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臺語漢詩詩人張水波(1906-1981)詩集出版及詩作臺語吟唱發表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臺語漢詩詩人張水波(1906-1981)詩集出版及詩作臺語吟唱發表會
2022年12月17日星期六於臺南鹽水台灣詩路舉行遺作新書發表會,該書由黃哲永老師校勘完成,並由黃哲永老師指導樸雅吟社社員多人,以台語漢文文人調加以吟唱,與張氏家屬一同緬懷台灣漢詩先賢。
別號「長春閣主人」的台南鹽水文人張水波,1981年離世,子女將他留下的詩詞委託著名臺語漢學專家黃哲永先生整理成「長春閣詩草」,2022年12月17日下午在臺南市鹽水區台灣詩路園區發表,張水波手稿也捐給國立台灣文學館保存。
黃哲永老師擔任台灣文學館全台詩總校多年,也是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副理事長,對台灣傳統詩學造詣甚深,黃哲永老師指出,台灣的詩家,常有一再謄寫舊作的習慣,後人往往難以抉擇何者方為定稿,且「長春閣詩草」原稿是手抄本,歷年由作者親手隨意用毛筆草書寫在筆記本上,隨著時間遞嬗常有紙頁泛黃,墨跡與底色難辨的問題,增加判讀困難度,本次校勘,耗費許多心血,幸不辱所託。
臺語漢詩詩人張水波(1906-1981)詩集出版及詩作臺語吟唱發表會--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YHQR6pPJGak

本次活動臺語漢詩吟唱者
1)樸雅吟社
黃哲永、林文智、林錦花、徐大年、李奕璇、蔡忠憲、柳婉玲、李玉璽、謝靜怡、林世崇、盧春霖。
2)台灣詩路
詩路主人林明堃
樸雅吟社位在台灣嘉義縣朴子市,是一個提倡臺灣台語現代文以及臺灣台語漢文漢詩的民間台語社團,在嘉義縣朴子市梅嶺社區學校高明寺教室開設有社區大學課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淡江大學中文系2022年【第十一屆秋水文章—七言對聯組得獎名單】成績公布,嘉義縣朴子市台語漢文漢詩詩社「樸雅吟社」成員在黃哲永老師、邱素綢師母指導之下踴躍投稿,共襄盛舉,獲得良好成果,希望再接再厲,提昇台灣漢詩的活躍度。
歡迎對台灣漢詩以及台語漢詩文人調吟唱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 張水波,號豐玉,別號長春閣主人,是台南鹽水人,自幼研習臺語漢文漢詩,精於詩詞,其遺作手抄稿本《長春閣詩草》經「全臺詩」總校對黃哲永先生校勘後,於台灣詩路舉辦詩集發表會,並由黃哲永先生指導樸雅吟社社員,以臺語漢詩文人調吟詠張水波先生詩作以為紀念
淡江大學中文系【第十一屆秋水文章—五言對聯組得獎名單】成績公布,樸雅吟社成員在黃哲永老師邱素綢師母指導之下共襄盛舉,獲得良好成果,希望再接再厲,努力學習,提昇台灣漢詩的活躍度。
恭喜嘉義朴子樸雅吟社社員多人,在黃哲永老師、邱素綢師母指導下,2022年10月23日星期日於嘉義市中正公園,創作傳統詩或新詩,參加第四屆嘉義市尋鷗吟詩獎台語吟詩比賽,成績斐然,恭喜恭喜
恭喜嘉義朴子樸雅吟社許忠和社員,參加宜蘭縣仰山吟社2022年夏季號徵詩(第十七期徵詩) 為詩有感七言絕句 榮獲 左元(第一名) 希望大家在黃哲永老師以及邱素綢師母指導下,繼續鑽研台語漢文的創作與吟唱,為本土文化薪傳貢獻心力 ------ 台灣全國各地台語漢文(台語文讀音)學習處所 1)雲嘉南高屏
恭喜嘉義朴子樸雅吟社李玉璽社員,參加台中市政府文化局主辦2022年第十一屆台中文學獎古典詩徵詩,榮獲 優選(第二名) 希望大家在黃哲永老師以及邱素綢師母指導下,繼續鑽研台語漢文的創作與吟唱,為本土文化薪傳貢獻心力。 台灣全國各地台語漢文(台語的文讀音)學習處所 1)雲嘉南高屏--https://v
