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1|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第339話:煎出好吃漢堡的物理學

­中秋節快到了,說到中秋節就是烤肉,說到烤肉就會跟物理畫上等號。(最好是…)
烤肉時,小朋友最喜歡幾秒鐘就刷一次烤肉醬,然後烤沒兩下就會翻面,然後就會被經驗豐富的大人糾正:「不要一直刷烤肉醬!會太嫌!」「不要一直翻面!肉汁都流失了!」太多烤肉醬會太鹹這個毋庸置疑,但是「太常翻面會流失肉汁」是真的嗎?
如果是薄薄的燒烤肉片幾秒鐘就搞定,也沒有翻太多次的問題;豬肉雞肉要到全熟,也不會一下子就過熟乾柴,烹調上能夠容許的範圍比較大;不過如果是烤或煎比較厚的牛排或是漢堡排的話,稍有不慎就會太熟太乾,廚師的技術就很重要了。
在2019年,紐約時報的美食專欄作家,以及暢銷書「The Food Lab: Better Home Cooking Through Science」(美食實驗室:透過科學改善家庭料理)的作者J. Kenji López-Alt在「吃得嚴肅」(Serious Eats)網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是「你該多常為漢堡翻面?」
文中指出,當他在臉書上問了這個問題後,收到的答案幾乎是一面倒:「翻一次就好!」
身為一個科學料理人,Kenji決定進行煎漢堡的實驗。結果剛好相反:越常翻面越好!
Kenji的實驗:(A) 右邊是只翻一次,左邊是15秒翻一次的結果。(B) 15 秒翻一次與 (C) 只翻一次的斷面狀態。(D) 過熟部位比例隨著翻面頻率提高而降低(來源:Serious Eats)
Kenji的實驗:(A) 右邊是只翻一次,左邊是15秒翻一次的結果。(B) 15 秒翻一次與 (C) 只翻一次的斷面狀態。(D) 過熟部位比例隨著翻面頻率提高而降低(來源:Serious Eats)
所有的實驗中,煎好的漢堡肉都是1右1/4吋厚(將近3.2公分),切開斷面,上下表面是微焦的深褐色,中間是鮮嫩的粉紅色,看起來超好吃的!
仔細比較一下不同的「製程」發現,只翻面一次的漢堡(翻面時間在開煎後3分半鐘),上下兩面(會充分上色,可是側面的顏色明顯較淡;切開之後發現下面3/8吋、上面1/4吋的部分「全熟、較乾」,中間5/8吋的部分則是粉紅色。如果每15秒就翻一次的話,上下兩面以及側面,都充分上色;而且全熟的部分上下各為3/16吋,中間的熟度比只翻一次稍微高一些。
結論就是:頻繁翻面的話,過熟的部分會大幅降低!
實際測量水分的流失,不管翻面頻率如何,大約都在17%-19%之間。也就是說,並沒有「翻太多次肉汁容易流失」這種狀況。
而且,每15秒就翻一次面的結果,烹調時間比只翻一次的減少了30%。
以上是實驗的結果。
要講「料理的科學」的話,除了實驗以外,我們當然也得要瞭解其背後的原理,才能弄清楚在漢堡裡面發生了什麼事。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數學家Jean-Luc Thiffeault為「翻漢堡」進行了理論計算。使用的原理也不難,就是「一維熱傳導」的微分方程式。
假設我要煎的是厚度為1公分,面積無窮大(可以,這假設很物理)的漢堡排。鍋面的溫度是攝氏200度,空氣的溫度是攝氏25度(良心的建議:廚房都該裝冷氣,煮飯很辛苦的),爐火傳到漢堡底部的功率是每平方公尺900瓦,漢堡內部任何一點達到攝氏70度就算煮熟了(牛肉嘛)。還有其他的如漢堡的熱傳導係數、熱容量等物理量,就不一一列出。
有了方程式跟參數後,就可以開始進行模擬,模擬過程中可以在任何時刻加入「翻面」的事件:很簡單,就是把漢堡排的溫度分佈狀況上下翻轉,本來上方接觸空氣、溫度比較低的那面會變成在下方接觸高熱鍋面,原來在下方高溫的那面會跑到上方去散熱。
模擬的方式是「給定翻面次數,找出最佳翻面時間讓整塊漢堡都達到攝氏70度以上的時間最短」,也就是這篇論文只專注在「哪種方法的烹調時間最短」這件事。
橫軸是烹調時間,縱軸是漢堡內部各點在平放時的高度。黑色垂直線是不同翻面次數的最佳翻面時間點,灰色部分是已經達到目標攝氏70度的部位,白色部分消失的時間點即是「烹調完成」的時刻。(來源:Physica D)
結果出來了,翻越多次,就能越快把漢堡煎好,所以要以「瘋狂翻面法」沒有片刻停留的方式翻面,就可以得到最短的烹調時間。
不過要注意的是:翻面越多次,賺到的時間越少,最後有個「漸進線行為」,即使你用「瘋狂翻面法」,最佳烹調時間會收斂到「只翻一次」的71%,沒辦法更短。
橫軸是翻面次數,縱軸是烹調完成時間(因為某些物理上的原因,t = 1 代表 830 秒),可以看到烹調時間隨翻面次數增加而縮短,紅色曲線為「翻面無窮多次」的漸近線。(來源:Physica D)
此外,這個研究假設翻面完全不需要時間(可以,這假設也很物理),所以翻面方式是更厲害的「光速瘋狂翻面法」。但事實上翻面是需要時間的,而且在翻面期間整塊漢堡都離開了鍋子,所以會發生整體降溫。不過這部份的模擬會很複雜,不在這篇論文研究範圍內。不過我們可以很容易得到這個結論:翻面可以頻繁一點,但是要保持「漢堡與鍋子接觸的時間 漢堡因為翻面離開鍋子的時間」。這個模擬中大約80秒可以煎好一個漢堡,如果你翻面技術很好的話,翻面動作可以在0.5秒內完成,翻個10次,平均約6秒一次(我沒算錯,因為勤翻面會讓時間變短啊),加熱時間是翻面時間的12倍,所以把因為翻面造成的散熱忽略掉,也不至於造成太大的誤差。
因此,本研究對J. Kenji López-Alt的實驗結果,提供了一部份的理論基礎。
這個研究,發表於2022/06/17的「Physica D」期刊。
不過,對於一般非專業人士在家裡煎牛排或漢堡,Kenji提出了一個良心的建議:不用在那邊猛翻,因為勤翻面的效果是讓漢堡受熱更均勻,要達到這個目的有更簡單的作法:放在烤箱裡用低溫(攝氏95度左右)烤到適當的熟度後拿出來(由於是低溫不容易過熟,即使時間沒有抓很準也不太會失敗),這時候漢堡看起來灰灰的很醜,不過別擔心,把這個醜東西放進高溫的平底鍋稍微煎一下,在表面引起梅納反應,就會得到漂亮的微焦褐色了,而且除了表面薄薄一層以外,幾乎不會過熟。
所以有了物理學的力量加持,廚藝也會突飛猛進喔!
妙手小廚師味吉陽一與美味漢堡之間產生了「NewType 的共鳴」,讓漢堡發出萬丈光芒!(來源:ミスター味っ子Ⓒ寺沢大介/集英社、今川泰宏/テレビ東京、SUNRISE)
  • 超中二物理宅雜記
  • 話都給我說就好 其之339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超中二物理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