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就是諮商,首次經驗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家選擇進行諮商的原因百百種,你的是哪一種呢?
我的原因其實就是想嘗試修復自己原生家庭的傷口,相關的心路歷程也可以參考「#閱讀筆記 透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檢視對原生家庭的愛恨情仇」這篇文章唷!
這個決定我真的想了好久好久,不過礙於疫情的關係,我最後是選擇預約線上的形式,時間是一個小時。
在諮商開始前,心理師會先進行相關聲明,接著了解你為什麼而來?
我知道時間不多,因此先將自己的煩惱條列出兩個重點:
  • 為什麼我不能同理媽媽?
  • 為什麼我總是會預想媽媽未來如何批判我的樣子,於是躊躇不前?
原本我覺得自己一定是哪裡卡住想不通,經過諮商後就能找出盲點。
沒想到,真的有盲點的不是我的想法,而是我根本誤會自己的癥結點了。
我一直想讓自己練習去釋懷家人那些我不能諒解的行為,但應該被釋懷的不是「行為」,而是我讓我感到受傷的「原因」。
經過心理師協助釐清,終於發現我只是一直不能接受,每一次和媽媽的爭執,都必須無條件道歉認錯,即便我沒有錯。甚至在這個過程中,爸爸也是站在媽媽那邊的,我並沒有被理解過。
所以我會需要諮商,根本不是上述列出的兩個重點,而是要找出他們背後這個根本的原因—我也想被理解的心情
幸好,此刻的我可以學習愛自己、相信自己,不再需要期待他人的理解了。
而這件事情,真的不是像看過雞湯文就能懂的,如果沒有心理師幫助我釐清思緒,我也沒辦法全然理解這件事!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情,並不是透過諮商理解的,而是在追劇的過程中偶然想通。
這件事是關於投射效應,有人說:「當你討厭一個人,也很有可能是因為他透露出你的陰暗面。」我反覆思考那個媽媽最讓我反感的行為-愛抱怨,怎麼想都不覺得我有這麼做。
最後我發現,那個無時無刻聽到媽媽抱怨就反感,然後不停在心裡批判她、向朋友抱怨的我,這就是我的陰暗面啊!想通以後,我突然釋懷了好多。
最後,真的很感謝我的心理師,讓我心裡的陰暗面積大幅縮減好多!同事也很感謝他說的:「接下來的日子,不論你有什麼情緒或狀態都很正常。但記得不要在有情緒的時候反擊,才能保護自己不受二度傷害。」
如果你也有相同或類似的困擾,也推薦你試試看諮商,給自己一個獲得出口的機會:)
avatar-img
2會員
12內容數
2015 年,是我第一次認識「阿拉斯加之死」的故事;2018 年,我踏上阿拉斯加的土地,此後愛上山林;2121 年,我決定將這些故事分享出來,讓我們一起學習、變得更強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yn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海外打工度假是越多來越多人填進人生清單的選項,其中,美國暑期計畫提供在學學生三個月的工作機會以及一個月的旅行時間。於是大學畢業這年,我選擇前往美國最後的邊疆 — 阿拉斯加!
轉職真的好難,我也覺得! 但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火花,這件事是無庸置疑的。 現在開始練習肯定不算晚,找出他並在職涯中綻放吧! 我將在文章中與你分享,我如何從服務業走到資訊業:)
一起來聊聊童年中對你影響最大的人吧! 對我而言,這個人就是「父母」。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但知道是一回事,行動才是最重要的!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只要不花大錢,就算一種理財(?) 直到近年強烈感受到通膨威力,才開始正視這個議題,想著就算沒辦法成為理財達人,也要學會如何幫自己創造被動收入的小確幸吧!
奇萊主北一直是我的登山清單中非常嚮往的地方之一。 這次我們安排三天兩夜的時間,希望好好體驗黑色奇萊的氣勢滂薄。 行程分享 18:00 抵達稜線處 D2 05:30 起床觀賞日出,簡單吃早餐 06:40 輕裝出發北峰 07:45 登頂!休 20 分鐘欣賞一下 再次感謝山神照顧:)
忘了是在哪裡聽說的,但我一直記得這句話。 「如果孩子犯錯以後,你還是願意原諒且同樣愛他,那為什麼不能在自己犯錯的時候,用一樣的心面對自己?」 對啊,但是我為什麼沒做到? 可是我沒理解的是,不屬於我的,勉強不來。 #我以為大家喜歡的就是我喜歡的 #經營柴米油鹽以外的生活 #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海外打工度假是越多來越多人填進人生清單的選項,其中,美國暑期計畫提供在學學生三個月的工作機會以及一個月的旅行時間。於是大學畢業這年,我選擇前往美國最後的邊疆 — 阿拉斯加!
轉職真的好難,我也覺得! 但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火花,這件事是無庸置疑的。 現在開始練習肯定不算晚,找出他並在職涯中綻放吧! 我將在文章中與你分享,我如何從服務業走到資訊業:)
一起來聊聊童年中對你影響最大的人吧! 對我而言,這個人就是「父母」。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但知道是一回事,行動才是最重要的!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只要不花大錢,就算一種理財(?) 直到近年強烈感受到通膨威力,才開始正視這個議題,想著就算沒辦法成為理財達人,也要學會如何幫自己創造被動收入的小確幸吧!
