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2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規劃新生兒保障,在投保前必須注意的三件事】

    一開始我對於小孩這件事也沒放在心上,
    可能是我自己的人生還不急著進入「要有小孩」的階段,
    然而年齡同在30歲上下的同學與同事們也陸續進入了婚姻,
    而家中緊接著歡慶迎接新生命,也是很自然而然的現象
    我也會接到同學、朋友們的諮詢,新生兒保單應該怎麼買?
    雖然也會有少數遇到這樣的意見
    「先把父母自己的買好,畢竟家長才是經濟支柱,小孩子等長大後再說」
    但是每個小嬰兒都是爸媽們的心頭肉。
    當孩子真的發生什麼狀況,都一定是竭盡全力,寧願傾家蕩產也要救孩子,以國人最常聽見的癌症,已是台灣兒童非意外死亡原因的第1名,台灣每年約有 550 位兒童或青少年罹患癌症,以種類來區分,白血病佔兒童癌症的1/3,腦瘤約為1/5。通常兒童癌症都是很早就會發病,多數是與身上少數細胞的某些基因出問題有關,而這些基因異常大部分是偶發性,約占了9成,而遺傳因素所造成的只占約1成。不論接下來治療結果好不好,都已對整個家庭造成很大的經濟衝擊。
    因此盡早做好保障規劃,才能解決風險問題。
    在進入實務規劃階段前,有三項投保前必須注意的事情,勢必要提醒各位爸媽
    一、懷孕期便要提早做好規劃
    已經有好幾位朋友等到寶寶出生後才來規劃保險,但新手爸媽真的有夠忙,不管是出生後的篩檢、預防接種、日常照顧、跑醫院、跑娘家,都必須親力親為,無暇再處理其它瑣事,一拖下去可能孩子都快一歲了。
    另外一個最考量點是保障問題,小孩剛出生就有可能產生各種狀況,例如常見的黃疸或是卵圓孔閉鎖不全,再考量到投保作業時間和保險的「等待期」,所以建議在寶寶出生前 1~2 個月就先規劃好新生兒保單,才不會到時需要照顧寶寶手忙腳亂而忽視了該有的保障。
    二、把握10天關鍵黃金投保期,先做公費篩檢
    以正常程序來說,寶寶要有名字、報戶口取得身分證字號,才能進行投保,所以出生前也得先做好準備,才不會出生後才要後續取名而影響投保時機。
    醫院會在寶寶出生的48 小時內時,詢問爸媽要不要做篩檢?
    此時要特別注意,這項篩檢是公費的? 還是自費的?
    健保給付的「 21 項新生兒篩檢」是由公費補助檢測結果會在10天出爐。
    要是接到通知時,應盡快配合做完,現行金管會規定下, 這21 項新生兒基本檢測並不會影響投保權益,但保險公司仍能要求延期承保並觀察寶寶體況一陣子,所以最好還是在結果出爐前的10天關鍵期內,盡早完成投保。
    至於項目更多元的自費篩檢,如心臟超音波、腹部超音波、腎臟超音波、罕見疾病基因檢查等,可以投保完成後再做檢查。
    三、注意6個月的免疫力空窗期
    若已錯過了出生10天內的「黃金投保期」,爸媽也要記得盡量於出生6個月內幫寶貝完成投保,才能有效保障嬰兒期可能面臨的醫療風險。
    因為寶寶還在肚子裡時,會由母親胎盤傳送免疫球蛋白到胎兒體內,出生長大後,免疫球蛋白濃度會逐漸轉淡,直到六個月左右時,來自母親體內的助力即將消失,而自身免疫力又還不夠成熟,此時便是「免疫力空窗期」。這種情形下面臨充滿細菌和病毒的外界,難免會有風險發生,絕不能缺少醫療保障。
    下篇再來介紹,規劃新生兒保障的三大重點
    圖片來源:網路
    #保障規劃
    #新生兒保障
    #投保關鍵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