淡江大學中文系2022年【第十一屆秋水文章—七言對聯組得獎名單】成績公布,嘉義縣朴子市台語漢文漢詩詩社「樸雅吟社」成員在黃哲永老師、邱素綢師母指導之下踴躍投稿,共襄盛舉,獲得良好成果,希望再接再厲,提昇台灣漢詩的活躍度。
歡迎對台灣漢詩以及台語漢詩文人調吟唱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 張水波,號豐玉,別號長春閣主人,是台南鹽水人,自幼研習臺語漢文漢詩,精於詩詞,其遺作手抄稿本《長春閣詩草》經「全臺詩」總校對黃哲永先生校勘後,於台灣詩路舉辦詩集發表會,並由黃哲永先生指導樸雅吟社社員,以臺語漢詩文人調吟詠張水波先生詩作以為紀念
淡江大學中文系【第十一屆秋水文章—五言對聯組得獎名單】成績公布,樸雅吟社成員在黃哲永老師邱素綢師母指導之下共襄盛舉,獲得良好成果,希望再接再厲,努力學習,提昇台灣漢詩的活躍度。
恭喜嘉義朴子樸雅吟社社員多人,在黃哲永老師、邱素綢師母指導下,2022年10月23日星期日於嘉義市中正公園,創作傳統詩或新詩,參加第四屆嘉義市尋鷗吟詩獎台語吟詩比賽,成績斐然,恭喜恭喜
恭喜嘉義朴子樸雅吟社許忠和社員,參加宜蘭縣仰山吟社2022年夏季號徵詩(第十七期徵詩) 為詩有感七言絕句 榮獲 左元(第一名) 希望大家在黃哲永老師以及邱素綢師母指導下,繼續鑽研台語漢文的創作與吟唱,為本土文化薪傳貢獻心力 ------ 台灣全國各地台語漢文(台語文讀音)學習處所 1)雲嘉南高屏
恭喜嘉義朴子樸雅吟社李玉璽社員,參加台中市政府文化局主辦2022年第十一屆台中文學獎古典詩徵詩,榮獲 優選(第二名) 希望大家在黃哲永老師以及邱素綢師母指導下,繼續鑽研台語漢文的創作與吟唱,為本土文化薪傳貢獻心力。 台灣全國各地台語漢文(台語的文讀音)學習處所 1)雲嘉南高屏--https://v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年三月間,應台北文化局之聘,擔任﹝第26屆台北文學獎﹞古典詩創作類決審委員,在3月21日上午赴台北市中山南路﹝張榮發金金會﹞出席由﹝文訊雜誌社﹞主辦的決審會議。近十年來我先後參與過﹝台中文學獎﹞、南投﹝玉山文學獎﹞、彰化﹝磺溪文學獎﹞、﹝台北文學獎﹞的評審會議,都是擔當古典詩創作决審委員。
Thumbnail
圈內人會暱稱林瑞明、呂興昌、陳萬益三位老師為台文福祿壽三仙、台文老公仔標,從他們並稱的外號大概就可以知道三位對台灣文學研究和建置台灣文學的付出實在令人敬佩。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其中張良澤便是代表人物。
Thumbnail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李玉璽教授出版專書論文,論述樸雅吟社。該論文收錄於嘉義大學中文系林宏達副教授2024年主編之《臺灣古典詩社采風》系列叢書,該叢書收錄台灣全國各地至今仍持續運作的著名台語漢文詩社,第二輯介紹「樸雅吟社」與「梅川傳統文化學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張學良在臺灣的禪園,以及他與妻子的動人愛情故事,包括禪園內的建築、美饌餐飲和溫泉體驗。文章還提供了交通建議和住宿分享,並預告了未來的臺北旅行日記。
在某書店看見張貴興的新書《野豬渡河》,先生隨手翻了,發現扉頁有作者簽名,他原本猜想該是印的吧?再找一本比對,字跡略有不同,看來的確是張貴興親自一本一本簽名,作家辛苦了。之前,我們也在另一家書店發現三本舒國治《宜蘭一瞥》,亦是作者簽名本。 大概是台灣出版社邀請作者簽一批書,想給支持的讀者一點驚喜。這
  我2024年2月27日(二22395)開始撰寫父親的傳記【父親的歸鄉路】,其中參考的文獻是以父親的自傳詩【遺兒孫詩】為主軸,輔以父親參與編撰的【南安縣17都埔頭紫雲黃氏旅臺宗支錄】。真正觸動我動筆的是這次2月21日(三22389)到2月24日(六22392)與家兄、嫂返埔頭參加埔頭良庵大宗祠元宵
