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核動力商船的起步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航運巨頭HMM和Sinokor為首的韓國工業巨頭聯手開發核動力船舶。
早些時候由慶州市、慶北省、韓國原子能研究所、韓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研究所 (KRISO)、韓國船級社、 Wooyang Shipping Co、 Sinokor 、 H-LINE和HMM,簽署共同備忘錄 (MoU)
根據協議,合作夥伴的目標在開發和示範如何使用小型模組化核反應爐來推動船舶。此專案還將研究相關航運系統連接介面和推進技術的開發,以及使用熔鹽反應爐 (MSR) 生產氫氣。
HMM 發言人對 Offshore Energy 表示:目前,與各行業參與者的合作夥伴關係對於研究未來的替代燃料非常重要,因此合作備忘錄可以代表航運業脫碳之旅邁出的有意義的一步。HMM正在尋找一系列低碳或零碳排放的清潔燃料或技術,小型模組化反應爐 (SMR) 技術就是其中之一。
大家一致同意致力於促進海上核電系統運行安全,發展工業基礎設施,培訓海上核電運行專家,並設計相關法規框架.這些被認為是航運脫碳的關鍵綠色氨、綠色甲醇和氫的擴大生產規模方面,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的狀況下,核能動力推進正在引起航運界的興趣。
這種技術帶來的一些主要好處是它不受燃料價格波動的影響,以及以核動力運行將使船舶能夠放棄慢速航行的做法,並通過更快地航行來提高船舶效率,同時實現零排放。
MSR(熔鹽反應爐) 是一類核裂變反應爐,其中初級核反應爐冷卻劑或燃料是鹽混合物。它們的設計本質上是安全的,內置了各種被動安全功能。此外,它們比許多其他類型的核反應爐小,這意味著它們可以在空間有限的船舶上使用。它們的操作也相對簡單,因為它們只需要很少的控制,並且可以在較大的溫度範圍內運行。
MSR 還比傳統的固體燃料反應爐產生更多的能量,並且在將鈾轉化為能量方面效率更高。此外,與傳統反應爐相比,它們產生的放射性廢物要少得多,從而使它們對環境更加安全。
韓國造船商已經在致力於這項技術的開發。例如,三星重工已與 KAERI 合作開發基於 MSR 技術的浮動核電站。此外,該造船廠還完成了 CMSR Power(一種用於海上核電站的浮動設施)的概念設計,並獲得了美國 ABS 船級社的AIP原則性批准。
隨著航運公司尋找滿足日益嚴格的溫室氣體減排法規的解決方案,用於船舶推進的核動力的加速發展正在獲得吸引力。國際海事組織(IMO)制定了一項計劃,旨在到2050年將船舶溫室氣體排放量比2008年減少50%。然而,隨著來自國際社會的壓力越來越大,這一目標可能會變得更加雄心勃勃,因為某些各國正在尋求 IMO 的目標與《巴黎協定》保持一致,並使海運業在未來 30 年內努力實現碳中和。

在未來,如果航運領域完全要達到2050年全球淨零排放目標,我想內燃機不會是唯一的動力選項。 核能動力用在船舶的推進,是完全可行的,也是有大量實績在海軍上,重點在於法規何時能夠鬆綁,你知道一艘美國維吉尼亞級核子動力潛艦的推進輸出動力(2x30MW)可以輕輕鬆鬆推動一艘滿載24,000TEU貨櫃船嗎!
avatar-img
15會員
8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倍鋭領域 的其他內容
新加坡開始有首個生質燃料定期供應鏈
瓦錫蘭和Berge Bulk完成了第一艘直軸式軸發電機改裝 2017 年交船的 Berge Toubkal 成為第一艘改裝直軸式軸發電機系統以提高性能的船.
