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1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閱讀筆記 透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檢視對原生家庭的愛恨情仇

一起來聊聊童年中對你影響最大的人吧!
對我而言,這個人就是「父母」。
接下來,我將模擬書中諮商的對話,梳理我對原生家庭的想法。不希望被暴雷者可以暫停在這裡唷:)
Q「先談談父母吧!你的父親是哪一種人?」
A 他是一個和善寡言的人,幾乎沒有對小孩打罵過,只有一次,本來是想用皮帶嚇唬我,卻沒想到意外打到我的手背,導致我嚎啕大哭!我很喜歡他是我的爸爸,像是那種默默支持、守護著自己的力量存在:)
我印象很深刻,有一次他和媽媽吵架,卻選擇睡在沙發上,當時我覺得好捨不得,希望有一天也能讓他過著幸福的日子,不需要受委屈!同時也是因為我很感謝他,從來不會對我施加壓力或是評斷我什麼,真的很好很好!
Q「那你的母親呢?」
A 我覺得我們之間,就像那種俗話說「上輩子相欠的人」吧~雖然我可以理解他的愛,但道德綁架、情緒勒索、控制慾等等的方式,都讓我無法像愛爸爸一樣想和他好好相處,總是不能接受他的言行,想起身對抗。
慚愧的是,我好希望自己不是他的女兒,他讓我覺得自己很糟,即便那份價值觀不是我所信仰的,還是深受影響。太多太多不快樂的記憶來自母親了,這件事至今還是讓我難以釋懷⋯⋯尤其他曾經在我們吵架時脫口而出那句「我曾經好想殺掉你」,讓我更光明正大的憎恨她了。
Q「你一定對這感覺到非常憤怒吧!」
A 我是,因此我不喜歡待在家裡,連在家最喜歡的時刻就是媽媽不在家的時候了,很可笑吧⋯⋯
Q「那你如何處理憤怒的情緒呢?」
A 我選擇轉移注意力,試圖讓自己轉換不舒服的情緒,若是當下無法轉移,就用冷淡或不耐煩的方式對待她,希望他離我越遠越好!
經過以上自我對話,我逐漸理解自己也陷入了所謂「適應型兒童狀態」。也就是說:當一個孩子碰到挑剔的父母,就必須學會如何應對,將自然行為調整為最能適應現狀的行為。
Q「你認為成長過程必然是戰鬥嗎?」
A 我的答案和蛤蟆先生類似,我覺得是!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想對抗,也相信對抗就有機會帶來改變。反之,在被迫順從媽媽的過程中,我會放棄爭辯,直接道歉表示順從,但心裡並不這麼覺得,只是認爲溝通無效。
Q「還有嗎?」
A 之前我在 Youtube 對談節目上聽說過,孩子都會想取得父母認同。其實我覺得自己也是那樣的!雖然我討厭母親,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像他一樣,甚至連未來想擁有自己孩子的原因中,有一項就是想證明我可以做得比她更好。可是我也知道自己渴望受到他認可,確定我是真的做到了、我比他更好,他是錯的!於是這也成為我不停想突破自己的動力來源,即便有時候會感到挫折。
暫停一下,我意識到蒼鷺說的:成年後的很多行為,都是童年時期學來的。以上可以總結出幾個關鍵字:附和、取悅、道歉、倚賴。
閱讀的過程中,我發現書裡的老獾簡直就像是我的媽媽的翻版啊~
總是想告訴別人怎麼做,只會批評別人的缺點,甚至沒有同理心。
剛好這裡蛤蟆提出自己想釐清自己為什麼不會生氣,而我想釐清自己為什麼敢怒不敢言!
Q「假設你被兩個仁慈的獨裁者抓去關,他們完全掌控你,卻又照顧你、關懷你。你對此有什麼感覺?」
A 糟透了!這對我來說就是綁架,對我再好都不會改變綁架我的事實。而他們卻是獨裁者,我可能無力抵抗,就像我看待自己的母親一樣。
Q「你是否有曾經鬧憋扭的時候?」
A 有,蠻常的,對任何人都會。即使鬧憋扭不會解決問題,我還是選擇這麼做了,好像某種程度上可以宣示一點不要小看我的心情?
