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影《糸》,與日劇《First Love 初戀》觀後感<有部分劇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之前利用學習日文的時間看了兩部日本電影與戲劇分別是《糸》(日語:いと)與《First Love 初戀》,故事內容分別不同兩對情侶的故事,男主角皆為菅田將輝與佐藤健,女主角分別為小松菜奈與滿島光。
兩對戀人衍生出對於青春戀愛的執著以及成長命運的邂逅,自己對於這兩對情侶的相處模式也想利用目前的價值觀來解釋。
人們總是對於[命中注定]有著神奇的影響??
這兩個劇本中的故事,連結都導入了一個對於青春時期所遇到的那位[他/她]即是命中註定的影響,在戲劇的張力以及影集結尾的懸念,都會讓人不禁會自動帶入角色,對於外界強迫的拆散因素抑或是那些許就可遇見的擦肩而過,都很容易導入自我情緒,心跳加快,感動流淚等......
但是否是因為戲劇內的情節讓自己誤會了,其實不論做了甚麼選擇,都還是會遇見那個[命中注定],而這命中注定的那位人,便是讓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會去過度期待未來總是會有一個[他/她]出現在自己的生命裡,讓自己獲得幸福,而這戲劇如果太入戲,也許就是一個在自我生命中帶來一種填補自我幸福的影響,[因為我總是會遇見......不管發生甚麼事情]的這個想法,是否會讓人們覺得感情是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的呢?
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這兩個劇本中的結尾,在男女主角經歷過了一系列的分離與錯過後,終於談成刻苦銘心的愛,也不分離,在《糸》中,我觀察到的是男主與女主的戀愛基礎來自於男主的溫柔體貼與包容心讓女主過往的家庭經歷可以獲得另一種溫暖,而兩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卻是截然不同的,而在《First Love 初戀》內,男主與女主的年少相戀過程的累積,即使到女主發生意外後,過了一段時間,最後恢復記憶,這兩段感情的延續可以持續下去,讓我確實非常意外。
目前個人覺得感情中可以延續的長遠必須要有下列特質: 1. 價值觀相似,2. 興趣相似,3. 生活習慣相似,但在這兩部劇當中,除了《First Love 初戀》在結局我看到,男主與女主的長期目標與夢想皆是相輔相成之外,其實兩部劇的感情互動並沒有演出上述的三點,便進入結局,給人美好的回憶,當然絕對不是想要說明劇中的男女主不會過著幸福的生活,而是自我帶入思考,真正想要進入長期感情的狀態該如何做呢?
我們身邊總是會有很多例子: 永遠吵不完的; 總是一方在忍耐的; 總是被控制的; 因為小孩而維持的;恐怖平衡等......感情沒有絕對的對錯,而我相信人們總是需要愛與被愛,但該如何應對以及如何明白對方真正所想要的不只在情感上而已,在生活上,在情緒上,能給予或獲得的,應該都是值得我們去深思探討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Victor Hu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利用學習日文的時間看了兩部日劇分別是《勿說是推理》(日語:ミステリと言う勿れ)與《騙不了人的男人》(日語:ダマせない男),故事內容為看似平凡的大學生與上班族分別發揮智慧解決各種案件與問題。有種懸疑卻帶點幽默的影劇。非常推薦觀看。 而我個人覺得貫穿這些戲劇主要的訴說重點便是: <觀察力>。
最近利用學習日文的時間看了兩部日劇分別是《勿說是推理》(日語:ミステリと言う勿れ)與《騙不了人的男人》(日語:ダマせない男),故事內容為看似平凡的大學生與上班族分別發揮智慧解決各種案件與問題。有種懸疑卻帶點幽默的影劇。非常推薦觀看。 而我個人覺得貫穿這些戲劇主要的訴說重點便是: <觀察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日劇版還沒看,因為光看片花就覺得會哭爆,最近的生活有些變動,還不想流淚〈?〉,必須多留點體力給現實,剛好,從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源共享服務平台預約的DVD就這麼來到,多年前曾經看過漫畫,不過已經忘記詳細內容,抱持著未知的心態,播放這部電影。
Thumbnail
本篇主角:《她和他的戀愛花期》的麥和絹 很多人看了《她和他的戀愛花期》都感到沮喪和惋惜,覺得兩位主角麥和絹這對「靈魂伴侶」,敵不過現實社會的煎熬,最終分手收場。事實上這只是編劇坂元裕二有意鋪排的表象。真正懂這部戲的人會感受到,編劇給正在過渡成為大人的年青人的愛情忠告。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日本電影如何描繪邊緣族群及其與社會主流的互動。《長夜盡頭的微光》講述兩位身心障礙的主角通過彼此支持,展現了友情和理解的重要性;而《正欲》則深入探討了具有特殊癖好的小眾族群,挑戰了對「正常」和「一般」的定義。透過這些故事,觀眾得以反思自我和社會的多元性與複雜性。
Thumbnail
《在窗邊》是2022年的日本電影,講述了關於外遇及關係處理的故事。導演今泉力哉以及其作品均探討主題圍繞在人身上,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放大檢視及討論。整部電影完全使用兩人對談及接觸到的物件敘述和解釋,從細微的日常中,串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此作品是導演今泉力哉自編自導,展現他獨特的人物描摹及刻畫之細膩。
Thumbnail
《花束般的戀愛》是由菅田將暉、有村架純主演的愛情電影。劇情講述兩人在相遇後的愛情經歷,以花的一生作比喻,探討愛情的保鮮期及凋零。男女主角面對成長與壓力,做出明智抉擇,離開時仍保留美好回憶。電影充滿令人深省和感動的臺詞。
Thumbnail
車庫娛樂邀約搶先看首映電影 #四月她將到來 劇情:精神科醫師藤代俊(佐藤健 飾)收到大學時期初戀情人伊予田春(森七菜 飾)從世界各地寄來的信,內容是同為攝影社學長學妹的兩人十年前的戀情;結果,即將論及婚嫁的現任女友坂本彌生(長澤雅美 飾)卻突然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改編自王牌製作人川村元氣的同名
Thumbnail
我最喜歡的城市獵人由日本拍成真人版電影啦!由我最喜歡的日本男演員鈴木亮平主演,我就一直非常的期待啊!下面就簡單分享一下我看完電影的感覺,也希望沒接觸過城市獵人的人可以有機會看看這部電影!