澳洲的一項調查正在為世界上第一個液化氫氣載體首次航行中的氣體控制裝置故障事件提供新的觀點。 液化氫(LH2)裝載船Suiso Frontier建於2021年,作為一艘原型船,用於評估海上運輸LH2的技術方面。 此船設計為將1250立方米的液化氫冷卻到-253°C,將氫氣縮小到原始氣體狀態的1/800
WinGD與CMB.TECH共同開發大型氨燃料發動機 WinGD和CMB.TECH 在以氨為燃料的散貨船船隊方面開始開創性合作,為零碳燃料技術帶來綜合專業知識。
新加坡開始有首個生質燃料定期供應鏈
瓦錫蘭和Berge Bulk完成了第一艘直軸式軸發電機改裝 2017 年交船的 Berge Toubkal 成為第一艘改裝直軸式軸發電機系統以提高性能的船.
澳洲的一項調查正在為世界上第一個液化氫氣載體首次航行中的氣體控制裝置故障事件提供新的觀點。 液化氫(LH2)裝載船Suiso Frontier建於2021年,作為一艘原型船,用於評估海上運輸LH2的技術方面。 此船設計為將1250立方米的液化氫冷卻到-253°C,將氫氣縮小到原始氣體狀態的1/800
WinGD與CMB.TECH共同開發大型氨燃料發動機 WinGD和CMB.TECH 在以氨為燃料的散貨船船隊方面開始開創性合作,為零碳燃料技術帶來綜合專業知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勞斯萊斯正開發新一代微型核反應爐(MMR),旨在解決地球及太空探索的能源需求。這種便攜且高效的反應爐,具有高壓氣冷系統和先進核燃料技術,適用於偏遠地區、軍事基地及太空探索等多種場景。與英國太空總署合作,勞斯萊斯計劃於2030年代初實現其商用化,並支援NASA月球基地的能源需求。
Thumbnail
扣掉核融合,即便今年已經聽到輸出大於輸入的好消息,走到商轉、普及,進而開始改變世界,筆者大概看不到了,依照經驗幾十年跑不掉。技術的驅動力如此,但這只是指整個系統的技術性,人性的驅動力是什麼?這個答案,叫做「市場」。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如果沒有安全的問題,沒有核廢料必須處理的問題,而且世界的潮流和台灣的共識都能夠接受,我覺得應該是開放討論的」。 不對吧~假使有這麼理想的能源方式,屆時台灣就生活在烏托邦了,應該100%採用核電,怎會只是「開放討論」而已? 台湾行政院長、将来の
Thumbnail
哈爾濱號輕巡洋艦(PLAN Harbin)的歷史原型是1940-1941年間,由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下屬的OKB-196設計局設計了小型輕巡洋艦之一,即「MK項目」(МК,Малый Крейсер的縮寫,即小型巡洋艦),其中哈爾濱對應的方案代號為MK-6。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反核理由幾十年未變,但科技飛快的演變似乎帶來了長夜將盡前的一點曙光。 
我國98%的能源仰賴進口 發展自主能源勢在必行 也正因為台灣四面環海 面對覆蓋地表面積達2/3以上的海洋 所蘊含著各種巨大能量 如何被轉換為發電力 也是亟需努力的方向 目前的研究發展 可透過下列四種方式轉為電力 一、「潮汐」 是指隨著地球自轉及月球引力使海面產生高低變化的現象
Thumbnail
用電一直被視為是破壞環境的主因,而目前的核能發電又讓人有很多的疑慮。 核電廠是使用核分裂產生能量,即是透過將重核(如鈾、鈽等)的原子核分裂成兩個較輕的核,在過程中同時釋放大量能量來達到發電的目的。 核融合就正好相反,它會將輕元素(通常是氫同位素)的原子核合併成更重的核,藉此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來發電
Thumbnail
ESG今周刊|核能電廠 沒有核災威脅!比爾蓋茲、童子賢都為核融合前景按讚,為何美國小型核電廠SMR仍胎死腹中? 各國積極衝刺零碳發電政策,小型核能電廠(SMR)因為沒有核災威脅,可以快速設廠而被寄予厚望,但是核廢料、成本太高的問題仍然無法解決。 以今周刊品牌的影響力,文中提到…
