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 透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檢視對原生家庭的愛恨情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一起來聊聊童年中對你影響最大的人吧!

對我而言,這個人就是「父母」。

接下來,我將模擬書中諮商的對話,梳理我對原生家庭的想法。不希望被暴雷者可以暫停在這裡唷:)

Q「先談談父母吧!你的父親是哪一種人?」

A 他是一個和善寡言的人,幾乎沒有對小孩打罵過,只有一次,本來是想用皮帶嚇唬我,卻沒想到意外打到我的手背,導致我嚎啕大哭!我很喜歡他是我的爸爸,像是那種默默支持、守護著自己的力量存在:)

我印象很深刻,有一次他和媽媽吵架,卻選擇睡在沙發上,當時我覺得好捨不得,希望有一天也能讓他過著幸福的日子,不需要受委屈!同時也是因為我很感謝他,從來不會對我施加壓力或是評斷我什麼,真的很好很好!

Q「那你的母親呢?」

A 我覺得我們之間,就像那種俗話說「上輩子相欠的人」吧~雖然我可以理解他的愛,但道德綁架、情緒勒索、控制慾等等的方式,都讓我無法像愛爸爸一樣想和他好好相處,總是不能接受他的言行,想起身對抗。

慚愧的是,我好希望自己不是他的女兒,他讓我覺得自己很糟,即便那份價值觀不是我所信仰的,還是深受影響。太多太多不快樂的記憶來自母親了,這件事至今還是讓我難以釋懷⋯⋯尤其他曾經在我們吵架時脫口而出那句「我曾經好想殺掉你」,讓我更光明正大的憎恨她了。

Q「你一定對這感覺到非常憤怒吧!」

A 我是,因此我不喜歡待在家裡,連在家最喜歡的時刻就是媽媽不在家的時候了,很可笑吧⋯⋯

Q「那你如何處理憤怒的情緒呢?」

A 我選擇轉移注意力,試圖讓自己轉換不舒服的情緒,若是當下無法轉移,就用冷淡或不耐煩的方式對待她,希望他離我越遠越好!

經過以上自我對話,我逐漸理解自己也陷入了所謂「適應型兒童狀態」。也就是說:當一個孩子碰到挑剔的父母,就必須學會如何應對,將自然行為調整為最能適應現狀的行為。

Q「你認為成長過程必然是戰鬥嗎?」

A 我的答案和蛤蟆先生類似,我覺得是!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想對抗,也相信對抗就有機會帶來改變。反之,在被迫順從媽媽的過程中,我會放棄爭辯,直接道歉表示順從,但心裡並不這麼覺得,只是認爲溝通無效。

Q「還有嗎?」

A 之前我在 Youtube 對談節目上聽說過,孩子都會想取得父母認同。其實我覺得自己也是那樣的!雖然我討厭母親,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像他一樣,甚至連未來想擁有自己孩子的原因中,有一項就是想證明我可以做得比她更好。可是我也知道自己渴望受到他認可,確定我是真的做到了、我比他更好,他是錯的!於是這也成為我不停想突破自己的動力來源,即便有時候會感到挫折。

暫停一下,我意識到蒼鷺說的:成年後的很多行為,都是童年時期學來的。以上可以總結出幾個關鍵字:附和、取悅、道歉、倚賴。

閱讀的過程中,我發現書裡的老獾簡直就像是我的媽媽的翻版啊~

總是想告訴別人怎麼做,只會批評別人的缺點,甚至沒有同理心。

剛好這裡蛤蟆提出自己想釐清自己為什麼不會生氣,而我想釐清自己為什麼敢怒不敢言!

Q「假設你被兩個仁慈的獨裁者抓去關,他們完全掌控你,卻又照顧你、關懷你。你對此有什麼感覺?」

A 糟透了!這對我來說就是綁架,對我再好都不會改變綁架我的事實。而他們卻是獨裁者,我可能無力抵抗,就像我看待自己的母親一樣。

Q「你是否有曾經鬧憋扭的時候?」

A 有,蠻常的,對任何人都會。即使鬧憋扭不會解決問題,我還是選擇這麼做了,好像某種程度上可以宣示一點不要小看我的心情?

而蒼鷺的一席話直擊我的內心:

我想在適應型兒童的所有行為中,嘔氣是最能說明如何長時間稀釋憤怒的例子;基本上是輸家面對強大贏家的反應。

哎,說得沒錯,這是我的無聲抗議啊~

Q「你的遊戲玩得很成功,是一個叫做 Poor Little Old Me 可憐的我的遊戲。為什麼妳一再落入難堪的狀況,讓別人佔優勢,一再讓自己感受到小時候弱小的自己呢?是純粹因為運氣太差,還是過程中你以某種方式和對方共謀這件事?」

A 我的確太常將自己當成受害者,因為那比較容易。但該怎麼改變呢?我其實不知道,又覺得若是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日子也不會更好過⋯⋯但無論如何,我都很喜歡這番話:

雖然我們深受父母影響,卻又因自身的獨特性不致於成為父母的複製品,而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Q「你覺得老獾的表現向法官嗎?當你覺得自己被審判的時候,你在審判誰呢?」

A 這個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萬萬沒想到是自己!「再沒有一種批評比自我批判更強烈,也沒有任何法官比自己嚴苛。」

問自己:你能停止審判自己嗎?能對自己好一點嗎?能開始愛自己嗎?

