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保險很重要
很多想投資,財富自由的人一開始最犯的錯誤就是,一股腦投入選擇什麼投資方式和研究投資標的,卻完全把保險視為成本置之不理
這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就像走在冰湖,不知道什麼時候腳下薄薄的冰片會破裂,害你失足落水。
天有不測風雲,生病和意外是我們難以避免的風險,不僅可能動到你原本的生活費,在不夠錢的情況下,之前投資的錢並需忍痛贖回,最慘的是還可能需要借貸過活。
只要發生一個我們難以承受的事件,就足以拖累我們一輩子的理財計劃,理財就像種樹,一腳踢在幼苗和已長成頂天大樹的結果是差很大的,幼苗踩死是少了一顆大樹,但踢到大樹,痛的是自己腳。
所以在我們被動收入還沒到大樹以前,我們還在累積資本之前,千萬要用保障型的保險先幫自己的財務幼苗安上安全網,讓他可以健康茁壯。
保障型保險Vs 理財型保險
保障型保險包括壽險、醫療險、意外險、癌症險、重大傷病險、失能險、失智險、長照險等。
理財型保險包括台外幣儲蓄壽險、投資型壽險、年金險。
我個人的理財研習過程中,大部分作者都主張買基本的保障型保險就好,投資用指數型ETF做定期不定額投資,我也是相當認同。
定期險VS終身險
定期險:一年期,保費相較便宜,保障也相對高,每年都要重新規劃,可以保持保險需求的彈性。雖然未來年紀漸增保費會越來越貴,但如果在年輕時就懂的做投資計畫,可能到時候的現金被動流就不用再規劃保險了!
終身險 就是常常聽到繳20年,保障到幾歲或臨終這種。
如果保險要買到死為止,買終身險確實會比每年都買定期險便宜,但考慮到20年後的給付已經跟不上通膨,所以到時候還是可能要補定期險才夠符合當時的醫療成本,再來20年後的醫療環境可能大不相同,最怕是繳完終身險,需要時卻賠不到...
還不如每年都給自己更新保單的機會,讓自己持續買到最新符合規範的定期醫療險。
該怎麼規劃?
年輕的時候,一定要買足意外險、醫療險,醫療險要著重實支實付,現行醫療趨勢是微創、高價醫材,節省醫療資源盡量不住院回家休養,所以規劃過高的住院日額可能賠不到,還不如提高實支實付實際。
等到小有積蓄,單身的朋友要記得規劃癌症險和重大傷病險,這兩種都要買一次性給付的,為了是不要一下讓這種會有重大經濟損失的病,瞬間把你多年累積的安全資產全部吸走,變成又窮又病的窘境。
若結婚有家庭的時候,這時候就要規劃壽險和失能險,確保自己一但發生意外,失去經濟能力時,還有一筆錢能夠支撐家人和小孩到他們能夠經濟自立。壽險保額的需求大約就是你的房貸+車貸+信貸+小孩到獨立前的生活花費。
有了壽險保額的大概就可以找定期險來規劃,相對達到需求保額的保費會比終身險便宜,等到自己被動收入建立起來,小孩經濟獨立後,又可以隨時停掉定期壽險,既務實又彈性。
儲蓄險、投資型保單、年金險需要嗎?
儲蓄險雖然也是一張壽險,但視作強迫儲蓄的手段比較好,不然要達到和定期險同樣的保額需要更多一筆保費,擠壓到生活品質和創造財富自由的投資資本。
有鑒於台幣儲蓄險的低利率,我建議可以保一張美元儲蓄險,把它當作美元的定存,一來分擔定期壽險的部分保額,二來當作未來重大生活事件的儲備金(結婚、買房、買車、夢想基金等)
如果同時有良好的投資觀念,又有壽險需求,也可以規劃投資型保單,連結指數型的ETF,但要謹記,它是一張保單不是投資,會有大量的保單成本在裡面,連結指數型ETF是為了保單保值而不是財富自由。沒有壽險需求的,千千萬萬不要用它來投資,把錢直接開證券投資才是最聰明的管道。
年金險,是保障未來老了活太久沒錢用的窘境,這也是勞保、國民年金在做的事情,我個人看法還是認為,與其給保險公司剝一大筆錢,還不如直接年輕趕快定期不定額投入指數型ETF創造未來的現金被動流。
長照險和失智險需要嗎?
個人覺得這是一個社會醫療體系的國家級問題,應該全國納稅人共同和政府參與討論政策,完善照養機制和照養專業就業市場。長照險和失智險跟年金險很類似,都是政府政策在走的事,我們實在不需要一直浪費累績財富資本的錢在這裡。
簡言之,趁年輕把投資做好讓自己擁有足夠生活的被動現金流和儲蓄,晚年退休再找完善的照養機構比較符合務實利益。
保險業務員VS保險經紀人?
保險業務員:單一保險公司的業務團隊,只能規劃單一保險公司的保單,以現在保單百花爭鳴的市場來說,讓保戶的選擇性大大受限。再來因為他們收入來自保單抽佣,規劃很難做到客觀。
保險經紀人:代理多家保險公司的保單,依照保戶需求,用多家保單搭配。收入結構一樣來自保單抽佣,但至少能夠給保戶更好的選擇性。以保障型保單來說,追求高CP值是很重要的,保經比較能夠達到這樣的需求。
我個人認為未來的趨勢一定是保險經紀人,當人們自由比價得時候,一定會發現多選擇性的競合下,比較能夠配出符合預算又高於預期的高CP值保障。
保險顧問
但由於抽佣制度,我覺得保經仍然不是最好的選擇,我認為未來最理想的狀態是保險顧問。
保險顧問提供保戶針對其現階段保險需求給予規劃建議,只收取一次性的顧問費,再由保戶依照建議去和保險公司直接規劃,保險公司只要專心設計保單和服務保戶,因為不需透過業務員,這樣保單就可以大大節省抽佣的部分降低保費增加保額,真正把保戶的錢用在保障上。
財務基本教育
保險其實是一門理財的基礎常識,我認為台灣欠缺的是財務的基本教育,應該從小就開始在學校教導,計畫性消費、儲蓄、保險、投資、資本市場、被動收入等等觀念如果早點有,就可以大大減少社會貧富差距和貧困青年、下流老人。
結語:
意外險、醫療險、癌症險、重大傷病險用定期險規劃,可以搭配個美元儲蓄險,除此之外,盡量把自己收入的大部分閒錢投入指數型ETF,利用時間複利,滾出被動現金流。
可以的話,盡量簡單生活,降低開銷,投資自己的專業和視野,善待他人增加人脈資源,尋求無本的創業機會,斜槓再斜槓,嘗試各種不同可能,再以利人利己利世間的原則下為增加主動收入而努力。
只要投入複利的本越多,開始的時間越早,達到財務自由的時間就會越早到來,最理想的狀態是,我們可以用被動收入囊括我們的風險,這樣就可以停掉一切保險,把錢投入到其他更有價值的地方
是的,這就是保險的價值!讓我們能夠好好投資,安全地抵達財務自由的彼岸。
下一次我們來談財務自由的最後一塊拼圖,藉由直銷的新經濟模式,把消費轉為被動式收入,讓財務中永恆的負債生活消費變成持續性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