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傷疤忘了痛,人類總是學不會」

「好了傷疤忘了痛,人類總是學不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縱觀《跟著肯恩費雪洞悉市場》這本經典好書的最大心得是,「人類一直都學不會如何回顧歷史,利用歷史。」

過去幾年來,我們常常可以在媒體上看到層出不窮的詐騙案。我常常會覺得很奇妙,為什麼這些詐騙犯的手法如出一轍,但總是可以讓群眾的財富受到極大損害呢?

這問題困擾了我很久,後來我終於想通了。原來是因為人們有【恐高症】,並且害怕波動。人類很容易被短期的下跌啟發恐懼心理,然後忽視過往的長期增長。並且因為【損失趨避】的心理偏誤,所以總是無法抗拒標榜【穩定報酬】的詐騙手法。

但誠如這本書裡所寫「波動可以防止投資騙局」。

如果你看過投資歷史,了解投資歷史,你就會知道沒有什麼方式是可以獲得穩定平均報酬的。

如馬多夫騙局強調的年年穩定10%報酬,如果你夠了解投資歷史就會知道,甚少有哪一年的報酬率是剛好10%左右的。而且仔細一看,通常都是大幅的上漲加上大幅下跌還有起起落落不穩定的報酬,才會有所謂的"10%年化報酬率"。

當你想通平均報酬及穩定報酬之間的差異,下次再有人告訴你可以把錢給他,他能年年回饋你穩定超越定存的X%報酬,你就可以直接封鎖對方了!

唯有波動才能帶給你報酬,而人們追求的穩定低波動,只會帶給你低報酬。

再來講到波動帶來報酬,你覺得當代的投資大師肯恩.費雪會怎麼建議你?

是要懂得審時度勢,精挑追漲避跌的優質好股。還是從混沌市場中挖掘可以殺出重圍的資產類別?

不,這位大師給的建議是:「採取長期被動能有更好的報酬。」

只要你長期"被動"投資在未來報酬更優異的資產類別,也就是股票。維持好紀律,你就能得到比大多數投資者更好的報酬。

投資就是這麼簡單,可是大多數的投資人卻還是沒學會。

「那投資股票很棒啊!我都投台灣發的股票指數ETF,只要被動持有就好了!」

問他為什麼不做全球化配置呢?

「國外的我又不熟,而且錢還要送給外國人。尤其你看台灣ETF績效比國外的好啊!還是買台灣的就好。」

結果所謂的績效比較好是忘記看匯差,算起來其實沒有比較好。

其實也不用笑台灣投資人故步自封,老美也差不多。而且不是只有台灣跟美國的投資人有【家鄉偏誤】的問題,可以說,全球的投資人都有共同的毛病。

但根據事實,就算美國也不過約佔全球股市市值一半。更不要說台灣股市了。如果你放棄了其他國家的股市報酬,那不是很可惜嗎?書中提到的另外一本好書《買下全世界》對於全球化投資配置有更清楚的說明,我也很建議入手一讀。

啊!這兩本好書其實都問世十幾年了,但你有發現嗎?怎麼這些問題在台灣還是一直重現呢?

所以你說金融市場「這次真的不一樣」嗎?我想未必。

雖然這是一本由主動投資的資產管理大師所出的書,但不管你是主動投資或是被動投資。我都很誠摯推薦你來細細閱讀肯恩費雪的智慧與經驗結晶。



avatar-img
關於指數化投資的補充說明的沙龍
286會員
95內容數
讀書心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開始分享這本《焦慮的投資人》之前,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現在有一個擲硬幣遊戲,假設你什麼都不做,你可以得到10億美元。但如果你猜對是擲出正面或反面,可以得到40億美元。你會選擇怎麼做?」 在此先壓下答案,但這個簡單遊戲卻是金融市場中造成巨大損失的心理偏誤之一。
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一本會讓我若有所思的F.I.R.E(財務獨立、提早退休)書籍了。 會想讓我一直讀下去的原因在於,本書作者毫不掩飾的風格。我覺得這是跟台灣類似書籍有極大不同的地方。台灣這類書籍總是有意無意增添作者的投資能力,可是卻很少清楚說明是如何籌措到足夠提早退休的資本。
投資很難嗎?投資需要學習很多交易策略嗎?投資需要時時刻刻關注經濟情勢變化嗎? 很多人認為是上述這樣沒錯。 看看坊間有多少主動投資策略就知道。每個人都有屬於他自己的一套,但你卻不知道哪一套可以幫你賺到錢。 更不要說有個明確的計畫可以讓你進行。 我要告訴你,這是一個"行得通"的長期財富養成計畫。
最近看了一本由遠流出版的《財富是這樣養成的》,裡面提到一段有關於韓國的有錢人大多是透過股權投資累積財富。 這讓我突然有興趣想知道,台灣人是否也是這樣呢? 所以我去找了一些資料來驗證看看,台灣的有錢人是怎麼累積財富的。
「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我們來看看鮮乳坊是如何做到的。
在開始分享這本《焦慮的投資人》之前,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現在有一個擲硬幣遊戲,假設你什麼都不做,你可以得到10億美元。但如果你猜對是擲出正面或反面,可以得到40億美元。你會選擇怎麼做?」 在此先壓下答案,但這個簡單遊戲卻是金融市場中造成巨大損失的心理偏誤之一。
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一本會讓我若有所思的F.I.R.E(財務獨立、提早退休)書籍了。 會想讓我一直讀下去的原因在於,本書作者毫不掩飾的風格。我覺得這是跟台灣類似書籍有極大不同的地方。台灣這類書籍總是有意無意增添作者的投資能力,可是卻很少清楚說明是如何籌措到足夠提早退休的資本。
投資很難嗎?投資需要學習很多交易策略嗎?投資需要時時刻刻關注經濟情勢變化嗎? 很多人認為是上述這樣沒錯。 看看坊間有多少主動投資策略就知道。每個人都有屬於他自己的一套,但你卻不知道哪一套可以幫你賺到錢。 更不要說有個明確的計畫可以讓你進行。 我要告訴你,這是一個"行得通"的長期財富養成計畫。
最近看了一本由遠流出版的《財富是這樣養成的》,裡面提到一段有關於韓國的有錢人大多是透過股權投資累積財富。 這讓我突然有興趣想知道,台灣人是否也是這樣呢? 所以我去找了一些資料來驗證看看,台灣的有錢人是怎麼累積財富的。
「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我們來看看鮮乳坊是如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