而蒼鷺的一席話直擊我的內心:
我想在適應型兒童的所有行為中,嘔氣是最能說明如何長時間稀釋憤怒的例子;基本上是輸家面對強大贏家的反應。
哎,說得沒錯,這是我的無聲抗議啊~
Q「你的遊戲玩得很成功,是一個叫做 Poor Little Old Me 可憐的我的遊戲。為什麼妳一再落入難堪的狀況,讓別人佔優勢,一再讓自己感受到小時候弱小的自己呢?是純粹因為運氣太差,還是過程中你以某種方式和對方共謀這件事?」
A 我的確太常將自己當成受害者,因為那比較容易。但該怎麼改變呢?我其實不知道,又覺得若是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日子也不會更好過⋯⋯但無論如何,我都很喜歡這番話:
雖然我們深受父母影響,卻又因自身的獨特性不致於成為父母的複製品,而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Q「你覺得老獾的表現向法官嗎?當你覺得自己被審判的時候,你在審判誰呢?」
A 這個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萬萬沒想到是自己!「再沒有一種批評比自我批判更強烈,也沒有任何法官比自己嚴苛。」
問自己:你能停止審判自己嗎?能對自己好一點嗎?能開始愛自己嗎?
綜合以上模仿蛤蟆先生與蒼鷺諮商的對話,我們認識了兒童及父母狀態,最後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是:成人狀態。亦即可以用理性、不情緒化的方式,來處理當下發生的真實狀況。不會被父母過去的聲音所驅使,也不會被童年的感覺淹沒。
我們都可以練習思考,當你處於成人狀態時,適當的反應會是什麼?除了怪罪,負起責任聽起來如何呢?明白自己有力量改變自己的處境,也有力量改變自己。
後來有一個篇幅是蛤蟆先生在說明自己的童年歷程,當時我想起很多不快樂的童年往事,包含:
  • 一個人拍攝幼稚園全家福照
  • 讀書成績不如弟弟,總是沒辦法獲得父母獎勵,直到某一次好不容易考到第三名,老師送我筆記本,卻被親戚丟下水溝,無論我怎麼哭都沒有大人幫我,最後躲在房間嚎啕大哭仍無法釋懷
  • 討厭媽媽常年用我是姊姊的身份,無端將所有錯誤推到我身上,不停打我,打到渾身是傷,夏天必須穿長褲才敢上學
  • 討厭媽媽總是告訴我,身為女兒的本分是什麼,我不應該做什麼
  • 小時候因為短髮又沒朋友的關係,常被同學嘲笑醜八怪,甚至做出排擠的行為不停欺負我
這些回憶時常讓我想證明自己,不願意服輸,我好像一直一直陷入兒童狀態?我想打破他,我想走出來!也許可以嘗試在四個象限中,努力讓自己從「我不好,你好」轉向靠近「我好,你也好」的行為狀態吧!
當我能真正脫離倚賴的狀態,不像兒童一樣期待得到答案,不再希望從誰身上得到認同父母的訊號,勇敢的去面對,反抗自己的倚賴,就能走進獨立的成人狀態了:)
我很喜歡蒼鷺對高 EQ 的形容:EQ 讓你在自我成長與完善的路上走得更遠,因為它將帶你從獨立的個體走向共生。代表你以自己為榮,接受你全部的能力與與眾不同的特質,且隨時護衛新發現的自主權;共生則是體現成熟與自我接納,同時也接納別人的不同,與別人順利互動及合作。
最後最後,也總結我給自己的小提醒:
挫折的時候,想想看「當我處於成人狀態時,適當的反應會是什麼?」
提醒自己有權利為自己負責,不需要將責任歸咎於他人,覺得自己才是受害者。
---
謝謝大家閱讀我的模仿對話,希望也能帶來一些療癒!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經驗或心情,歡迎和我聊聊,我也還在練習走出來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