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1/19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高手學習》- 自學是人生必練的功夫

《高手學習》- 萬維鋼
《高手學習》- 萬維鋼
《高手學習》是一本講學習方法的書,作者將學習相關書籍、研究、理論整理歸納出觀念跟方法,我知道聽起來很普通,但真正的魔力就在於作者將這些觀念從他的角度重新詮釋,邏輯之清晰,文筆之流暢,加上作者是中國人,故事舉例從中國文化出發,跟讀者產生共鳴,讀起來很痛快,整本實在非常扎實,絕對會是一本改變你對學習看法的書籍。
書分為六個章節,以下是前四章節的一些重點筆記。

學精第一

第一章講述針對一般技能及知識的學習方法 -「 刻意練習」
對於如何成為高手的問題,最普遍回答是需要1萬小時練習,此說法來自葛拉威爾的暢銷著作《異數》,然而,作者認為練習的關鍵不是時間長度,而是練習的方法。而他也補充幾點看法,第一,長時間的練習是必須的,但各領域需要的練習時間非常不同,第二,無法否認天賦在某些領域的重要性,像音樂、體育等。目前主流練習方法稱為「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tice)」,作者將學術界的各種說法,綜合成以下的內容。

刻意練習
一、挑選練習內容 - 只在「學習區」練習
人容易偏好練習已經掌握的技能,然而,我們不應該將時間花在已經熟練的技能,因為當我們面對這些技能,容易進入「自動化」模式,也就是無意識地將已經會的技能表現出來,這麼做只是增加「熟悉度」,並不能稱為學習。因此,作者指出,我們練習的內容應該要位於自己的「學習區」。
「學習區」來自於心理學理論,心理學家將知識和技能分成三個圓形區域,最內層是「舒適區」,是已經熟練掌握的技能,最外層是「恐慌區」,是暫時無法學會的技能,兩者中間是「學習區」,是適合現在學習的技能
二、 重複練習套路 - 將學習內容分塊,並針對每小塊重複性練習
刻意練習最關鍵部分是基礎訓練,基礎訓練的目的是要練出套路,高手能比一般人更優異的原因在於,面對同一個情況時,高手腦內已經有資料庫能夠識別現在的狀況要使用哪種套路來應對,而這些資料庫是實際在腦袋裡的神經網絡結構,也就是說技能是人腦中的一種硬體結構刻意練習是讓技能套路「長」在腦袋的過程
實際練習關鍵為,一、必須進行大量重複訓練,且要「分塊」練習,二、訓練必須有高度針對性。作者指出在音樂和運動的實務練習上,高手們都是透過分塊練習,首先將整個動作或整首曲子練過,再把它分解成很多小塊,一塊一塊地反覆練習。
三、建立回饋機制 - 練習過程須獲得有效且即時回饋
人在很多情況下會高估自己的知識,有回饋才能知道自己理解的正不正確,而且回饋要有即時性,才能有效率的改善,而老師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提供即時性的回饋,像是厲害的運動家還是會有教練,教練的功能就是提供即時回饋。
四、沒有邊學邊玩這回事 - 練習必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
在刻意練習中沒有「寓教於樂」的觀念,娛樂僅關注好玩的部分,練習需要的是重複,重複本身不好玩,娛樂只是一種引起學習興趣的手段。
這章其他兩個觀念蠻有趣
  1. 正確的學習方法,只有一種風格
有些教育理念認為不同學生的性格喜好不同,應該選擇不同風格學習,這裡的學習風格指的是視覺、聽覺、動手實踐等方法。而作者指出,目前研究結論對此理念是否定的。比如說在課堂上看老師教學是視覺跟聽覺,回家自己讀課本是讀寫,同一個知識點用不同方法來學習同一個內容,反而效果更好
2. 忘記是為了更好的記住
布約克夫婦理論認為人的記憶有兩種強度,「儲存強度」和「提取強度」,「儲存強度」只增不減,不隨時間減弱,當我們覺得忘記或想不起來其實是提取強度的問題,「提取強度」則會隨時間減弱,但每一次提取記憶,提取強度都會增加。因此,最有效率的學習不是天天複習,而是等有點忘記了,再提取前面記憶,多次提存後,記憶會加深許多。因此,在學習時間安排一定間隔,會更有效學習