我愛你,你愛我嗎?對於愛的解讀如果要做比較,那是永遠比不完的。三十年前我愛工藤靜香,三十年後我愛水橋舞,這究竟是什麼愛?這是生活的效應。我還會去愛上其他人,這種根本是人類的天性。如果我不愛他們,我就是一個沒有活著本能的人,我愛水橋舞是因為他的靈氣。 愛上水橋舞就一定要和水橋舞在一起嗎?看來這是一種
Thumbnail
首看改編自凪良汐同名長篇小說的電影《流浪的月》,有點消化不良,買回DVD一看再看,終於能沉澱思緒。影像有時比文字更難消化,故事涉及的「少數族群」際遇正反映人類社會的偽善,面對特殊差異時,經常會以「善良話語」掩飾自負與無知,為當事人帶來二次傷害。
Thumbnail
日本社會近年來經歷了各種文化與社會衝擊,編劇宮藤官九郎將這些衝擊寫進劇本裡,再次以「寬鬆世代」的視角,獻給2023年末的日本社會。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日劇版還沒看,因為光看片花就覺得會哭爆,最近的生活有些變動,還不想流淚〈?〉,必須多留點體力給現實,剛好,從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源共享服務平台預約的DVD就這麼來到,多年前曾經看過漫畫,不過已經忘記詳細內容,抱持著未知的心態,播放這部電影。
Thumbnail
本篇主角:《她和他的戀愛花期》的麥和絹 很多人看了《她和他的戀愛花期》都感到沮喪和惋惜,覺得兩位主角麥和絹這對「靈魂伴侶」,敵不過現實社會的煎熬,最終分手收場。事實上這只是編劇坂元裕二有意鋪排的表象。真正懂這部戲的人會感受到,編劇給正在過渡成為大人的年青人的愛情忠告。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日本電影如何描繪邊緣族群及其與社會主流的互動。《長夜盡頭的微光》講述兩位身心障礙的主角通過彼此支持,展現了友情和理解的重要性;而《正欲》則深入探討了具有特殊癖好的小眾族群,挑戰了對「正常」和「一般」的定義。透過這些故事,觀眾得以反思自我和社會的多元性與複雜性。
Thumbnail
《在窗邊》是2022年的日本電影,講述了關於外遇及關係處理的故事。導演今泉力哉以及其作品均探討主題圍繞在人身上,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放大檢視及討論。整部電影完全使用兩人對談及接觸到的物件敘述和解釋,從細微的日常中,串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此作品是導演今泉力哉自編自導,展現他獨特的人物描摹及刻畫之細膩。
Thumbnail
《花束般的戀愛》是由菅田將暉、有村架純主演的愛情電影。劇情講述兩人在相遇後的愛情經歷,以花的一生作比喻,探討愛情的保鮮期及凋零。男女主角面對成長與壓力,做出明智抉擇,離開時仍保留美好回憶。電影充滿令人深省和感動的臺詞。
Thumbnail
車庫娛樂邀約搶先看首映電影 #四月她將到來 劇情:精神科醫師藤代俊(佐藤健 飾)收到大學時期初戀情人伊予田春(森七菜 飾)從世界各地寄來的信,內容是同為攝影社學長學妹的兩人十年前的戀情;結果,即將論及婚嫁的現任女友坂本彌生(長澤雅美 飾)卻突然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改編自王牌製作人川村元氣的同名
Thumbnail
我最喜歡的城市獵人由日本拍成真人版電影啦!由我最喜歡的日本男演員鈴木亮平主演,我就一直非常的期待啊!下面就簡單分享一下我看完電影的感覺,也希望沒接觸過城市獵人的人可以有機會看看這部電影!
我愛你,你愛我嗎?對於愛的解讀如果要做比較,那是永遠比不完的。三十年前我愛工藤靜香,三十年後我愛水橋舞,這究竟是什麼愛?這是生活的效應。我還會去愛上其他人,這種根本是人類的天性。如果我不愛他們,我就是一個沒有活著本能的人,我愛水橋舞是因為他的靈氣。 愛上水橋舞就一定要和水橋舞在一起嗎?看來這是一種
Thumbnail
首看改編自凪良汐同名長篇小說的電影《流浪的月》,有點消化不良,買回DVD一看再看,終於能沉澱思緒。影像有時比文字更難消化,故事涉及的「少數族群」際遇正反映人類社會的偽善,面對特殊差異時,經常會以「善良話語」掩飾自負與無知,為當事人帶來二次傷害。
Thumbnail
日本社會近年來經歷了各種文化與社會衝擊,編劇宮藤官九郎將這些衝擊寫進劇本裡,再次以「寬鬆世代」的視角,獻給2023年末的日本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