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傳》看見平穩、仁慈的領袖風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科學家走向政壇,擔任16年德國總理的梅克爾看似平凡歐巴桑,沒有雍容華貴的姿態容貌、口若懸河的講說才能、一呼萬應的群眾魅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誇張行徑,卻有著無比耐心和毅力,還有一顆仁慈柔軟的心去處理難民問題,是近代各國政治領袖中,我最敬佩的一位。

因此,拿到《梅克爾傳:一場卓越的史詩之旅》這本厚厚400多頁的書時,相當高興地慢慢看完它。

擷取自出版社書本介紹影片

擷取自出版社書本介紹影片

梅克爾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俄國總統普亭在黑海渡假別墅接待時,明知被狗咬2次的她怕狗,還故意叫人把他養的愛犬、巨大黑色拉不拉多放進來,並在梅克爾身邊打轉,普亭還露出得意的笑,但梅克爾並沒有閃躲,她的幕僚對於普亭這種惡意及不禮貌行為火冒三丈。

梅克爾後來為普亭的行為銓釋說:「俄羅斯的政治和經濟都乏善可陳,所以他不得不來這一招,以顯示他的男子氣慨。」相當清楚普亭此舉的目的是下馬威。

面對一部份東德人對她的飆罵及批評:「你把我們帶上獨裁之路,基本權利被嚴重削減,沒有新聞自由…。」梅克爾平靜及和緩地回應道:「你們坐在這裡,坐在第一排,不會因為提出的問題而遭受到任何危險。」道盡出身東德的她,多麼明白什麼是獨裁下的生活。

對於被國人批評的難民政策,梅克爾說:「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是可以獨活的,無論如何,我的難民政策是正確的,我們不能只守著自己的財富,不能只考慮自己。」

這本書由傳記家、前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NPR)、美國廣播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ABC)新聞記者凱蒂‧馬頓(Kati Marton)撰寫,讓我們去了解梅克爾,從一位化學家、一位東德牧師女兒的身分,走到了政治領域擔任總理的位置,堅毅地成為一股引領歐洲及西方世界的力量。

面對敵對陣營,梅克爾願意以溝通取代忽視,善用談判技巧,贏得更多斡旋空間。其中一項機智之舉,便是拉攏敵人加入她的內閣,透過嚴格要求他們的政策執行,使得敵人失去正面對立的平台,與媒體、網路社群保持適度距離,在困境時制定大膽政策,化危機為轉機。

梅克爾治理國家的處事之道,讓我看見另一種平穩安定的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知秋的沙龍
148會員
412內容數
昔記者、今社畜。打打鍵盤,憶過去、聊生活、談工作、品美食、學創作。
知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9
從小就羨慕同學帶便當,長大工作近30年從沒自己帶過便當,第一次嘗試帶自己手做便當上班。文章描述從小到大與便當的經驗,以及第一次帶自己做的便當上班的感受與想法。
Thumbnail
2025/03/19
從小就羨慕同學帶便當,長大工作近30年從沒自己帶過便當,第一次嘗試帶自己手做便當上班。文章描述從小到大與便當的經驗,以及第一次帶自己做的便當上班的感受與想法。
Thumbnail
2025/03/18
年過五十,肩膀疼痛影響睡眠,就醫診斷為五十肩。分享從初期發炎疼痛,到復健治療,以及尋求物理治療系副教授協助,學習鐘擺、爬牆運動,最終擺脫五十肩困擾的經驗。
Thumbnail
2025/03/18
年過五十,肩膀疼痛影響睡眠,就醫診斷為五十肩。分享從初期發炎疼痛,到復健治療,以及尋求物理治療系副教授協助,學習鐘擺、爬牆運動,最終擺脫五十肩困擾的經驗。
Thumbnail
2025/03/17
臺中市公車優勢經驗分享:因車禍事故改搭公車上下班,發現比開車省時、省錢、省力又環保。
Thumbnail
2025/03/17
臺中市公車優勢經驗分享:因車禍事故改搭公車上下班,發現比開車省時、省錢、省力又環保。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