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5|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改變人生的七個奧秘

    -參透七個啟示,領悟七個奧秘,解開七道謎題,贏得百萬獎金-
    前言
    出自《聖經-啟示錄》第五章的一段內容:
    「我看見坐在寶座的右手有書卷,裡外都寫著字,用七印封嚴了。我又看見一位大力的天使大聲宣傳說:『有誰配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印呢﹖』」
    末日來臨前
    一群考古學家在西奈聖山的某處洞穴中發現了一座石碑,
    石碑上用希伯來文刻寫著關於如何揭開七道封印的祕密。
    經過翻譯,七道封印分別是七個謎題,指向救贖的答案。
    七個謎題宛如七隻魔獸,不停口吐七種災難,殘害人間。
    倘若有人可以在耶穌再臨前,早先一步揭曉謎題,
    他的名就會被登記在生命冊上,神將為世人開啟永生的喜樂之門。
    據說,得救的答案,就藏在《新約聖經》的七個啟示裡………
    奧秘1 開啟內心的聖殿
    ●啟示:水深之處(請參閱《新約聖經‧路加福音》第五章)
    二千多年以前,在革尼撒勒湖(加利利海又譯太巴列湖,是以色列最大的內陸淡水湖)有二隻漁船正緩緩朝著湖心行駛。那時,耶穌站在其中一隻船上對船主西門說:「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
    西門回答說:「夫子啊!我們勞力了一整夜,什麼也没打著!但既然你這麼說,我就聽你的話,下網試試。」
    不料,網子才剛下到水裡,不久就圈住了許多魚,數量多到幾乎把網子撐破。另一隻船上的同伴們聽見求助的呼喊聲,也趕緊過來幫忙。當眾人齊力將漁網拉上來一看,不得了,倒出的魚獲,竟裝滿了兩隻船,使船身重到差點兒沉沒。
    西門被眼前看到的這一幕給嚇壞了,隨即跪趴在地,說:「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
    只見耶穌微笑的對他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
    不是被網是被救
    故事中的船主西門,即是耶穌12個門徒中的彼得。彼得聽耶穌的話,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是因為耶穌想吃魚嗎﹖當然不是。耶穌要告訴彼得的,其實是一個關於「行深」的奧祕。
    原本勞力一整夜都打不到魚的彼得,道出了生活的現實與辛酸,我們豈不都是彼得的翻版嗎!面對生命,總是無知;面對生活,總是無奈;面對救贖,總是懷疑;因為害怕,所以不敢前進到生命的深處打撈,也就只好反覆地在勞力與收獲不成比例的狀態中,哀聲嘆氣。
    彼得對於行深之後竟能網住許多魚這件事的表現,不是驚喜,是驚嚇;而這個發自內心的驚嚇,與耶穌展現神蹟無關,是他終於明白,連那些被困在陰暗深處的可憐生靈,忽見一線救贖的希望,都要如此狂喜的爭相自投羅網,再看看正與耶穌同行的自己,却還活在自以為是的陋習與成見中,一天到晚只會抱怨生存的辛苦,愚昧到不懂把握已經臨到的救恩,難怪要羞愧地自稱是罪人了。
    耶穌說彼得以後要「得人」的意思是,當彼得把船開到水深之處的同時,也行至了他自己的內心深處,那裡有一座早在出生前就已蓋好的聖殿,他不但開啟了它,還因為接觸到聖靈被感動,進而發現了「神性」的存在,並要藉著這個神性,從此大放光明,將處在苦難中的天下萬民,從尋無倚靠的世界裡吸引過來,讓喜樂之船超載,宛如得魚一般的豐富。
    不要因為陷溺就不敢呼吸
    關於世上苦難發生的原因,實在難以計數,有時就像是裝了滿船的死魚一樣,不僅不能食用,還要忍受惡臭,費力清除。偏偏在殘酷現實的人生遭遇裡,我們不是捕不到魚,就是撈到一堆死魚;於是,活著彷彿變成了一個跳進水裡却又不會游泳的笑話,在那個不停往下陷溺的過程中,我們看不到方向,以為不能呼吸,所以不敢呼吸;我們拼了命想要抓住什麼,却只抓住了恐懼;最後,我們為自己的人生寫下「承受不起」的註解,不甘願也得甘願的化作一尾死魚,躺在水底。
    承受不起的,除了生活的重擔,還有心靈的折磨。賺不到錢要怎麼活﹖這是非常急迫須要解決的困難,有誰可以餓著肚子旅行﹖表面看似緊密的人際關係,實則疏遠到海角天邊,再加上迷離的情愛,總是交織出一張滿是傷害的破網,承受得起的有誰﹖當我們無法強忍將痛苦阻隔在覺受之外,唯一的作為,就只能是放任靈魂直線下墜,將自己掩埋在最深最深、一個什麼也看不見的陰暗地方。
    但,一直躲藏在最深的陰暗地方,並非長久之計,等思維固化成石,我們就不想再走出來了。苦難一旦升級成悲慘,地獄般的人生也就注定了。
    陷溺的過程或許很恐怖,如果想浮出水面,就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可以大口呼吸的機會。
    行深就是為了浮出水面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這部經典在所有的佛典中,堪稱是文字最簡約,義理最深奧的一部。
    經文的第一句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菩薩是有情的覺悟者,既保有情感,還能夠覺悟,真是不簡單。這樣的境界,是如何達到的呢﹖「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翻成白話的意思是,走入內心深處到達究竟智慧的彼岸。由於究竟智慧的彼岸,必須從自己的內心深處啟航,接著下去就能了悟五蘊(色、受、想、行、識)的虛假不實,從此跳脫表相的混淆,不再被苦厄的知覺影響,進到生死自在、自度度他的大無礙境界。
    經文的最後一句是神祕的咒語--「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佛典中的咒語,不同於世俗小說中的魔法咒語;魔法咒語是用來使人心生幻象,所見皆是恐怖的假相,目的是為逼人就範,任其擺佈。佛說的咒語則是要破除幻象,照見實相,使內心安定不移,免受顛倒夢想的迷惑。是故,這句咒語不是拿來唸的,是要將之內化成救網,下到我們心裡那最深最深的地方,教受困的靈魂,快快浮出水面。
    咒語的意思用梵語直譯是最貼切的,它說的是--體驗再體驗,體驗到最深的地方,修行若想離苦,就一定要體驗到最深的地方,那是開啟至高智慧,得度彼岸的唯一方法。
    那麼,到底要體驗什麼呢﹖體驗我們的心性是如何受到感官的攪擾與左右。佛說「煩惱即菩提」,體驗即是為了暸解它,暸解它,是為了解決它,解決了煩惱,菩提就出現了。因為我們無法在煩惱之外,另外找到一個叫做「菩提」的東西來對治它,所以就只能涉足去好好的體驗它。如此一來,本來看似要使我們覆舟的水,反要變成載舟的水,這便是般若智慧。
    耶穌說的「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與佛說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是相同的內涵;耶穌以「船」比喻自我;「水深之處」指得是心靈被綑綁於苦悶難解的地方;「下網打魚」則代表行動,想得獲豐盛,這條路非走不可。
    上帝雖然替生命設下了死亡的終點,不表示我們必須懷抱著無奈的心情去走。學習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從今以後,我們也要得人(找回擁有神性力量的自己,吸引眾人的緊緊跟隨)。然後,勞力一整夜却一無所獲的人生,就要大大的改變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