄……。」(節錄自漫畫-能幹貓咪今天也憂鬱)
Thumbnail
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賭上人生的夢想,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活用才能去工作。自身的價值不會因此而改變,也不會被束縛……不勉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現在的我是這麼想的。然後擁有了夢想再去實現,在那之後會看到真正的地獄……。」(節錄自漫畫-能幹貓咪今天也憂鬱)
Thumbnail
「你家裡一定很有錢,才可以出國念書吧!」、「在國外一定過得很爽,沒什麼壓力吧!」、「花了這麼多錢,那你英文應該很厲害吧!」 以上這些言論,或許是身為留學生的你曾經聽過的,但聽到時或許也覺得心裡挺不平衡的話。或許並沒有生活拮据,但在海外生活的辛苦,唯有你真的親身經歷過,才能懂得那種辛苦。 回想自己曾經
Thumbnail
「你家裡一定很有錢,才可以出國念書吧!」、「在國外一定過得很爽,沒什麼壓力吧!」、「花了這麼多錢,那你英文應該很厲害吧!」 以上這些言論,或許是身為留學生的你曾經聽過的,但聽到時或許也覺得心裡挺不平衡的話。或許並沒有生活拮据,但在海外生活的辛苦,唯有你真的親身經歷過,才能懂得那種辛苦。 回想自己曾經
Thumbnail
面對全球化的挑戰,台灣的學子紛紛選擇出國留學,打開自己更多未來職涯機會。然而,在大家鼓吹「去去去,去美國」的同時,台灣學子有認真想過出國後面對的挑戰與未知嗎?出國後真的能夠一帆風順嗎?或者有想過自己出國留學要的是什麼呢?
Thumbnail
面對全球化的挑戰,台灣的學子紛紛選擇出國留學,打開自己更多未來職涯機會。然而,在大家鼓吹「去去去,去美國」的同時,台灣學子有認真想過出國後面對的挑戰與未知嗎?出國後真的能夠一帆風順嗎?或者有想過自己出國留學要的是什麼呢?
Thumbnail
在英國工作後,我變得更有企圖心,更有自信。但同時也能好好享受目前所擁有的。本來來英國,是希望為以後的工作做打算,但待了一年後,才發現是為自己的人生鋪路。工作終將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擁有屬於自己親身體會過的,才能知道並有能力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不該讓面試官來選你,而是要靠自己的能力來成為面試官。
Thumbnail
在英國工作後,我變得更有企圖心,更有自信。但同時也能好好享受目前所擁有的。本來來英國,是希望為以後的工作做打算,但待了一年後,才發現是為自己的人生鋪路。工作終將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擁有屬於自己親身體會過的,才能知道並有能力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不該讓面試官來選你,而是要靠自己的能力來成為面試官。
Thumbnail
#本篇是吃了誠實豆沙包的嘔心瀝血分享 #海外人生的冷暖只有自己知道 ⁡ 最近談的個案都恰好是在海外留學或工作的人,談了許多在異國生活的辛苦。朋友都給我封號可以當 #跨國行動心理師(是說我也覺得這樣聽起來很酷📷) ⁡ ⁡ 很多的快樂或痛苦都會因為你在異國而加倍感受。 ⁡ * #孤單就會更加寂寞 ⁡
Thumbnail
#本篇是吃了誠實豆沙包的嘔心瀝血分享 #海外人生的冷暖只有自己知道 ⁡ 最近談的個案都恰好是在海外留學或工作的人,談了許多在異國生活的辛苦。朋友都給我封號可以當 #跨國行動心理師(是說我也覺得這樣聽起來很酷📷) ⁡ ⁡ 很多的快樂或痛苦都會因為你在異國而加倍感受。 ⁡ * #孤單就會更加寂寞 ⁡
Thumbnail
分享在英期間如何強化英文能力及參與社交活動。
Thumbnail
分享在英期間如何強化英文能力及參與社交活動。
Thumbnail
生活在他鄉難以言說的困境與今日的快樂。
Thumbnail
生活在他鄉難以言說的困境與今日的快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