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齡長者呼籲放棄急救,那對早產的嬰兒呢?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有在看本沙龍的讀者們應該知道我偶爾會寫一些介紹DNR以及推廣善終的文章。不論是安寧或是善終都好,這些觀念比較適用在年紀大的長輩身上。畢竟人活了一輩子,在人生的最後一刻若能得到安寧和平靜實乃一大善事。這些老生常談想必大家都懂,不過近來有個朋友的老婆小產,旁人為了安慰她而聽到這樣一個故事。

小產自然讓人難過,但接下來分享的故事更是天人交戰。故事的主角不是小產,而是早產,孕期不到半年就生產。可想而知,發育上必然有諸多問題,家長未來得承擔的包袱也會更加沉重。你可能會覺得,既然這麼早出生,那可以不救讓他死亡嗎?

答案是不行,因為在法律上,只要人出生有呼吸心跳的那一刻,他就受到完整的人權保障。根據民法第六條,人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第七條的胎兒已將來非死產者為限,關於其利益之保護,視為既已出生。醫療法的第六十條,醫院、診所遇有危急病人,應先予適當之急救。並即依其人員及設備能力予以救治或採取必要措施,不得無故拖延。同樣的醫師法也有類似的規範,沒錯,法律的金箍咒牢牢地卡在這些醫師頭上。不救等待的可能是醫療糾紛,抑或是冗長的官司甚至牢獄之災。

這裡的狀況與意外事故或疾病引起的醫療糾紛大有不同,更常碰到的情況反而是家屬看到管線和維生儀器佈滿寶寶的身體,反而萌生出了不要救的想法。但礙於法規的存在,醫生只能選擇拯救到底,哪怕孩子的未來會走上更加坎坷的道路,也在所不惜。

圖 / unsplash

圖 / unsplash


放棄與否 Yes or No

早產兒的急救不像安寧療護或DNR,後者本身是一個立意良善的產品,要推廣並不困難。畢竟早產的孩子是一條生命,他有可能有璀璨的未來,只是機率相比其他健全的孩子更低一點。

從法律和人權的角度來說,父母沒有權力扼殺孩子想要活下來的意志。當然我們也很難闡明小嬰兒到底有沒有意志,但動物的求生本能是存在的。更何況現實有太多早產兒後期發育良好甚至與常人無異的案例。不管怎麼說他終究是一條生命,只要父母妥善照顧,勢必會展現強韌的生命力,未來更可能以自己的案例來回饋社會。洋洋灑灑的寫一大串,當然這些是建立在最理想的前提之下,既然稱為最理想,那勢必也有不理想的地方。

從主觀角度來說,我自己是站在不救的那方,當然我覺得這件事不該用法律去約束。而是應該以胎兒的狀況來做為依據,如果醫師表明胎兒的存活率只有1~3%,但在法律的束縛之下醫師和家屬得去賭那1~3%的機率,耗費大量的醫療資源去做賭注。縱使最後從鬼門關前把寶寶搶回來,帶著一個不健全的身體的孩子,他的人生真的快樂嗎?前一段提到的,父母沒有權力扼殺寶寶的求生本能,但寶寶也沒有強迫要求父母把他生下來給他一個不健全的身體吧?