綜合以上模仿蛤蟆先生與蒼鷺諮商的對話,我們認識了兒童及父母狀態,最後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是:成人狀態。亦即可以用理性、不情緒化的方式,來處理當下發生的真實狀況。不會被父母過去的聲音所驅使,也不會被童年的感覺淹沒。

我們都可以練習思考,當你處於成人狀態時,適當的反應會是什麼?除了怪罪,負起責任聽起來如何呢?明白自己有力量改變自己的處境,也有力量改變自己。

後來有一個篇幅是蛤蟆先生在說明自己的童年歷程,當時我想起很多不快樂的童年往事,包含:

  • 一個人拍攝幼稚園全家福照
  • 讀書成績不如弟弟,總是沒辦法獲得父母獎勵,直到某一次好不容易考到第三名,老師送我筆記本,卻被親戚丟下水溝,無論我怎麼哭都沒有大人幫我,最後躲在房間嚎啕大哭仍無法釋懷
  • 討厭媽媽常年用我是姊姊的身份,無端將所有錯誤推到我身上,不停打我,打到渾身是傷,夏天必須穿長褲才敢上學
  • 討厭媽媽總是告訴我,身為女兒的本分是什麼,我不應該做什麼
  • 小時候因為短髮又沒朋友的關係,常被同學嘲笑醜八怪,甚至做出排擠的行為不停欺負我

這些回憶時常讓我想證明自己,不願意服輸,我好像一直一直陷入兒童狀態?我想打破他,我想走出來!也許可以嘗試在四個象限中,努力讓自己從「我不好,你好」轉向靠近「我好,你也好」的行為狀態吧!

當我能真正脫離倚賴的狀態,不像兒童一樣期待得到答案,不再希望從誰身上得到認同父母的訊號,勇敢的去面對,反抗自己的倚賴,就能走進獨立的成人狀態了:)

我很喜歡蒼鷺對高 EQ 的形容:EQ 讓你在自我成長與完善的路上走得更遠,因為它將帶你從獨立的個體走向共生。代表你以自己為榮,接受你全部的能力與與眾不同的特質,且隨時護衛新發現的自主權;共生則是體現成熟與自我接納,同時也接納別人的不同,與別人順利互動及合作。

最後最後,也總結我給自己的小提醒:

挫折的時候,想想看「當我處於成人狀態時,適當的反應會是什麼?」

提醒自己有權利為自己負責,不需要將責任歸咎於他人,覺得自己才是受害者。

---

謝謝大家閱讀我的模仿對話,希望也能帶來一些療癒!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經驗或心情,歡迎和我聊聊,我也還在練習走出來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 storybook.
2會員
8內容數
把所有故事記錄下來分享給你!
A storybook.的其他內容
2023/10/20
明明努力的編修經歷,也主動投出好幾封履歷了,為什麼都沒有回應… 這是我在找工作期間最沮喪的事,也許閱讀這篇文章的你也有同感。 過了一個多月,我終於從這段崩潰的低潮釋懷,統整技巧與大家分享!
2023/10/20
明明努力的編修經歷,也主動投出好幾封履歷了,為什麼都沒有回應… 這是我在找工作期間最沮喪的事,也許閱讀這篇文章的你也有同感。 過了一個多月,我終於從這段崩潰的低潮釋懷,統整技巧與大家分享!
2023/10/18
某一年下班,我把握週五晚上放鬆的步調看了很棒的展覽。 在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裡,職場的煩惱不時浮上腦海… 於是,我想把昨天的感觸結合近期的煩惱—帶新人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3/10/18
某一年下班,我把握週五晚上放鬆的步調看了很棒的展覽。 在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裡,職場的煩惱不時浮上腦海… 於是,我想把昨天的感觸結合近期的煩惱—帶新人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2/11/07
大家選擇進行諮商的原因百百種,你的是哪一種呢? 我的原因其實就是想嘗試修復自己原生家庭的傷口,這個決定我真的想了好久好久,不過礙於疫情的關係,我最後是選擇預約線上的形式,時間是一個小時。
Thumbnail
2022/11/07
大家選擇進行諮商的原因百百種,你的是哪一種呢? 我的原因其實就是想嘗試修復自己原生家庭的傷口,這個決定我真的想了好久好久,不過礙於疫情的關係,我最後是選擇預約線上的形式,時間是一個小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瘋人說》這本書是在講,作者(穆戈)在當精神病院的實習醫生時,與精神病患之間的故事,總共有十七個章回,其中「請幫幫我媽媽––雙重人格」這章回讓我特別有感,特別想寫成讀後心得,我記得當時我看完這章回時,心裡悶悶的,很想哭,特別想把心得寫下來。
Thumbnail
《瘋人說》這本書是在講,作者(穆戈)在當精神病院的實習醫生時,與精神病患之間的故事,總共有十七個章回,其中「請幫幫我媽媽––雙重人格」這章回讓我特別有感,特別想寫成讀後心得,我記得當時我看完這章回時,心裡悶悶的,很想哭,特別想把心得寫下來。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將談到對父母親的情感,特別是對父母親的恨和憤怒。然這些負面情緒,其實並不會摧毀你對父母的愛。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將談到對父母親的情感,特別是對父母親的恨和憤怒。然這些負面情緒,其實並不會摧毀你對父母的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