奇萊主北一直是我的登山清單中非常嚮往的地方之一。 這次我們安排三天兩夜的時間,希望好好體驗黑色奇萊的氣勢滂薄。 行程分享 18:00 抵達稜線處 D2 05:30 起床觀賞日出,簡單吃早餐 06:40 輕裝出發北峰 07:45 登頂!休 20 分鐘欣賞一下 再次感謝山神照顧:)
忘了是在哪裡聽說的,但我一直記得這句話。 「如果孩子犯錯以後,你還是願意原諒且同樣愛他,那為什麼不能在自己犯錯的時候,用一樣的心面對自己?」 對啊,但是我為什麼沒做到? 可是我沒理解的是,不屬於我的,勉強不來。 #我以為大家喜歡的就是我喜歡的 #經營柴米油鹽以外的生活 #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跟媽媽糾結的情感,再見。 我的原生家庭議題。 我沒有責怪的意思,我爸媽是很好也很努力的人,現在看懂了也沒有責怪的意思。當然,成長過程中的每個當下,其實都是很難過的。 放下以前我其實是很著迷心理學的,主要是用心理學去探討原生家庭的議題。我同時也很投入身心靈,會相信塔羅占卜,會相信占卜師的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關係」,像是:原生家庭、戀愛、婚姻、親子、職場、自我。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懂得愛,也不擅長經營婚姻和家庭。我們在職場中壓抑和忍受,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或不想要的是什麼。 ​
諮商師給我的感覺是 你覺得你正常就好 我們只針對你想做出改變的地方改變 我也發現 只有坦承面對自己的問題 才有機會變得不同
Thumbnail
接受心理諮商將近半年,透過諮商逐漸瞭解自己,雖然探索過程可能不盡舒適,但卻讓人意識到最需要療癒的部分。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某個平台上看到一個網友的發文- 「我的心理師一直叫我專注呼吸跟練習呼吸,但我很想告訴他呼吸根本沒有辦法幫我解決問題」。 當時看到這篇文的心情是很五味雜陳的,因為這個網友很明顯的對諮商的功能有誤解,諮商從來都不是為了幫助一個人「解決問題」,而是透過諮商師的引導去覺察自己的認知(價值觀、信念
Thumbnail
我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在與他人來往,實際經驗中他人與自己的對話、行動、甚至無言的沈默相對,都是交往共處的內容,而思考是個人的內在對話、對所知內容的歸納演繹,當可以釐清楚思考的內容與實際經驗的差異及交融時,我才發現,我不會愛。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去找心理師諮商的經驗,探討了自尊感、童年期經歷以及心理師諮商的影響。透過心理諮商,我重新開始肯定自己,踏出舒適圈,並在職場和生活上做出了許多重要決定。這段經歷的合作也讓我體會到了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並認為只有在願意談論自己的情況下諮商才會有效果。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跟媽媽糾結的情感,再見。 我的原生家庭議題。 我沒有責怪的意思,我爸媽是很好也很努力的人,現在看懂了也沒有責怪的意思。當然,成長過程中的每個當下,其實都是很難過的。 放下以前我其實是很著迷心理學的,主要是用心理學去探討原生家庭的議題。我同時也很投入身心靈,會相信塔羅占卜,會相信占卜師的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在諮商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特質與固化的情緒處理方式,並探討瞭如何辨別自己該看身心科還是心理諮商,以及培養韌性的重要性。享受彈性的諮商過程,瞭解高敏感的特質,並撕掉被標籤的身份,以文字記錄理解自己的諮商心路歷程。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關係」,像是:原生家庭、戀愛、婚姻、親子、職場、自我。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懂得愛,也不擅長經營婚姻和家庭。我們在職場中壓抑和忍受,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或不想要的是什麼。 ​
諮商師給我的感覺是 你覺得你正常就好 我們只針對你想做出改變的地方改變 我也發現 只有坦承面對自己的問題 才有機會變得不同
Thumbnail
接受心理諮商將近半年,透過諮商逐漸瞭解自己,雖然探索過程可能不盡舒適,但卻讓人意識到最需要療癒的部分。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某個平台上看到一個網友的發文- 「我的心理師一直叫我專注呼吸跟練習呼吸,但我很想告訴他呼吸根本沒有辦法幫我解決問題」。 當時看到這篇文的心情是很五味雜陳的,因為這個網友很明顯的對諮商的功能有誤解,諮商從來都不是為了幫助一個人「解決問題」,而是透過諮商師的引導去覺察自己的認知(價值觀、信念
Thumbnail
我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在與他人來往,實際經驗中他人與自己的對話、行動、甚至無言的沈默相對,都是交往共處的內容,而思考是個人的內在對話、對所知內容的歸納演繹,當可以釐清楚思考的內容與實際經驗的差異及交融時,我才發現,我不會愛。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去找心理師諮商的經驗,探討了自尊感、童年期經歷以及心理師諮商的影響。透過心理諮商,我重新開始肯定自己,踏出舒適圈,並在職場和生活上做出了許多重要決定。這段經歷的合作也讓我體會到了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並認為只有在願意談論自己的情況下諮商才會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