現實情況是,不論立法與否,這件事始終沒有絕對100%正確的解答。但我可以分享本文一開始提到的早產兒後來發生什麼事,就是家人因為法規的緣故,花了大量的醫療費換來一個不算健康的孩子。只希望未來這孩子的道路能盡量平坦,也希望這孩子長大後別對父母有所怨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麟生命的沙龍
48會員
137內容數
齁-是當你接到一屁股鳥事的時候會發出的嘆息。黑-是在看見人性陰暗時黑化的過程。給自己一個機會記錄下殯葬業的見聞,也讓大家了解這些英挺西裝背後藏著的故事。
金麟生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你是否曾想過,一場告別,不一定非得在冷冽的墓園中進行? 若離別能與花香為伴,骨灰化作滋養大地的養分,在四季更迭中綻放,那會是怎樣一種溫柔的告別? 花葬,就是這樣一種讓逝者與自然融合,讓家屬參與其中,化哀傷為紀念的自然葬禮形式。這篇文章,我們將帶你走進花葬的世界,了解它的紀念方式、家庭參與
Thumbnail
2025/04/25
你是否曾想過,一場告別,不一定非得在冷冽的墓園中進行? 若離別能與花香為伴,骨灰化作滋養大地的養分,在四季更迭中綻放,那會是怎樣一種溫柔的告別? 花葬,就是這樣一種讓逝者與自然融合,讓家屬參與其中,化哀傷為紀念的自然葬禮形式。這篇文章,我們將帶你走進花葬的世界,了解它的紀念方式、家庭參與
Thumbnail
2025/04/24
在這個喧囂且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對死亡的想像,是否也能走得更遠、更溫柔? 「植葬」,這個結合環保理念與個性化紀念的喪葬方式,正悄悄在全球蔓延,如同春天發芽的種子,在各地人們的心中悄然生根。 🌍 全球趨勢:當永別,轉化為永生的綠意 在傳統墓園以外,一種更永續的選擇正快速被接受──
Thumbnail
2025/04/24
在這個喧囂且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對死亡的想像,是否也能走得更遠、更溫柔? 「植葬」,這個結合環保理念與個性化紀念的喪葬方式,正悄悄在全球蔓延,如同春天發芽的種子,在各地人們的心中悄然生根。 🌍 全球趨勢:當永別,轉化為永生的綠意 在傳統墓園以外,一種更永續的選擇正快速被接受──
Thumbnail
2025/04/17
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可以是沉重的,也可以是輕盈的。如同春日花田中的一縷微風,不帶遺憾,只留下淡淡的芬芳。 這就是「花葬」——一種正在全球悄然盛開的綠色儀式。 花葬,不僅是一種環保葬禮,更是一場對生命的美學回應。它不再只是終點,而是一場與自然重逢的儀式,一座讓記憶發芽、讓思念開花的花園。
Thumbnail
2025/04/17
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可以是沉重的,也可以是輕盈的。如同春日花田中的一縷微風,不帶遺憾,只留下淡淡的芬芳。 這就是「花葬」——一種正在全球悄然盛開的綠色儀式。 花葬,不僅是一種環保葬禮,更是一場對生命的美學回應。它不再只是終點,而是一場與自然重逢的儀式,一座讓記憶發芽、讓思念開花的花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早產兒的生死存亡,討論了醫療和法律角度的觀點,並分享了一個家庭因此花了大量醫療費換來一個不健康孩子的真實故事。文章最終提出,無論法律如何規範,這個問題依然沒有絕對正確的解答。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早產兒的生死存亡,討論了醫療和法律角度的觀點,並分享了一個家庭因此花了大量醫療費換來一個不健康孩子的真實故事。文章最終提出,無論法律如何規範,這個問題依然沒有絕對正確的解答。
Thumbnail
在醫院或診所確定懷孕後,就會發給準媽媽一本媽媽手冊,這本媽媽手冊有什麼功能或者有什麼福利?另外媽媽們最想知道在哪換可以到免費贈品,看本篇細細道來,不要錯過妳的福利喔!
Thumbnail
在醫院或診所確定懷孕後,就會發給準媽媽一本媽媽手冊,這本媽媽手冊有什麼功能或者有什麼福利?另外媽媽們最想知道在哪換可以到免費贈品,看本篇細細道來,不要錯過妳的福利喔!
Thumbnail
養兒不易,所以導致許多人都不敢生小孩,為了鼓勵大家生育,各個地方政府都有一系列關於0-6歲Baby的生育補助,也能幫家庭減輕一些負擔,本篇整理了一些育兒津貼的申請資格、如何申請、補助金額,一次讓你知道。
Thumbnail
養兒不易,所以導致許多人都不敢生小孩,為了鼓勵大家生育,各個地方政府都有一系列關於0-6歲Baby的生育補助,也能幫家庭減輕一些負擔,本篇整理了一些育兒津貼的申請資格、如何申請、補助金額,一次讓你知道。
Thumbnail
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著,社會需要承擔更多的養老和醫療費用,隨著壽命的延長,老年人對醫療和護理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將給社會福利系統帶來巨大壓力。
Thumbnail
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著,社會需要承擔更多的養老和醫療費用,隨著壽命的延長,老年人對醫療和護理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將給社會福利系統帶來巨大壓力。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Thumbnail
因為醫療的進步,全球人口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但又因為少子化的關係,讓高齡照顧的問題日益浮上檯面,到底我們將如何因應這個難解的局面呢? 《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的作者小梶沙羅用幽默的筆觸寫下自己長照四位加起來總共360歲老人的心酸血淚,狀況百出的長照現場令人看了哭笑不得,也藉此讓讀者去思
Thumbnail
因為醫療的進步,全球人口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但又因為少子化的關係,讓高齡照顧的問題日益浮上檯面,到底我們將如何因應這個難解的局面呢? 《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的作者小梶沙羅用幽默的筆觸寫下自己長照四位加起來總共360歲老人的心酸血淚,狀況百出的長照現場令人看了哭笑不得,也藉此讓讀者去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國長期實行的一胎化政策對社會結構和財政壓力造成的影響。作者指出,這種斷層會擴大年輕次代的財政壓力和社會結構的忽然變化,從而引發更多矛盾和衝突。文章探討了中國的老齡化問題,並指出中國政府應該更多地投入資源來照顧老年人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國長期實行的一胎化政策對社會結構和財政壓力造成的影響。作者指出,這種斷層會擴大年輕次代的財政壓力和社會結構的忽然變化,從而引發更多矛盾和衝突。文章探討了中國的老齡化問題,並指出中國政府應該更多地投入資源來照顧老年人口。
Thumbnail
2025年臺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長照問題日益嚴重。瞭解被照護者及照護者面臨的龐大經濟危機,並提供了國泰照護需求及低保費負擔的長照商品。我們建議您著重在長照商品、長期看護、家庭經濟危機等相關關鍵字。
Thumbnail
2025年臺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長照問題日益嚴重。瞭解被照護者及照護者面臨的龐大經濟危機,並提供了國泰照護需求及低保費負擔的長照商品。我們建議您著重在長照商品、長期看護、家庭經濟危機等相關關鍵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