學廣第二

第二章講自由技藝(軟實力)及擁有多項技能的重要性,本章未談實際方法,這章不像第一章是建立在理論上,而是從一些故事觀念談起,個人認為這題目太大,很難有實際結論,總結來說就是不要因為亞洲的教育而小看自由技藝的重要,以及要培養廣泛興趣及多項技能。書中有一段可以涵蓋本章主旨「當機器越厲害,只會機械化的技能的人就越廉價,自由技藝就越值錢」

Liberal Arts
「Liberal Arts」字面直翻為「自由藝術」,通常被翻為「通識教育」、「博雅教育」等,作者認為這些教育都將它矮化,在最正統的西學的思想中,「Liberal Arts」的地位在工程、醫學等應用科學之上,它原本是一種統治者的學問,作者認為合理翻譯是「自由技藝」。
自由技藝原本是古羅馬時代的課程,被認為是自由的人應該掌握的一套學問,對古羅馬人來說,自由代表你不是一個奴隸。到了中世紀,自由技藝被確定為七個項目,這七個項目為文法、邏輯、修辭、算數、幾何、音樂、天文學。自由技藝的目的是培養「具有自由意志和獨立人格的人」,也就是「拒絕被統治的人」

現代三大軟實力
《華爾街日報》針對美國各大公司調查統計顯示,有三項技能比本科專業重要,分別是「批判性思維」、「交流」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批判性思維」是對一個事物進行分析、判斷和評價的能力;「交流」指的是說服力、影響力、個人風格等等;「解決問題的能力」指的是在複雜世界中解決一個具體的問題。

創造第三

作者認為創造就是想法的連結,第三章講集中思維跟發散思維如何幫助我們創造連結。

集中思維及發散思維
「集中思維」是一個外部資訊進來,立即在大腦定位這個資訊,並且專注思考、快速處理,缺點在於若有大量既定認知,問題的答案若不在此認知裡,就會落入當局者迷的狀況。「發散思維」則是當外部資訊進來,會在大腦亂竄,有時候就會路過正確答案的區域,且發散思維可以無意識進行,這就是「創造」的秘密來源,這裡有一個重點是,發散思維是建立在集中思維上的,因為當你腦袋本來就沒有存放相關資訊或概念,那發散思維模式並無法幫助你找到答案。

策略第四

我個人把策略也想成一種學習方法,因此第四章跟第一章講的有點類似,只是補充了其他學習的觀念跟方法,像是討論了自學、技能增長曲線。這章有兩個值得看的點是討論自學的部分以及學得快的迷思

自學
書中有一個定義,個人蠻喜歡的,「自學,是以我為主的學習,而不是自己一個人學習另外關於自學有提出一個觀點是,其實自學是有準備條件的,「成功教育金字塔」理論認為「學習」是教育金字塔塔尖的行為,必須先準備好兩個基座,分別為「自信」跟「自我管理能力」。
「自信」是面對學習材料有足夠信心,給你一本書,你相信能從裡面得到想要的東西,「自我管理能力」是當你學某個東西時,你能找到相關材料、組織學習內容、訂定學習計畫等等。

學得快的迷思
.學習是慢功比快功有效
快功很多時候是「封閉式」的技巧,一套固定的步驟跟流程,無法為後面的知識打造基礎,慢功教的是「開放式」的技巧,能夠跟其他知識產生連結。
2.每條路,都是少有人走的路
過去的觀念是學得快代表聰明,而現在心理學家看來,學習的快慢不是「特性」,反而與「情境」有關,有些人在某些領域學的快,在其他領域則學的慢。學習是一個多樣化的過程,並不存在正常的學習軌道。人生的階段也是,不同的人走同樣的路線,是體制下大量生產或互相模仿的結果,作者指出這個現象並不正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