Thumbnail
臺靜農教授(1902-1990)是安徽霍邱縣葉家集鎮人。當代知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及文 史學界重要學者。原名臺傳嚴、字伯簡,在民國20年代改名為靜農,晚號靜齋,筆名 青曲、孔嘉、釋耒等。 臺靜農早年加入「未名社」,大約在1925年春初結識當代著名作家魯迅,兩人往來密切,友誼深厚。
Thumbnail
時間2024/1/25(四)上午9-12 地點雲林縣土庫鎮雲林縣教師研習中心 主講人-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李玉璽教授 用台語漢文漢詩文人調,吟唱雲林先賢吳景箕、黃紹謨、張李德和、張禎祥等人漢詩詩作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年三月間,應台北文化局之聘,擔任﹝第26屆台北文學獎﹞古典詩創作類決審委員,在3月21日上午赴台北市中山南路﹝張榮發金金會﹞出席由﹝文訊雜誌社﹞主辦的決審會議。近十年來我先後參與過﹝台中文學獎﹞、南投﹝玉山文學獎﹞、彰化﹝磺溪文學獎﹞、﹝台北文學獎﹞的評審會議,都是擔當古典詩創作决審委員。
Thumbnail
圈內人會暱稱林瑞明、呂興昌、陳萬益三位老師為台文福祿壽三仙、台文老公仔標,從他們並稱的外號大概就可以知道三位對台灣文學研究和建置台灣文學的付出實在令人敬佩。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其中張良澤便是代表人物。
Thumbnail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李玉璽教授出版專書論文,論述樸雅吟社。該論文收錄於嘉義大學中文系林宏達副教授2024年主編之《臺灣古典詩社采風》系列叢書,該叢書收錄台灣全國各地至今仍持續運作的著名台語漢文詩社,第二輯介紹「樸雅吟社」與「梅川傳統文化學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張學良在臺灣的禪園,以及他與妻子的動人愛情故事,包括禪園內的建築、美饌餐飲和溫泉體驗。文章還提供了交通建議和住宿分享,並預告了未來的臺北旅行日記。
在某書店看見張貴興的新書《野豬渡河》,先生隨手翻了,發現扉頁有作者簽名,他原本猜想該是印的吧?再找一本比對,字跡略有不同,看來的確是張貴興親自一本一本簽名,作家辛苦了。之前,我們也在另一家書店發現三本舒國治《宜蘭一瞥》,亦是作者簽名本。 大概是台灣出版社邀請作者簽一批書,想給支持的讀者一點驚喜。這
  我2024年2月27日(二22395)開始撰寫父親的傳記【父親的歸鄉路】,其中參考的文獻是以父親的自傳詩【遺兒孫詩】為主軸,輔以父親參與編撰的【南安縣17都埔頭紫雲黃氏旅臺宗支錄】。真正觸動我動筆的是這次2月21日(三22389)到2月24日(六22392)與家兄、嫂返埔頭參加埔頭良庵大宗祠元宵
Thumbnail
臺靜農教授(1902-1990)是安徽霍邱縣葉家集鎮人。當代知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及文 史學界重要學者。原名臺傳嚴、字伯簡,在民國20年代改名為靜農,晚號靜齋,筆名 青曲、孔嘉、釋耒等。 臺靜農早年加入「未名社」,大約在1925年春初結識當代著名作家魯迅,兩人往來密切,友誼深厚。
Thumbnail
時間2024/1/25(四)上午9-12 地點雲林縣土庫鎮雲林縣教師研習中心 主講人-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李玉璽教授 用台語漢文漢詩文人調,吟唱雲林先賢吳景箕、黃紹謨、張李德和、張禎祥等人漢詩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