Thumbnail
150人的大型講座、也是學程必修, 每週邀請業界專家或國外學者負笈授課, 主題橫跨工業節能、氫能、儲能、核能、風能、生質能。 惶惶十二週,每週都須提出五頁的分組報告。 目的是要研究一個產業瓶頸,提出解決方案, 例如船舶式核反應爐如何上岸併網提供穩定能源、 熔鹽儲能技術要如何平衡電網頻率、
核能電池的技術,在半世紀前就已經運用了,且運用在太空。輻射污染方面似乎不用過於擔心。不過,原子爐體積變小、數量變多,核擴散的效率就會減弱。於是,為避免恐怖份子為非作歹,主要國家將核能技術控制得很嚴密。為此,必須適度誇大核能恐怖,即便不一定是真相。
勞斯萊斯正開發新一代微型核反應爐(MMR),旨在解決地球及太空探索的能源需求。這種便攜且高效的反應爐,具有高壓氣冷系統和先進核燃料技術,適用於偏遠地區、軍事基地及太空探索等多種場景。與英國太空總署合作,勞斯萊斯計劃於2030年代初實現其商用化,並支援NASA月球基地的能源需求。
Thumbnail
扣掉核融合,即便今年已經聽到輸出大於輸入的好消息,走到商轉、普及,進而開始改變世界,筆者大概看不到了,依照經驗幾十年跑不掉。技術的驅動力如此,但這只是指整個系統的技術性,人性的驅動力是什麼?這個答案,叫做「市場」。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如果沒有安全的問題,沒有核廢料必須處理的問題,而且世界的潮流和台灣的共識都能夠接受,我覺得應該是開放討論的」。 不對吧~假使有這麼理想的能源方式,屆時台灣就生活在烏托邦了,應該100%採用核電,怎會只是「開放討論」而已? 台湾行政院長、将来の
Thumbnail
哈爾濱號輕巡洋艦(PLAN Harbin)的歷史原型是1940-1941年間,由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下屬的OKB-196設計局設計了小型輕巡洋艦之一,即「MK項目」(МК,Малый Крейсер的縮寫,即小型巡洋艦),其中哈爾濱對應的方案代號為MK-6。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反核理由幾十年未變,但科技飛快的演變似乎帶來了長夜將盡前的一點曙光。 
我國98%的能源仰賴進口 發展自主能源勢在必行 也正因為台灣四面環海 面對覆蓋地表面積達2/3以上的海洋 所蘊含著各種巨大能量 如何被轉換為發電力 也是亟需努力的方向 目前的研究發展 可透過下列四種方式轉為電力 一、「潮汐」 是指隨著地球自轉及月球引力使海面產生高低變化的現象
Thumbnail
用電一直被視為是破壞環境的主因,而目前的核能發電又讓人有很多的疑慮。 核電廠是使用核分裂產生能量,即是透過將重核(如鈾、鈽等)的原子核分裂成兩個較輕的核,在過程中同時釋放大量能量來達到發電的目的。 核融合就正好相反,它會將輕元素(通常是氫同位素)的原子核合併成更重的核,藉此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來發電
Thumbnail
ESG今周刊|核能電廠 沒有核災威脅!比爾蓋茲、童子賢都為核融合前景按讚,為何美國小型核電廠SMR仍胎死腹中? 各國積極衝刺零碳發電政策,小型核能電廠(SMR)因為沒有核災威脅,可以快速設廠而被寄予厚望,但是核廢料、成本太高的問題仍然無法解決。 以今周刊品牌的影響力,文中提到…
Thumbnail
150人的大型講座、也是學程必修, 每週邀請業界專家或國外學者負笈授課, 主題橫跨工業節能、氫能、儲能、核能、風能、生質能。 惶惶十二週,每週都須提出五頁的分組報告。 目的是要研究一個產業瓶頸,提出解決方案, 例如船舶式核反應爐如何上岸併網提供穩定能源、 熔鹽儲能技術要如何平衡電網頻率、
核能電池的技術,在半世紀前就已經運用了,且運用在太空。輻射污染方面似乎不用過於擔心。不過,原子爐體積變小、數量變多,核擴散的效率就會減弱。於是,為避免恐怖份子為非作歹,主要國家將核能技術控制得很嚴密。為此,必須適度誇大核能恐怖,即便不一定是真相。