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劇《勿說是推理》,《騙不了人的男人》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利用學習日文的時間看了兩部日劇分別是《勿說是推理》(日語:ミステリと言う勿れ)與《騙不了人的男人》(日語:ダマせない男),故事內容為看似平凡的大學生與上班族分別發揮智慧解決各種案件與問題。有種懸疑卻帶點幽默的影劇。非常推薦觀看。

而我個人覺得貫穿這些戲劇主要的訴說重點便是: <觀察力>。

觀察力一直是我覺得最有邏輯也是我想要精進的一個能力,因為它可以不動聲色地透過自己眼中所見的細節表達你的細膩體貼,因為它可以不用發表意見就能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或是事有蹊蹺,因為它不是一個外顯的能力因此也不會太過張揚,因為它可以觀察到別人隱藏的痛楚也利用同理心去關懷他人,那為什麼觀察力可以讓我們的大腦處理那麼多資訊呢?《原子習慣》書中提到,「人類所有感覺能力中最強的一項,是視覺。人體擁有約一千一百萬個感覺受器,其中將近一千萬個獻給視覺。」人透過視覺而產生的細胞神經連結是非常可觀的,影像或實際狀況進入眼簾後,大腦根據個人的生活經驗與思考模式去判斷或預測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物,進而產生因應動作。

然而,像戲劇演員一樣地屢破奇案或是給予別人”適當”的建議在現實生活可能不常發生。觀察力的缺點或是副作用可能是下列幾點,第一會使人感覺自己太過於主觀,由於它是根據所觀察,再由自己的經驗與邏輯去判斷,因此若系統資訊不夠或是對所見內容的資訊知識不足便會產生判斷失準的現象,若是自己又將錯誤判斷說出來的話,可能會導致別人認為自己過於主觀,甚至是有誤導的效果。第二會讓別人覺得自己在多管閒事,在目前的社會雖說有大量的社交媒體充斥著自我感覺的圖片或文章,但人們還是對個人的隱私權是非常在意的,一個有觀察力的人,對著別人直言不諱地訴說著自己觀察到的東西並且預測了接下來對方的行動或是說出對方之前做過某些事,是否會令對方產生一種不愉快且自主權被侵犯的感覺呢?

我想凡事都是有優點也有缺點,觀察力在我們彼此親近的家人與朋友中還是可以代表著重要的一個關愛能力。你是否有過透過一點點小觀察,便發現了身邊的親人可能有不對勁呢?你可能覺得它是第六感,但我個人認為正是因為觀察力而讓你的大腦察覺出了異樣。因為對於自己的家人與親友資訊與知識量是足夠培養與濃縮出一個習慣邏輯,例如: 喜好,生活習慣,思想等……但在這資訊知識大量流通的時代,人人都是手機不離身,也不太觀察身邊的人了,又怎麼能察覺出身邊親近的人所隱藏的心情呢?? 我想近期日本推出了這樣的日劇,將觀察力行為正向化,是想向社會大眾們說出劇中兩位主角的相同觀念,「希望能利用觀察力察覺他人的痛楚,進而產生同理關愛他人的心。」

