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全方位理財的第一堂課 Ch3-1 保險商品的結構

[閱讀] 全方位理財的第一堂課 Ch3-1 保險商品的結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保險是保險,投資是投資。買對保險跟做對投資決策一樣關鍵,保險規劃得宜,投資的基礎就領先一大步。”這是我反覆閱讀第三章認為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作者自己提到在美國的經驗觀察,70%的家庭保險都買得不盡理想,除了不了解保險結構,再來是沒有同時納入投資與稅務規劃作通盤規劃考量。以下我們就從了解保險結構開始。

人壽保險結構

  • 依照有無現金值做兩大分類:
  1. 無現金值我們一般稱為「定期保險」,保險期間,出示照合約理賠,沒事的話,保費全歸保險公司,無現金殘值,如意外險、車險、產險。
  2. 有現金值的保險則相當玲琅滿目,包含(1)終身壽險(包含死亡險、儲蓄險、生死合險/年金險,保費多為固定(2)萬能壽險/利率變動型壽險:保費繳交非常有彈性,主要是針對儲蓄力低、預算少的老外族群。(3) 投資型保險/ 變額保險:保險帳戶與投資帳戶各自獨立。(4) 投資型彈性保單:集結上述兩種保單的特色,付費有彈性且保險與投資帳戶各自獨立。

其中有現金值的保險又可分為「與保險公司的經營有關(保費為保險公司資產)」「與保險公司的經營不完全有關,但和個人管理有關(設立個人獨立帳戶,上述的2-4類皆屬此類)」

  • 保險金的使用

繳了保險金給保險公司後,如果是有「現金值」的帳戶,會將你的保費拆成兩部分:1.向保險公司買一年的定期保險 2.其餘的錢進行獨立投資,績效與保險公司盈虧,保險公司破產也不會影響到這個戶頭。為何保險公司願意這樣做?第一她已經收取了他需要的定期保險費,第二他還可以每年向你的投資帳戶收取行政管理費,且無需負責投資績效。

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突然發現,原來我每年大筆的保險費其實有很大的一塊是再投資,關於保險是否是理想的理財投資工具,我們在此先不多做討論。倒是我們可以回過頭先想想:

「我們為什麼要買人壽保險?人壽保險之於我們的的核心任務應該是什麼?」

人壽保險主要是處理早逝、失能/重殘、重病、老年這四大風險。如何在有限的預算,運用雙十原則(預算是收入的10%,保額約年薪十倍),去解決以上四大風險做出明確的理智規劃是理財規劃非常關鍵的一步。這對資源有限的一般家庭尤其重要。

作者:「我一直認為投資理財,方向是最重要的。如巴菲特所說,在錯誤的道路上,奔馳也沒用。買對保險和作對投資決策一樣關鍵。

avatar-img
Zoe|理出好生活
19會員
27內容數
歡迎來到《理財規師Zoe的生活隨筆》!ETF、股票、債券、投資型保單、不動產等等,琳瑯滿目的投資工具該怎麼選?挑選前該注意的大小事又有哪些?投資理財有哪些建議的書籍?在《理財規師Zoe的生活隨筆》,透過Zoe的紀錄與分享一起減少摸索、快速學習。畢竟「時間」就是投資最大的利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Zoe|理出好生活 的其他內容
理財規劃師分享了與金錢議題好好共處的重要性,並推薦一門關於伴侶理財的課程,課程特色包括雙講師雙觀點,適合不同人群,架構涵蓋從觀點、溝通技巧到共同描繪目標並實踐。
歲末年終,與家人親友相聚、歡樂準備迎接新年的同時,不少人也會在此時回顧今年工作的成果同時思考未來更多的可能性。今年的我可說是全面打開生活觸角,積極探索瞭解各種工作型態與其職涯樣貌。過程中我在許多不同的場合接觸了許多人,除了不約而同地一再感受到「通膨」帶給所有人的經濟危機感,也更深刻地體驗到疫情後
我希望閱讀此書的你,先放下過度的自我期許,找到最適合你的快樂。或許你會發現,現在的你已經夠好了。
理財規劃師分享了與金錢議題好好共處的重要性,並推薦一門關於伴侶理財的課程,課程特色包括雙講師雙觀點,適合不同人群,架構涵蓋從觀點、溝通技巧到共同描繪目標並實踐。
歲末年終,與家人親友相聚、歡樂準備迎接新年的同時,不少人也會在此時回顧今年工作的成果同時思考未來更多的可能性。今年的我可說是全面打開生活觸角,積極探索瞭解各種工作型態與其職涯樣貌。過程中我在許多不同的場合接觸了許多人,除了不約而同地一再感受到「通膨」帶給所有人的經濟危機感,也更深刻地體驗到疫情後
我希望閱讀此書的你,先放下過度的自我期許,找到最適合你的快樂。或許你會發現,現在的你已經夠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