#勿說是推理 #ミステリと言う勿れ #騙不了人的男人 #ダマせない男 #觀察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ictor Huang的沙龍
1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樣子啊......原來您的雙眼已經......喔!抱歉,您說的沒錯,看不見與無法觀看的確不是同一回事。那這樣吧!容我向您推薦第一號觀察者。」
Thumbnail
「這樣子啊......原來您的雙眼已經......喔!抱歉,您說的沒錯,看不見與無法觀看的確不是同一回事。那這樣吧!容我向您推薦第一號觀察者。」
Thumbnail
那次我生伴侶的氣(無聊到記不得發生什麼事),只記得我話說到一半,一瞬間時間像是放慢一樣,出現了一個過渡空間。就像乳液的押頭從off轉到on的那段空檔、也像疊影沒對好的邊緣與邊緣之間,此時的我聽見了自己的聲音、看到自己正在比畫的手、感覺身處在低氣壓的氛圍裡。然而這些都在漸漸褪去,與我拉開距離⋯⋯
Thumbnail
那次我生伴侶的氣(無聊到記不得發生什麼事),只記得我話說到一半,一瞬間時間像是放慢一樣,出現了一個過渡空間。就像乳液的押頭從off轉到on的那段空檔、也像疊影沒對好的邊緣與邊緣之間,此時的我聽見了自己的聲音、看到自己正在比畫的手、感覺身處在低氣壓的氛圍裡。然而這些都在漸漸褪去,與我拉開距離⋯⋯
Thumbnail
這個系列主要分享讀了特別有感的書本。可能是看了以後有所哲理感悟、也可能是看完覺得自己變聰明了(?)、或單純感到舒壓暢快全身舒爽⋯⋯總之是介紹讓我小小的人生產生共鳴的書本系列。
Thumbnail
這個系列主要分享讀了特別有感的書本。可能是看了以後有所哲理感悟、也可能是看完覺得自己變聰明了(?)、或單純感到舒壓暢快全身舒爽⋯⋯總之是介紹讓我小小的人生產生共鳴的書本系列。
Thumbnail
為什麼會說,觀察力很重要呢?這不是就像呼吸一樣,幾乎不用教,天生就會?
Thumbnail
為什麼會說,觀察力很重要呢?這不是就像呼吸一樣,幾乎不用教,天生就會?
Thumbnail
最近利用學習日文的時間看了兩部日劇分別是《勿說是推理》(日語:ミステリと言う勿れ)與《騙不了人的男人》(日語:ダマせない男),故事內容為看似平凡的大學生與上班族分別發揮智慧解決各種案件與問題。有種懸疑卻帶點幽默的影劇。非常推薦觀看。 而我個人覺得貫穿這些戲劇主要的訴說重點便是: <觀察力>。
Thumbnail
最近利用學習日文的時間看了兩部日劇分別是《勿說是推理》(日語:ミステリと言う勿れ)與《騙不了人的男人》(日語:ダマせない男),故事內容為看似平凡的大學生與上班族分別發揮智慧解決各種案件與問題。有種懸疑卻帶點幽默的影劇。非常推薦觀看。 而我個人覺得貫穿這些戲劇主要的訴說重點便是: <觀察力>。
Thumbnail
傾聽。這件事情難就難在要克服自己的本能,堅持不說話。 不要相信旁觀者清,因為旁觀者未必清。 只要我們用自己的東西持續套用在別人身上,傾聽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除非我們先把這樣東西放下,才有可能真正聽懂對方。 【你覺得你是過來人,但人家要你過來了嗎?】
Thumbnail
傾聽。這件事情難就難在要克服自己的本能,堅持不說話。 不要相信旁觀者清,因為旁觀者未必清。 只要我們用自己的東西持續套用在別人身上,傾聽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除非我們先把這樣東西放下,才有可能真正聽懂對方。 【你覺得你是過來人,但人家要你過來了嗎?】
Thumbnail
本篇文在IG限時動態票選,大家票選最想在直播上聽的-「看透人的技術」。 我的帳號一直零星的有在分享我怎麼看人,或是我看了那些律師片、懸疑片,裡面有哪些人性上的探討之類。但說真的之前沒有認真整理過,我到底都怎麼觀察一個人,因為那已經是一種直覺性的反應了。 這次透過中醫的望聞問切流程來談怎麼看透人!
Thumbnail
本篇文在IG限時動態票選,大家票選最想在直播上聽的-「看透人的技術」。 我的帳號一直零星的有在分享我怎麼看人,或是我看了那些律師片、懸疑片,裡面有哪些人性上的探討之類。但說真的之前沒有認真整理過,我到底都怎麼觀察一個人,因為那已經是一種直覺性的反應了。 這次透過中醫的望聞問切流程來談怎麼看透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